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言文化信息传递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一个须要以原语和目的语为中介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只有经历这一思维过程,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意思才能被感知、接受和加工,最后以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形式得以表达和传播。在中西语言文化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传递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双语思维意识直接决定其目的语文本质量的优劣。因此,要使对原文理解更准确,目的语表达更贴切,信息传递者必须有意识地交替运用原语和目的语进行双语思维。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成为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即时通讯、博客等快速发展,网上信息源头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使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从最初的网络、手机,发展到数字、网络、移动、楼宇电视以及手机报、电子杂志等等,新媒体的崛起就像一匹黑马,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和眼球。2005年,一本名为《Slate》的电子杂志被评为仅次于《华盛顿邮政》、《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第四大媒体。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媒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出现,大众信息的传播不再仅限于特定的传播者和受众两极,信息传播的路径不断多元化,过程也不断复杂化,与此而来的是人们交往方式和扮演的传播角色不断发生着变化,道德教育面临着挑战。信息传播路径和方式的多元化。在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中,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承担着信息传播的主要责任,信息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单向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4.
电视的传播功能在现阶段的充分发挥,有赖于编导的“超文本链接”,以及对“度”的把握。担负传播职责的电视编导,他们的意识形态、个人爱好、受教育程度、鉴赏能力与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不同人群需求要相符合,使观众乐于接受传播者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演讲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播信息、针对某一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宣传艺术。宣传干部进行演讲,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听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争取听众的赞同、拥护和支持。但是,一些人却忽视了态势语言在演讲中的运用,从而使演讲效果大打折扣。所谓态势语言就是指演讲者把要传递的信息通过仪表、姿态、神态、手势、动作等方法输送到接受信息的一方。态势语言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既可以与有声语言相互配合使用,又可以单独使用,是信息传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演讲时借助态势语言传递非口语信息,表达难以言…  相似文献   

6.
贾桂林 《群众》2000,(7):49-50
因特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因特网以其内容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自由和交互等特点快速扩张,打破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至本世纪末,已将各国、各地区一“网”打尽,成  相似文献   

7.
陈晓 《人民论坛》2013,(2):206-207
电子时代政府传播的政治语言为何会让大众不满,出现政府失去公信力的局面。政府在传播语言信息时,是否因为未能把握政治传播中语言的"审美价值",从而引发网民或公民的一系列反感,文章试图通过解读当今政治传播中政府发言人制度的语言、传统主流媒体的语言及政务微博的语言的"审美价值"来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岳进 《云南人大》2006,(6):40-41
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但是,如何运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更好地行使这一职权,是在信息传播手段发达的现代社会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本文试在这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如何用专题片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铁路篇,是摆在全路电视台记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专题片只有将讲故事的技巧和电视艺术充分结合,才能把中国故事铁路篇讲好。一、精心记录,用纪实还原电视的视频特征专题片是电视艺术,必须强化电视的"视频特征",用纪实和现场代替文字描述。要注重画面语言的表现力,画面语言是电视的本体,是第一位的。从电视的传媒特点分析,电视不仅与报纸、杂志在物质基础、信息载体、传  相似文献   

10.
赵春涛  袁力 《前沿》2014,(11):208-210
符号是传播的基础,非语言符号符号学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内蒙古蒙古语文化频道开播以来,播出的纪录片吸引了大量的非蒙古语受众观看。本文运用非语言符号的传播理论,以蒙古语文化频道栏目播出的节目为例,对非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途径和特点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大众媒介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媒介事件、影像传播、媒介仪式、媒介教示实现自己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对大众传播媒介日益依赖的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通信时代,消解了传统媒体间的壁垒、实现了信息资源整合后的最大化,使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点上发生的事情可以瞬间上天入地遍全球。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媒介的长时间依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它展示的是介于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内容,所以应该正确地、合情合理地去认识媒介化时代的媒体。  相似文献   

13.
林芳 《桂海论丛》2005,21(6):81-83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文化攻势,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大众传媒环境已成为大学生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大众传媒出现的媚俗化倾向给当代青年带来了负面影响,除了净化媒介环境之外,当务之急是把媒介教育纳入整个大学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媒体信息的判断力,从而能够自觉抑制不良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韩冰 《青年论坛》2009,(2):141-143
大众传媒不仅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并且与文化其他方面联系异常密切。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文学与大众传媒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大众传媒通过文学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得到了深刻的滋养;文学也借助大众传媒的风帆达于天下所能达之处,同时,大众传媒也推动了文学的语言和形式的嬗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的发展,传媒对于影响舆论和人们思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大多被现代传媒所覆盖。舆论和传媒已经成为重要的执政资源,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如何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更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成为我们党需要不断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在面对公共事件特别是涉警突发事件时,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应该努力做到转变思维,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从传统的应对模式转变到积极主动面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树立和维护警方的整体形象上来。本文概括性的说明了新时期媒体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强调了涉警突发事件中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积极应对媒体的重要意义,同时重点指出了警察应对媒体的建设性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新闻媒体法制报道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部分法制报道逐步重视普法功能,突出向大众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与此同时,随着司法改革后大众维权意识的逐年提高,我省法律服务行业对社会和百姓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社会和大众的法律需求,本着"共生、双赢"的目标,新闻媒体与法律服务行业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8.
敬蓉 《思想战线》2003,29(2):119-122
大众传播媒介是传递信息、实现沟通、促进交流、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媒介图式来自大众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媒介地区图式是由特定地区相关信息构成的,是对该地区特征的综合概括;媒介地区图式反映在受众头脑中,形成了媒介地区形象;媒介地区图式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刻板印象,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警方与媒体基于维护公共利益,在处置事件的各个方面须进行配合与协作,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收集有关警察组织形象的信息等方面对警察组织施加影响,警察组织通过警务信息公开等方式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影响。警方与媒体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不一致,必然导致双方在某些方面的不和谐,甚至对抗和冲突。因此两者必须互信、合作,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王雪竹 《青年论坛》2011,(6):130-133
新闻舆论工作在影响社会舆论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是事关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生产更好更多精神文化产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的重要任务之一。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工作的新使命和新要求,研究解决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