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德寿 《创造》2014,(2):46-47
正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单靠某个方面的力量不行,需要把社会的各种力量整合起来一同作为。对于大众,也需要有耐心。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这需要一点时间。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国人关注和社会热点之一,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一方面是问题本身大量存在。应该肯定的是,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这点成效与国人日益增加的要求相比显得有些微薄。所以,至今"吃的咋个才安全、咋吃才能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核心问题与关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和高度复杂的程度。只有从原料来源、加工、存储、流通、销售和使用六个环节入手,以及从食品安全管理本身去发现问题。依靠严格的法治化的长效机制,从管理、道德、教育等九个方面综合治理,才有可能比较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吕军书 《前沿》2009,(9):50-53
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是我国新《公司法》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该担当起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应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谋求企业自身发展。"三鹿毒奶粉"事件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必须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4.
利益均衡演化和社会信任视角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了国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行政监管法律规制和预警监测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背后实际隐藏着食品产业链上各利益方演化博弈的失衡、社会信任机制的缺失和监管缺位等深层次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致使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本文对食品安全中多方利益演化机理与学习机制、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重塑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详细梳理与评述,并提出今后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正在全世界展开。我国各级政府应该认识到它对企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中国企业必须承担起自身应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危害极其严重,在中国尤为如此。导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相应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也要全方位考量——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世界;既要考虑食品行业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又不能忽视立法、执法、社会舆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略论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社会恐慌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玥 《前沿》2012,(19):131-133
食品安全问题是涉及人类健康的基本问题之一,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延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意识的侵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持续升温的趋势,公众也因焦虑和担忧而陷入周期性社会恐慌,并有可能进一步导致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为此,有必要对食品安全及其引发的社会恐慌作全面的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重视经济波动下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波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正在蔓延和扩张,尽管尚未达到峰值,但已经使中国经济受到明显损伤。重要的是,由于正在形成中的中国现代型社会结构本身的相对脆弱,因而这一轮经济波动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翟晨子 《前沿》2013,(10):133-134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以及交通安全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食品安全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例如三鹿奶粉,地沟油等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食品问题也是极为关注。所以,如何在社会道德环境下改善当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现阶段食品安全现状展开分析,进而找出有效策略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能够让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本文通过揭示现阶段社会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完政条件下政府从本身的角度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1.
用创新社会管理的思维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显明 《中国人大》2011,(13):23-23
保证食品安全是最典型的社会管理问题,我们要用创新社会管理的思维来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但是现在用了一个旧的体制、一个旧的思维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整个思维是以政府为主的管理思维,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监督思维。故用的概念也叫“监管”。其实,社会结构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来自于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之重大课题,民主党派参与其中有其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转型期,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这给社会管理和民主党派都带来较多新的挑战。民主党派如何做到既克服自身局限性,又在多党合作框架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中有所建树?解决此问题有如下路径:民主党派参与政权,积极促进改善民生;民主党派议政、参与民主协商,加强联系社会,促进民意畅通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主党派进行民主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民主党派进行调查研究,利于把握社会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困境二者存在着内生关联性.处于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堪忧,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我国政府管制主导型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着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偏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设置的不合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效力的不足以及食品安全监管评估的欠缺等问题.因此,未来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应从面临的困境出发,在批判反思现有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建构一种多元协同治理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吕丽梅  李茂春 《前沿》2012,(19):80-82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不足.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协调、处罚机制不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存在漏洞、公众参与机制滞后是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对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建设法治国家、促进社会和谐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行不严,协调机制不完善,社会诚信缺失,社会监督力量作用发挥不充分等,是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此建议:一、制度落实刚性化。政府除认真做好强制信息披露、违法事实公布、行业禁入等制度落实外,还要刚性化落实食品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现代社会的转型之中,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社会伦理道德意识也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即由传统的亲近性道德向现代陌生人伦理的转变.由于传统熟人社会的道德体系式微和现代社会的公共道德的缺位,再加上缺乏有效行政监管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为保障食品安全,我们必须在公平的原则下,建设以诚信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础的现代陌生人的社会伦理.  相似文献   

17.
评述了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现状;分析了电子政务在社会管理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电子政务在解决社会管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电子政务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世界各国都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自身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更有利于增加我国食品科技的含量。增强我国食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我国食品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2009年,我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纵  相似文献   

19.
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中所负有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这个定义强调三点:第一,政府在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中担负什么职责,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而不是可以做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尽力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凡是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而社会组织无力管理或服务的公共事务或服务均应由政府承担,并把它尽可能管理好或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二,政府在整个社会事务中不应该做什么。凡是社会依靠自身的机制或中介组织能够完成的事务或提供的服务,政府都不应去管;第三,政府职能是发展变化的。从历史的…  相似文献   

20.
"是—应该"问题是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基本主题。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独特贡献有三:第一,揭示出社会历史事实本身蕴含着"应该"的维度;第二,将"实践"建构为能是与本应的统一,从而起到沟通事实与应该之鸿沟的作用;第三,从对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中生发出资本主义本身的内在批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