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寅 《求索》2011,(2):60-62
多元文化是对拥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国家的事实性描述,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关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政治观。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涵摄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关于民族国家内族群文化差异性、平等性以及族群间关系的政治理论,其二是一项处理民族国家内族群文化多样性以及族群矛盾、追求各种文化和族群和谐共处的具体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强调集体权利,这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与罗尔斯的个人权利至上的主张明显不同,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所要求的是一种居于群体权利之上的正义,一种社会意义上的正义,一种承认正义。由此可以看出,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对于宏观政策的制定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民族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白澳政策时期、同化融合政策时期以及现今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时期。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开始施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通过建立多元文化机构、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设立多元文化媒体等措施来推进这项政策。然而,由于对传统价值观和主流民族文化的冲击,触及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核心问题,多元文化主义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只有在界定公民权利的基础上发挥多元文化主义的优势,调适多元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才能解决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主义在形成之初就和少数民族追求公正平等的权利密不可分。当前很多学者将多元文化主义仅看成是少数民族权利理论,而没有从多民族国家构建的视角来理解和认知多元文化主义和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关系,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具体维度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划分。因此本文从事实、理论、政策及意识形态四个维度,对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内容、价值意义与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并将多元文化主义和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置于多民族国家构建之下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于多种族和民族的融合过程中,随着欧洲社会移民潮的出现和难民的不断涌入,围绕多元文化主义展开的争论也愈演愈烈,多数欧洲本地居民对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了否定的态度。然而,文化多样性终究是历史的必然,多元文化主义的实现还需要国际间的共同努力及与之配套的制度来推动。  相似文献   

5.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主义是指承认民族文化平等,强调民族文化认同,尊重民族文化差异,追求民族自由、民族平等、民族公正的社会伦理思潮.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成员共同的道德心理、道德情感、道德品格、民族意识为基础,通过对本民族伦理价值的弘扬、保护、批判、反思以及对民族精神、民族道德的塑造,以同期实现民族独立、民族统一、民族自决、民族富强的道德理想的一种社会思潮.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民族文化的多元,而民族主义强调民族道德与政治上的统一,因此二者表面看来存在着矛盾与对立.其实,在多民族国家的内部,二者并不必然存在着矛盾,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教育: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种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以传承多元民族文化为宗旨的教育理念,它的提出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倡导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我国民族多元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特殊性,借助多元文化课程使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戴文亮 《前沿》2012,(20):122-123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公平必然渗透到民族教育领域,民族教育公平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重点.民族文化多样性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显著特点,多元文化为民族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公平理论、论证了多元文化与教育公平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民族教育公平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有效实践,在欧洲实行30年后却宣告失败了,它的失败一方面源于经济衰退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本身也存在问题。欧洲的多元文化主义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危机,造成了欧洲社会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给欧洲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带来了挑战。欧洲多元主义文化政策的失败给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启示是:坚持统一与多元的辩证法,建构统一是尊重多元的基础和前提。为维护我国的团结统一,需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坚持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等方面建构统一。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如果人为地去破坏这一法则,人类就会等于是破坏自己未来的生存空间.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计方式.这就是,在多样性的生态环境里产生了不同文化选择的文明起源多元中心的原因.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时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民族文化的保护是维护民族利益的根本,一个民族只有不丧失自己的文化,才会在未来社会中拥有自己的生存资本和发展空间.本文从国际法、民族习惯法、党和国家民族正策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知道各国和民族文化的多元和谐发展的趋势,理解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家由同质化国家向多元文化国家的过渡、原子化个人向多重身份个人的转化,对国家构建过程中国家能力与合法性提出了新型挑战。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个新兴议题,成为西方自由民主国家解决国家构建与少数群体权利矛盾的重要选择。尽管目前关于多元文化主义这一观念的界定处于丛林状态,但其目标包括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推进平等成为广泛共识。多元文化主义实质上是协调国家统一、平等和多样性三者关系的一种努力,需要在国家的主导下建设社会性文化,在社会中普遍形成统一的意愿,同时加强国家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一性与互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性.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同一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增强同一性或共同性,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都具有双重认同:既认同中华民族,也认同本民族.中华民族是最高层次的认同,也是最基本的认同;本民族是第二层次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不同民族文化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在互补中得到繁荣和发展.多样性、同一性和互补性并行不悖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多元文化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呈现一种多样性的特点,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发展,才构成了多姿多采的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包容、和谐和创新,既保持、发展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又积极有效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成果。做到正确处理保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4.
罗昌勤 《前沿》2012,(11):157-159,172
在多民族地区,文化差异是引发民族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多民族地区文化具有的多样性、系统性、动态平衡性的文化特征,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探析了民族地区文化融合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契合,提出了营造多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化都是以民族文化形态而存在的,因而也必定是多元而差异的,而现代国家内含着一体化特征和整合性原则。因此在现代多民族主权国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传承与国家一体化整合之间的紧张,有可能引发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威胁到国家安全。中国也面临着"中华文化一体化建设与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困境,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理论,通过"一体多元"的方案,中国是可以走出这种困境的。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Australia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民族分别归属于数以百计的国家,决定了多民族国家为格局的主流。各国因历史沿革、文化背景、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解决本国民族问题的方法和政策也不同。其中,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在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念和简单的文化多元主义思路。中国当代文化的根本问题是多元杂处却不能融合交汇的问题,中国缺的不是多元文化,而是在文化多元之上的普遍共识——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共识。建立在全球化、市场化、世俗化基础上的以大众为文化主体的,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共识”,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作为多元文化国家,文化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对多元文化的意义与发展前景还有着诸多争议,但这种争议本身就是一种自由与民主的体现.不管学者们怎样作答,有着不同祖先与不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何以成为“美国人”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种族多元化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当然,在学习思考与探讨美国文化多元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美利坚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其各民族集团的基本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同一性,“一体”大于“多元”.  相似文献   

19.
吴惠红 《长白学刊》2008,(1):148-151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文化的最显著特征。如何在西部开发中保持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共同的发展,这是西部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为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西部乃至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氛围;通过立法,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加规范和科学;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要像保护物种多样性那样保护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多元性与德育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肖兴 《新东方》2006,(8):48-5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媒介实现不断创新,这加强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文化的多元性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在这种多元文化形态的影响下,任何一个社会、一种文化都很难用抵制,或者排斥的方法来突现本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对于德育工作而言,不仅要求我们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更要将外来文化之精髓——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德育元素和传统德育体系有机整合,不断实现德育的创新。一、文化多元性的特征文化的多元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于文化多元性的理解,英国学者C.W.沃特森在他的著作《多元文化主义》中强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