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传统与生活习俗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少数民族之一。手工织染制作服装便是苗族悠久传统的集中反映,至今仍在应用。大花衣和百褶裙便是苗族服饰的结晶和代表,在大量生产机织布料的今天,苗族手工织染制作服装的传统技术显得那么珍贵而亲切。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来自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它扎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它以各种文化符号或者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和事物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而中国的受众也通过这些符号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所以,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在一片全球化浪潮中,我们只有高举民族大旗才能有所识别进而有所突破,而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精确的文化精神解读成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成功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吴润平 《前沿》2013,(4):115-116
文章从中国传统体育的产生渊源、中国传统体育的分类以及传统体育蕴含的民族文化元素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在探讨其文化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张伟 《天津人大》2011,(11):22-2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竞争力,实现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不仅意味着西方哲学文化的一种自我深化、自我反思,而且也预示着中西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由隔阂对立走向理解和沟通。可以断言,人类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不仅带给人类的是资金、技术、资源、信息的共享,而且也必将使人类各种文化传统共存共荣,必将使人类文化跨越民族而走向真正的世界大同。  相似文献   

6.
吕青  ;宋亚萍 《求索》2014,(11):175-179
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认知方式、行为模式以及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在文化中的集中表现,其生成发展过程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民族文化传统与习俗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是当代人弘扬、传承文化传统的优良资源。基于文化生态的研究视角来探析陕北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陕北说书的文化特色与价值,可以揭示其文化上的"习俗意义"和"内在价值",明晰其当代生存价值,有效促进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网络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碰撞和融合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富有开放性、互动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并且传播速度极快的网络文化叠加颠覆性超强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必然引起道德观念变动和社会制度更新。虚拟的网络文化虽然给人们带来便捷,但也引发了社会问题,所以,很有必要从后现代的视野出发,审视网络文化本质及网络文化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沈文灿 《今日浙江》2013,(18):16-17
从一家传统的服装生产企业到动漫服饰开发设计生产公司,再到A股市场"动漫服饰第一股",美盛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借力文化,实现了经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跃升.  相似文献   

9.
历史大错位中的文化价值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历史性错位:19世纪下半叶,当中国开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时,西方国家已经产生了批判资本主义的强大的社会主义思潮;20世纪60、70年代,当中国下决心追求现代化时,西方国家又出现了批判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国将如何重建文化价值体系?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应该走"修正了的现代化"的道路:一方面,坚持追求现代化的立场;另一方面,借鉴前现代和后现代理论中合理的文化价值元素.从而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与寓意,对当代版式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版式设计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借鉴提升了自身的民族性与文化性,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构成民族文化的话语系统。在国际主义风格垄断设计界受到质疑,多元化设计日渐发展的背景下,一些设计师开始在标志设计中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为标志设计开辟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必须面对的文化思潮。化解这一难题,就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具体要求,坚持辨识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祛除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弊,坚守共同理想;走出民族精神弘扬的后现代困境,凝聚精神力量;摒弃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论,恪守荣辱观念。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稳  曹宏 《观察与思考》2014,(10):39-4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重视文化生态的维护,以应对和解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象征符号,也是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外在特征。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多样化的服饰类型是苗族所特有的文化奇葩。对摆金式苗族服饰类型的记录和描述,有助于充分地展示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民族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谢山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6):116-119
布依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布依族传统体育是布依人民千百年来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它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伦理价值、民族性格、审美情趣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形式和纯朴自然的内容,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展现,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布依族的多元文化孕育了布依族传统体育,是布依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和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包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礼仪习惯以及各种物质载体和符号系统。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精神写照,是民族生命中的智慧之花。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力源泉。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珍华 《前沿》2012,(15):180-18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对传统历史文化品牌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在保护下进行挖掘和阐发,在挖掘和阐发中进行保护.本论文拟从传统历史文化品牌元素间的合理交结、传统历史文化品牌与现代习俗的适当结合、与经济价值创造恰当对接、与西方文化适宜交叉等方面论证:进行合理的融合是传统历史文化品牌有效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丽姣  许佳  马云琳 《前沿》2014,(9):226-227
当今社会,地域文化元素设计在建筑空间意境营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傣族和景颇族的传统民族符号元素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遵循“有机建筑”的概念及“有机更新理论”的设计理念,并提出合理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是解决设计中“地域性”与“当代性”问题的方法之一,同时是体现“延续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直接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旭 《今日民族》2014,(8):14-15
<正>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龙阳崇拜是德昂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德昂族有崇拜"龙"的传统,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茶的后代,其龙阳崇拜源于中华民族龙文化和德昂族茶文化的融合,是中华民族龙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龙阳的形象已深入到德昂族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甚至把龙的形象穿在自己身上,跳龙阳舞、过龙阳节、祭祀龙阳这对始祖。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语族中,后现代性常与后现代主义混用。它源于西方文化与现代工业化语境中的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在电视领域,媚俗和克隆是电视文化后现代性的具体呈现,它消解了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目的艺术个性。另一方面,后现代性能给电视人“向导”作用,使节目能够满足人们多元的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