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2.
文化权益与同其他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社会权益等一样是公民的重要权益。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现实的发展背景下,重视强调“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中尚存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丰富文化供给等一系列举措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晓司 《支部生活》2008,(3):44-45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大发展大繁荣”、“新高潮”这些醒目、不寻常的词汇来号召文化建设,表达了党对发展文化的迫切愿望。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但作为全局来说,始终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的文化权益和基本的文化需求,要满足这两个“基本”,就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宋文新 《新长征》2008,(4):11-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一论述不仅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及其在我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从社会主义文化关怀的角度表达了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6)
公民文化发展权关乎人的文化发展机会均等和发展利益共享,是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公民实现和维护自身文化权益的意识更加高涨,文化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离文化强国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在政策上要更加关注特定群体的文化权益,体系上要健全公平正义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立法上要加快文化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进程,落实上要不断提高为民谋文化福祉的国家责任、公民自身文化权益意识的增强和文化工作者的自觉担当。  相似文献   

6.
王红兵 《前线》2008,(4):43-45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民生,就是文化生活领域的人民生计,就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文化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表明我们党把文化民生作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的,作为与社会领域的民生问题同等重要的课题,体现了我们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决心。在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文化民生问题,应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8.
苗瑞丹 《理论学刊》2020,(2):161-168,封3
共享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理念,文化共享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构建文化共享治理机制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原则与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权利原则三者的统一。文化共享治理机制构建的基本路径是:发挥政府的核心主体作用,构建文化共享的政府主导机制;鼓励企业等营利性组织积极参与,构建文化共享的多元参与机制;发展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构建文化共享的社会供给机制;引导社区组织建设公共文化,构建文化共享的基层载体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君华 《奋斗》2009,(2):56-56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要把繁荣发展兴安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生态文化,为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文化底蕴和社会氛围。当前,从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实际来看,应努力把握兴安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积极构筑五大基层文化体系,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使他们共享生态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体现,是政府进一步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能力的迫切需要。文化差距而产生文化矛盾和社会矛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短缺、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有待进一步加强是制约当前公民文化权益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真正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汪永忠 《世纪桥》2012,(15):127-13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确保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体系建设,其目的在于丰富精神生活,传播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本文既分析了涪陵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也指出分析了涪陵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员干部之友》2008,(7):64-64,F0003
近年来,临沭县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为根本,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努力抓好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产业文化、现代文化“六大文化建设工程”,强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文化建设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历史文化成因溯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凤莲 《学习论坛》2007,23(7):67-69
商业贿赂乃中国数千年之积弊。从历史文化视角分析,其原因大致有:请客送礼,卖官鬻爵,权力赎买等不良官场文化,是商业贿赂滋生的根源;官商勾结等不良商业文化,直接推动了商业贿赂的盛行;重农抑商、重士贱商,社会对商业贿赂的认同度较高等不良社会文化,对商业贿赂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经济权利、生活条件等基本社会权利方面的不平等日益增长的不良社会体制,为商业贿赂的频发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加快成都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成都“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成都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成都市应建立适合自己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模式:“环形一螺旋”体系,即以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为基点,从图书馆、文化工作站、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等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内容着手,打造一个从城市到农村,再由农村到城市循环发展、相互发展、上升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民世纪,中国共产党先后实行了“革命文化”、“改革文化”两大战略。新世纪,党的十七大根据新的时代要求,确立“和谐文化”战略,对内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倡导建构“和谐世界”,坚持以“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构筑和谐温馨的人类精神家园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农民工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保障不力,文化供给比较简单,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等不足。为此,应从把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纳入当地政府的基本职责,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  相似文献   

19.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的基本保障。图书馆权利是公民文化权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农民图书馆权利的实质是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人人平等。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缩小城乡居民之间图书馆权利事实上的不平等,应该成为落实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解决。  相似文献   

20.
群众权益,就其基本涵义而言,是权与益的辩证统一,包括权利和利益两个部分。其中,权利是群众权益的根本属性,它受法律保护,不能随意剥夺。而利益则是群众权益的物质基础,是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外在表现。在权利与利益之间,权利优于利益,并制约着利益。因为权利是利益归属和所有的证明,它规定着利益的正当性。没有权利为前提,利益就难有保障,随时有被剥夺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