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事、愁事,汝南县人大代表养成了一种爱"串门"的习惯。他们"串门"的目的,是了解掌握农民群众的呼声,尽快帮助农民群众排忧解难。汝宁街道大付庄村一组农民卢莹一家5口人,生活全靠丈夫外出打工维持。卢莹在家既要照顾孩子上学读书,又要照料年迈多病的老人,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难。2016年3月的一天,县人大代表、该村妇女主任孙玲到卢莹家"串门"时,看到庭院栽培有各  相似文献   

2.
"有事找人大代表。"这在福建省顺昌县成了老百姓的共识。从2012年2月开始,顺昌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开展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活动。选民有什么意见、有什么难事,只要找所在选区的县人大代表反映,大多能得到较好的办理或答复,群众的诉求渠道畅通了……"基层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他们自己解决  相似文献   

3.
汪洪江,宁波市鄞州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白鹤街道白鹤社区党委书记。多年来,汪洪江始终把事关民生的急事、难事当成自己的心头大事。比如,无物业老小区的绿化维护困难,影响群众日常生活问题;房屋安全检测措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相似文献   

4.
老海 《八桂侨刊》2006,(3):77-79
泰国有华侨华人482万,其中华侨26万,在这么多的华侨华人中,你要找一个名叫李少莹的女子,可谓大海捞针,就是经常出入曼谷的中国海员,知道的人也不多,但一提起曼谷的供应商“小辣椒”,中国海员中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那年5月份我随船去曼谷,是个热旱季。中午船员都有睡午觉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沈炳芳 《政策》2011,(6):32-33
我是孝感市孝南区信访局长,在信访局长的位置上已干了7个年头。信访工作被人称为"天下第一难事",但我认为信访工作还是"天下第一善事"。它既有难言的苦楚,又有成功的喜悦;既有亲属的误解,又有群众的赞许。信访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三个第一"。  相似文献   

6.
正"有困难来找我!"这是重庆市人大代表、奉节县兴隆镇党委书记赵崇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兴隆镇,群众有困难几乎都会找到他:粮食直补没到账、宅基地复垦面积有问题、低保没评上……这些关系群众利益的大小事,他都要亲自去管。"‘人大代表'这个称号不是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而是选民对我的信任,更是一种责任。"群众之所以如此信任他,还得从赵崇刚上任的那一年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以来,凤山县人民法院为便于农民打官司、解纠纷,大力推行"山区巡回审判模式",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人民群众诉讼,降低了诉讼成本。优化法官配置,案结事了在农家3月11日上午,巡回法庭法官班碧隆的手机响了起来。"我家的杉木被寨上的老韦砍了,这件事你们能管吗?"长洲乡那老村的陈大娘说,她找村委会调解,老韦  相似文献   

8.
“有困难找巡警,巡警就在你身边”。这是三门县公安局特勤中队向全县人民许下的诺言。而陈臻宇,这位三门县公安局持勤中队的普通民警,就是优秀实践者之一。他从警三年,就为群众做好事700多件,亲手挽救了9个人的生命,被群众称为雷锋式的“做好事大王”。  相似文献   

9.
群众到机关办事,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面对众多的科室,不知该到哪个科室才能办事.问到热心人还好,指点一下即可,但问到不负责任的人,一推三尺远,不得不一个科室一个科室的询问.群众办事找不到门路,在一些机关里,可谓司空见惯. 针对群众到机关办事找不到责任人、办事不方便的实际情况,安徽省芜湖县党政机关从1998年初起全面实行“首问责任制”:群众来机关办事,接受询问的第一位工作人员即为首问  相似文献   

10.
张垠 《中国残疾人》2008,(12):62-63
作为连云区连云街道的残联理事长,陈新兰常说:“残疾人家庭无小事,对于每个残疾人家庭,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社区残疾人有难事都愿意找她帮助,有话都愿意跟她讲,亲切地称她为“娘家人”。  相似文献   

11.
“有困难找人大代表,有难事找共产党员”7月1日,沙洋县官当镇五星村靠养鱼走出困境的黄明志、王民杰等3位农民,一大早就提着香烟、麻油,来到门上挂着这块特殊匾牌的共产党员、县人大代表郑华的家。“郑代表,今天是党的生日。”这3个农民见到郑华时说,“我们特地来感谢你帮助我们发家致富的。”“这是我应该做的。”郑华指着门上那块铜制匾牌,诚恳地说,“若是这样,我不就成了挂牌收礼吗?”了解他的人说,这就是他的性格:一个共产党员、人大代表为人民做点实实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界上,我们荣成县有个习惯,教育局常派人到各校进行全面检查,最后还要找几位同学进行“座谈”叫做“座谈会”。然而,有些学校部分领导对这件事产生错误的想法,想让被找去座谈的同学只提优点,不提缺点。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每个人都不能是毫无瑕庇的,有优点,同时又有缺点。正如列宁所说的:人们的缺点多半是同人们的优点相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主任接待日"是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每个月的必修课,对于沙坪坝区的许多群众来说,"有事找人大,有问题向人大反映"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通过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主任接待日"所建立的社情民意沟通机制,已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中,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资金征收工作已成为不少地方的“第一难事”。农村干部感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群众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资金征收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蛮办法不行,工作难做,干部难当;而群众也有不少意见,征纳关系紧张,国家税款和“三提五统”的征收任务难以完成。面对新时期农村工作出现的新矛盾和新特点,公  相似文献   

15.
普法教育,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目前,我国已进行了四个五年普法教育,农民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遇事找党委、找政府,现在遇事找法院、找调委会、找律师已成为社会风尚,农村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推进,由表面向实效转变,由狭隘形式向广泛形式实施。但我们在农村进行调查中,发现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然比较淡漠,不懂、不愿借助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极易受到犯罪侵害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而且非常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面对当前农村普法宣传的新环境,运用原来的老套路显然不能跟上形势需要,只有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农村普法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汝人 《人大建设》2004,(6):33-34
平项山市优秀人大代表、汝州市临汝镇坡池村党支部书记张红郁,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勇于代表人民利益反映群众意愿而被传为佳话——“谁有啥难事,找人大代表张红郁!”  相似文献   

17.
“师傅,今天有个问题请教您,我这边有个村民被无端殴打致伤,受害者家属对有关部门的处理不满意,反映到我这边,作为代表我怎么帮她是好呢?”“兴敏,群众有难事找你说明群众信任你,你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这件事我看……”  相似文献   

18.
宁笃 《今日浙江》2007,(24):51-51
为加强机关效能建没,及时解决老百姓的琐事、急事、愁事、难事,2004年6月,宁海县设立"百姓事马上办"热线,开辟了民情民意"直通车".截至今年11月底,"百姓事马上办"热线共接听群众咨询和投诉电话4390多个,刊登"百姓事"320期555篇,接待来访群众310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信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汨罗市委、市人民政府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把850名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拔到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中来,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步伐。泪罗市有393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过去,由于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陈旧,他们或用老办法抓新事物,或自己成为困难户,曾一度出现了群众致富不找支部找个体户的现象。也有少数村干部只图自己“奔小康”,不为群众开“处方”。这种既不能艰苦奋斗发家致富,又不能造福群众的村干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从1993年开始,他们先后从种养大户…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省172个县(市、区)政协中,共有800多名主席、副主席。他们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积极履职,勤奋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奉献着光和热,受到群众拥戴。现在我们将镜头对准他们,捕捉精彩的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