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六个更加”的标志,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们着重研究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特定途径和具体“版式”问题,并把辽中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规定为“富民强县,政通人和,红火兴旺”。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科学论断指明了“小康”并不只是一个经济指标,它包含着政治和文化上的目标和任务。在政治上,我们的目标是要达到:社会  相似文献   

3.
侯彦杰  许婕 《世纪桥》2004,(1):38-39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得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护。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解决好农村的小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薛正昌 《共产党人》2005,(22):49-4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一个单纯经济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清楚地表明.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对“文化更加繁荣”的任务,出版人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吹响了中华民族向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进军号,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改革开放的实际,也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6.
陈淮 《理论与实践》2003,(1):28-29,3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因而全面地理解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深刻把握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我们实现小康社会面临的难题和所要解决的矛盾,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将理论界关于小康社会理论研究的一些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实质上就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目标进行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李葆华 《当代贵州》2004,(11):21-22
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经济的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很容易量化的硬指标,而往往忽视那些牵涉到社会生活方面的、人们精神方面的一些不易量化的软指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全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发展等的"硬力量"建设,又要重视民主政治、文化环境等"软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党在新世纪带领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的起点。“小康社会”,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只有让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过上殷实的生活,才算真正实现小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福利彩票的发行开辟了一条向社会筹资、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同上个世纪末实现的总体上的小康相比,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皆、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经过了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社会在告别二十世纪之际,已从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然而,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确定这一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最真切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人本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尤石和 《实践》2003,(6):10-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勾画出了一幅“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美好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报告一方面提出了“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另一方面又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过去我们讲的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是相对贫穷而言的,而现在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则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一、社会事业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联江泽民同志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进一步大幅度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发展要求。生活质量是一种比较深层次的东西,尤其是在城市里,许多人开始觉得生活水平没问题了,但是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06,(11):10-25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什么要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2001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次全会《决定》提出一系列新论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提出的一项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项基本目标,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吉林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我省的优势,做出了建设工业省、科教省、生态省的重大决策,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为我们规划了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个“更加”使人民倍受鼓舞,同时,大家普遍认识到“三农”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全面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简称或口语化的表述。"全面小康"之"全面"至少有三解。一"全面小康"之一解,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更加",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四大目标。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上的"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