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员干部之友》2008,(5):12-15
自1994年国家机关实行“凡进必考”、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以来,报考公务员一直是一大热门。刚刚结束的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80万的报考人数创下新高。公务员考试在全国影响范围之广、竞争之烈,已达历史空前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公务员,公务员报考热成为全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目前的公务员制度在录用、待遇、考核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松 《党员文摘》2009,(3):38-39
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过百万,创历史之最。据了解,很多人报考公务员,除看中工作稳定、压力小、福利待遇优厚外,对公务员工资以外的隐性收入的期待,也为众多报考者心照不宣。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公务员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2011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超百万。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3):61-61
本人是一名在校硕士研究生,正面临毕业后的工作去向问题。最近家人和朋友一再鼓动我去报考国家公务员或选调生,可我对国家公务员制度一点都不了解。请问,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和职务是如何设置的?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工作已落下帷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公务员考试再度升温,报考人数和招考比例创历史新高.中央国家机关的97个部门10282个职位吸引了近百万人报考,比去年的报考人数54万人增加了近一倍,报考与计划录用比例高达48.6:1,而在一些热门职位上,这一数字更是超过2000:1,共有5个职位超过千人报考.公务员报考的火爆场面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白热化程度,远远胜过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高校42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与公务员报考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2)择业自我效能感与公务员考试了解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公务员考试了解程度却与报考意愿呈显著负相关;(3)择业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收集维度显著正向预测公务员报考意愿;(4)择业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收集维度通过公务员考试了解程度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公务员报考意愿。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心理压力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前,对公务员群体的刻板印象是清闲稳定,而随着公务员考试竞争白热化,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的某个热门职位的报考人数突破6000人,供求比例达到令人咋舌的1:3000,甚嚣之下,公务员怎能安然?  相似文献   

9.
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出台《关于开展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公务员,既可报考定向考录的职位,也可报考其他职位,不再实行加分等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1):58-58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正准备报考某信访部门的公务员,但我不清楚党政机关信访部门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请予指教!  相似文献   

11.
印度:考试最难印度的公务员考试号称是全世界最难的考试,由印度联邦公务员委员会组织,每年一次。考试每年录取的名额大约只有300到600名,但报考的人数却常常达到几十万。印度的公务员考试分为初试、主试和面试三个阶段,需要1年时间才能考完。  相似文献   

12.
吴德贵 《求贤》2014,(12):27-29
近些年来,公务员报考一年热过一年,但2015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报名人数和平均竞争比都创下了新低,饱受社会争议的“公务员热”有所降温。 说起公考降温,总绕不开正风反腐的话题。就此,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了《公务员职业理想重塑,正风反腐下的一场认知洗礼》一文,文中谈道:“确实,正风反腐进行到今天,在净化政治生态的同时,从深层次上看也是一个公务员职业理想重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小刘是去年毕业的大学生,很想报考公务员,但是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听说国家机关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时有的职位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请问:“基层工作经历”怎么认定?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无疑成为当下大学生追捧的一份理想职业。2007年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与录取比例就达到42:1。据湖北人事网统计,2009年4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6万名考生参加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但是,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并没得到改善。2007年9月,中国第一家公务员心理健康网为温州市龙湾区公务员开展心理辅导,调查结果显示40%的公务员倦怠感明显。2008年1月,重庆市《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发布也显示出重庆市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显示,重庆市公务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尚在平常老百姓之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在考录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解决及完善,否则将影响到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日本公务员考录制度建立较早,也比较完善,研究比较中日公务员考录制度,这对于完善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渝浪 《廉政瞭望》2009,(8):26-27
几个月前,34岁的杨盛敏因屡考公务员失败发疯,被家人锁在铁笼子里,消息传出,让世人唏嘘不已。本刊独家采访了杨盛敏曾经如何契而不舍地报考公务员,青春凋零,婚姻荒芜,并一步一步走向疯狂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11):125-125
印度:全世界最难的考试 印度的公务员考试号称是全世界最难的考试,由印度联邦公务员委员会组织,每年一次。一是年龄在21岁到30岁之间、拥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的人都可以报名。考试每年录取的名额大约只有300到600名,但报考的人数却常常达到几十万!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10282人。报名人数接近100万人,50多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报考与计划录用比例高达48.6:1。如今。公务员招考的热度已超过高考和考研,成为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相似文献   

19.
拍案惊奇     
秦川 《廉政瞭望》2009,(3):34-35
“杀手”一敲诈,17局长拿钱消灾;怪名吓退公务员报考者;接孩子?先交过路费;“躲猫猫”  相似文献   

20.
时政宽带     
山东:农民也可“考”机关山东省县级以上机关今年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部分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并从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中考选部分工作人员。此次公务员招考彻底打破身份限制,符合条件的农民也可报考县级机关。今年山东省公务员招考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省直机关和市直机关面向全省或全市招考,省直机关面向全国招考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省、市两级机关面向在职人员招考,坚持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的做法,符合条件的农民可报考县级机关;考试内容和方法将更加注重对报考人员能力素质的全面考察。——《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