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和劳动者择业自主权的落实和体现。《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即是说,法律授权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既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换言之,试用期并不是劳动合同的必要内容,而应由双方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约定。一般在劳动者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情况下可以约定。农民合同制工人是企业从农民中招用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作,包括从农民中招用的定期轮换工。他们在走上新的生产岗位后,面临着一个新的环境,一般有必要与用人单位约定试用期。作为劳动者一方,可以考察用人单  相似文献   

2.
试用期是《劳动法》规定的一种特殊期间,其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约定的,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同意约定或者不约定试用期。即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第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第三,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合同解除权。《劳动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受《劳动法》第26条、第27条、第29条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的限制。《劳动  相似文献   

3.
目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有关劳动报酬的争议有上升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人单位对与工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甚了解,总认为工资多少由用人单位说了算。其实,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各个时期的工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试用工资:所谓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互相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试用期的长短取决于劳动合同的总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高某系某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双方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期满后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单位如约通知高某签订劳动合同,但高某因在试用期内发现该单位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经常扣发拖欠工资,故拒绝与对方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认为高某技术水平较高、试用期内表现也很好,想让他留下来充实有关技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的宗旨就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这部法律中,处处显示出对劳动者权益的特别保护:不签订劳动合同要付双倍工资、违法约定试用期要承担赔偿责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承担赔偿责任、规章制度违法应承担责任……总之,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省劳动行政部门针对2012年第一季度劳动合同纠纷的统计显示,因试用期发生的争执,79%来自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的认识误区,而且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误区之一:试用期可不订合同,期满再签订劳动合同【案例】2012年1月1日,李莉入职到一家公司上班,口头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等期满试用合格后,再签订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两  相似文献   

7.
肖飞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11(5):2+129-F0002,F0003
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提高劳动待遇通知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者在合同期满后的一个月内继续工作期间,不应认定为用人单位与之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而应认定为之前劳动合同的延续期间。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部分事项,中级法院经审查理由成立的,应当作出撤销终局裁决部分事项的民事裁定。  相似文献   

8.
【市民咨询】最近我应聘于一家企业,想知道劳动合同试用期有何规定?【部门答复】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  相似文献   

9.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09,(12):42-43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10.
下班途中意外伤 老张家住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是门头沟一家石矿厂的职工。2008年3月8日,老张与该矿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自2008年3月8日生效,于2008年12月31日终止。合同期满后,双方续订劳动合同,约定续订合同于2009年1月1日生效,于2009年12月31日终止。  相似文献   

11.
《干部人事月报》2008,(24):74-75
去年《劳动合同法》即将施行时,我单位开始重新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起始时间为2008年1月1日。近日,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我单位决定继续录用部分员工,同时,对于一些工作业绩不好,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员工,将不再续订劳动合同。请问用人单位续订劳动合同在劳动法律上有什么具体规定?我单位应当如何依法开展续签工作?对不予续签的员工,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我们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企业往往会和员工约定试用期。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更加严格,于是企业往往采取用足试用期的方式。因为在一般人印象中,企.业在试用期内有更大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试用期是劳动者获得一份工作后最初的不稳定阶段,也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一个试用考察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劳动者的权益往往最容易受到侵犯,这就要求劳动者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保护好自己在试用期间的合法权益。 一、在试用之前就签订好正式的劳动合同 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只要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可以不受劳动法的约束,在辞退劳动者时较为便利,并且不必给予经济补偿,于是他们在试用员工时,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只签订一份所谓的试用期合同,许诺等试用合格后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而《劳动法》规定:“劳动合…  相似文献   

15.
律师信箱     
《公民导刊》2013,(1):47-47
1约定的试用期及违约金合理吗?邓某问:我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2012年初我在一大型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上班一个星期后,公司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服务年限为三年,试用期为6个月,若未满服务年限辞职应支付违约金2万元。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双方或单方依据情况变化,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对原劳动合同的条款进行修改、补充。它发生于劳动合同生效后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期间,是对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完善和发展,是确保劳动合同有效和劳动过程顺利实现的重要法律手段。《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相似文献   

17.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征求劳动合同法草案意见,共收到 4769件意见,主要集中在限制劳动合同短期化、缩短试用期等9个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李援表示,处理征求意见的宗旨是向劳动者倾斜。有建议提出缩短试用期、明确试用期待遇和解除条件。目前关于试用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试用期过长。二是试用期工资待遇太低。三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随意解除合同。许多人提出应该对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随意解除  相似文献   

18.
小保:2002年10月,我与-私营公司签定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我在公司仓库从事搬运工作,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间月工资400元,试用期满月工资600元。今年10月,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与我又续签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从立法原意看,立法者对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员工的条件是比较宽松的。按理说,用人单位以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该频发争议,即使出现争议,也不应存在败诉风险。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实施中,很多用人单位却因此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损失。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用人单位忽略了“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中“被证明”要件。  相似文献   

20.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08,(1):38-39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约定中,严格限定了违约金的约定条件。单位只有在“培训服务期”和“竟业限制”这两种情形下,才能设定违约金。也就是,除非劳动者在约定的培训服务期提前离职或违反了保密协议、竟业限制的约定,否则劳动者无需向单位支付任何违约金。因此,今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如果在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需承担违约责任的两种情况下,劳动者提出辞职,是无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