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剧的叙事艺术与意识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剧作为现代生活经验中的重要认知渠道,其教化及影响观众的能力一直受到社会重视。本文从电视剧的日常叙事艺术入手来考察电视剧的传播特性,特别是探究其背后深层的意识形态诉求,以期提升观众对电视剧节目的认知能力,并对电视剧进行一种深层解读。一电视剧的叙事艺术与独特的媒介传播特性我国的电视剧不仅产量众多,而且观众数量也极其庞大。现在国内无线和卫星电视频道两千多个,每天播出的电视剧应该超过6000部集,观众数量达数亿人。所以,在中国,电视剧与在西方国家不同,它远远不只是肥皂剧、情景喜剧,而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张慧瑜 《同舟共进》2012,(12):70-72
相比文学阅读的小众化,电影观众的青少年化,当下中国最为大众的艺术样式就是电视剧了,尤其是那些热播剧。之所以会产生热播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它们满足了人们在特定历史形势下的社会文化心理,在这个意义上,电视剧成了观察中国社会的重要媒介。新世纪以来只有短短十余年时间,却是中国社会发展最为迅速、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与此同时,一  相似文献   

3.
一 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电视剧,从来没有像插放《雍正王朝》这样红火过,44集《雍正王朝》之所以能让观众一片叫好,首先难得的是本子好。当然,本子好离不开原作。二月河的康、雍、乾三部小说,部部叫响,一版再版,在全国刮起了一阵子不小的三帝热。  相似文献   

4.
<正> 电视剧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它并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在电影诞生百年以后的今天,电视剧所追求的再也不是像卢梅埃尔兄弟镜头下到站的火车、工厂的大门之类的静态视觉画面。电视剧中的人物可以使人思考,语言能给人启迪,光、色、音乐的运用会让人感染。虽然在很多人眼中,电视剧依然逃不脱俗文化的范畴,但是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却日渐走出了一条藏“雅”于俗的道路。这是因为在中国电视剧的创作者中不缺乏“雅”人,尽管这些创作者要屈从于市场和观众,但他们骨子里是对“俗”向来鄙视的。  相似文献   

5.
石哥:各位聊友,电影(电视剧),是咱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咱们残疾人,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足不出户就能借助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欣赏到好多好看的电影(电视剧)。看电影、电视剧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门综合艺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大家一定有好多话要说,我先就此打住,大家请。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一时间,这位200多年前的封建君王成了“明星”。电视剧演绎了一个生动故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雍正皇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电视剧《雍正王朝》在荧屏上很是风光、红火了一阵子,我觉得,《雍正王朝》的成功之处,是独具慧眼地塑造了个并不起眼的山西巡抚诺敏。雍正继位时,官僚机构庞大,贪污腐败严重,尤其是国库银两被官僚们分光吃光,以致国库空瘪,军饷短缺,中央政权岌岌可危。对此,雍正登基后第一个施政大举,就是催讨各省所欠国库的银  相似文献   

8.
不错,作为大众文化的重镇,电视剧纯粹是一种商品,它应该遵循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规则。不管人们承认与否,评价一部电视剧是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最强有力的尺度,是收视率。这也就意味着,最大限度地迎合最广大的观众的趣味,是电视剧的基本品性。一般说来,赢利,是电视剧的制作者和播放者最高甚至唯一的目的。因此,要求电视剧有高度的艺术性,往往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显得迂呆可笑,而要求电视剧的制作者和播放者有超越于功利的文化追求,也无异于与虎谋皮。然而,我仍想对中国的电视剧提出一点要求。人们常说,文艺作品、文化…  相似文献   

9.
清朝宫廷电视剧成为近期文艺中的一个颇具意味的现象。40集的《雍正王朝》之后,紧接着是《康熙帝国》,甚至连目不识丁的李卫也因为与雍正的关系而成为电视剧的热点。不过,透过这种"复古"的势头,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刻的动因,将故纸堆中的人物翻检出来,赋予各种性格,是对现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来,关于历史体裁的电视剧的确很多,早几年关于帝王的多,这几年关于后宫的多;早几年还崇尚“正说”,这几年则流行穿越。但不管是哪一种电视剧,其真实性和虚构性都是同时存在的,对观众特别是学生观众的影响同样也是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李琼会 《今日浙江》2011,(19):62-62
日前,由中央电视台上映的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再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表现了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激发了每一位国人的爱国热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献上了厚礼。特别让人欣慰的是,这部电视剧在忠实历史的前提下,在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中找到了和观众最为亲近的方式,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曾有魏、蜀、吴鼎立抗衡之态势.观诸今日台湾三家电视台,也是三分天下,互不相让.自去年以来,三台战云愈浓,为在每晚8点档的黄金时段里争夺观众,无不绞尽脑汁,各施奇功绝招,纷纷上档精心制作的电视剧,以期创下收视佳绩,赢得盟主宝座.华视《包青天》功成身退《欢喜楼》欢喜上档华视去年卯足全力,隆重推出百集连续剧《包青天》,果然一炮打响,整整一年里红得发紫,真是打遍天下无敌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要传"神",让人们看完电视剧之后产生超越现实的精神力量。比如《士兵突击》、《闯关东》、《戈壁母亲》等剧的主人翁就以其充满理想和艰苦创业的感人精神影响了观众。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评判标准,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现状与审美需要,将时代发展、观念演变、文化流变融入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艺术展现中。此外,电视剧创作还要坚持创新性,关注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注重题材与艺术表现形式的新颖性,强调宣传与播出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今年夏天,在联邦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发起的西柏林艺术节上,观众们将有机会欣赏到一组中国传统艺术节目。这组节目中,有被称作中国「戏曲之母」的昆剧,有地方色彩极浓的川剧,有古老乐器的演奏和富有民间风韵的木偶戏。参加演出的共有一百六十多位中国艺术家,历时将近两个月。如此集中地将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会聚于一堂,奉献给外国观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少有的。现将参加艺术节的中国传统艺术节目的历史和主要特色作一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  相似文献   

16.
彭万荣 《人民论坛》2012,(16):66-67
与国外历史剧相比较,最大的缺憾是我们的宫廷剧没有思想和立场,没有灵魂中国这两年的宫廷剧最缺少的就是文化钙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汇集如此之多的宫廷剧,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电视剧怎么了?从收视率来看,这些电视剧大抵算成功的,仅以网络点击率而言,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过亿,真有点全民参与味  相似文献   

17.
荧屏上首现江青正面形象 唐国强导演的电视剧《解放》,高扬主旋律,气势恢宏,对观众了解解放战争那段历史,无疑是有益的,值得肯定。但在这主旋律中,也蹦出一点杂音,就是剧中出现了“江青同志”的富有神采的美好形象。这是好端端的《解放》的一个败笔。有家媒体介绍此剧时做了这样一个标题:“《解放》还原历史争议人物,首现江青正面形象”。标题提示观众,这是白江青倒台以来荧屏上首次出现其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8.
由中央电视台投拍、展现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革命一生的20集电视剧《孙中山》已接近完成,将会在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与观众见面。 该剧以宏大的艺术构思,完整地展现了一代伟人孙中山  相似文献   

19.
央视播出的历史电视剧《汉武大帝》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关注,收视率不断攀升。但剧中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和不足,有人称之为是影视剧的“硬伤”和“瑕疵”。  相似文献   

20.
他是什么样的男人?面目英俊的当红小生?风流倜傥的情海浪子?抑或仅仅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和我们一样曾经内向有烦恼有忧愁有打击?曾经是琼瑶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夸张的表演在当年让观众对他褒贬不一。之后在《倚天屠龙记》、《你侬我侬》、《家族利益》等电视剧中,表演日臻成熟。去年,一部叫《孝庄秘史》的电视剧横扫全国电视屏幕,再次唤起人们对那个多尔衮扮演者的偏爱。转过年,这股旋风仍然扫荡荧屏,《春花秋月》、《皇太子秘史》……轮番霸占女观众的眼球,作为一名在复杂的演艺圈中沉沉浮浮近20年的中年演员,你不会想到,幕后的他,有多少故事可以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