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近代早期教育思想是在保持传统与学习西方的两难选择中产生和发展的,"中体西用"论从其根源到理论成型都是以这种两难选择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早期"采西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中体西用"论这个核心命题.从中西学观、御侮图存、开放思维和制度规范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近代早期"采西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这对我们正确、全面理解中国近代早期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以及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日本的中介作用王中江说起中国的进化论思潮,人们马上会想到严复的名字,这是很自然的。严复作为中国近代传播西学的重要人物,在其所输入的西学中,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就是进化论,但是,除了严复这种直接从西方传入介绍外,中国进化论思潮还与...  相似文献   

3.
容闳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思想的早期倡导者和承袭至今的中国留学潮流的滥觞者,是耸立在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座丰碑。他首次开创了近代中国较全面的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一生既致力于"西学东渐",同时也辛劳于"东学西渐",为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严复的西学译介透露出治体论语言和思维的系统性影响,以"治制"对接西学中的政体,同时显示出政制化、法治化作为主导逻辑成为现代政治思维的重心。这导致了治体论的概念重塑和理论重组,治道与治人的比重大为降低,制度和组织维度得以强化。礼作为治理模式被吸纳到君主政体之中且居于次要地位。政体论经由严复和梁启超的启蒙学术奠定了现代地位,而治体论则在他们的晚期立国思维中生机再现,《先秦政治思想史》的礼法重估蕴涵了共和谏言的丰富启示。钱穆顺其遗绪将礼法新说和治体论推至新境,始于以法治为中心的政体论阐发,归于推重礼治而反思法治,并确立了以礼治涵括法治的立国主导取向。治体论传统在现代转型以来为先贤阐发礼法新说提供了思想脉络和资源,有助于再思国家治理传统及其秩序机理,从而形成兼具传统智慧和现代活力的中国政治学话语。  相似文献   

5.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教育思想家。本文主要梳理了张伯苓"教育救国"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发展创新的办学理念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并对张伯苓"教育救国"的思想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从文明有机体的视角把宪法看作社会组织系统的一部分,他为中国设计的"宪政之路"是立足本土,走向具有超越西方色彩的普世主义宪政;严复则是从自由主义的理念出发理解宪法,追求一种"自东向西""走向自由"的民主宪政。严复所代表的政治"西化"倾向长期主导着近代中国的宪政实践,由此而生产出来的"宪法"因无公众力量和信仰体系的支撑,不可避免地沦落为当权势力勾画政治蓝图的"设计图纸"。  相似文献   

7.
西学东渐与晚清小说读者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大环境中,晚清小说不仅在向近代转型的士大夫中广泛传播,并拥有一个新的壮观的读者群体———由近代新式学堂培养出来或通过出国留学而形成的新型知识分子。而“小说界革命”以开启民智的宗旨,使之自觉地将读者定位于下层市民,小说开始真正地在广大下层市民中传播开来。因此,晚清小说读者的构成成分已发生明显变化,队伍不断壮大。而这些读者群的知识结构也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当时传入的西学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代体育学科留学研究生教育发源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求中,是从走出国门的学科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中分化出来的.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都成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体育学科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代我国体育学科留学研究生教育伴随中国近代社会摆脱蒙昧、开启民智的全过程,为近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的社会转型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着冲击。中国传统的从科举为中心的单一走向的教育格局逐渐瓦解,而以教会教育的逐渐兴起、发展和以西学学堂的兴办,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内涵。它们在近代教育舞台上共同存在、互相影响,为中国社会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类人才,这些教育主题的变化推动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前进。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也产生了激烈的交锋.在中国近代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中体西用"文化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文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和指导思想.对"中体西用"文化教育思想内涵认识的深化,以及中国近代文化教育"采西学"内容的拓展,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文化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勇"等,其对警察文化、警察队伍的建设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忠"要求人民警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爱岗敬业;"真"是指导警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智"提高人民警察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勇"要求人民警察见义勇为,具备责任感、正义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2.
藏族格言诗是藏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其所蕴藏的人生哲理与审美意识对于藏族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萨迦格言》、《水树格言》以及《国王修身论》作为藏族格言诗的代表作,不但体现了藏族学者的大智慧,对夯实和谐基础、倡导和谐理念、推进社会和谐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代银行立法始于1908年,完善于1947年《银行法》。在近40年的法制建设中,既有《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单行法,又有综合的《银行法》等法律。还有数量众多的以"则例"、"条例"等名称出现的银行法规,构成了近代银行法的制定法渊源。此外,钱业习惯法对近代金融业的规范、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银行法的渊源之一。制定法与习惯法在20世纪30年代前是相互依存,互补发展的,但随着国民政府金融统制的加剧,钱庄业被强制改造为银行,代表不同利益的制定法与习惯法规则,发生了冲突与博弈,习惯法随之消亡。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边区的民众教育在启迪边区人民的心智、进行抗战宣传、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时,它还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以及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示范典型,对新中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是其对干部教育问题和整个革命事业思考的结果,是一代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的独创,他认为,干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明确提出“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干部教育要同中国革命相结合,为中国革命事业服务,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干部教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这些基本思想构成延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最根本的内容,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平息在中国有没有“中国法哲学”的争辩,结束当今“西方法哲学在中国”占主流地位的尴尬局面,中国法哲学需要展开对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中国法哲学是中国人独特的法治观和方法论,是对欧美“法治和平演变论”和中国“法治捍卫江山论”的理论超越;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分析性文化对形式逻辑的重视以及实证主义思维的缜密,也要继承中国整体性文化的优势及其对方法的整合功能;既要把传统中国的和谐道德继承下来,也要吸取西方法哲学关于公平正义的普世价值.中国法哲学的目标不在于有些学者所主张的西方化或中国化,因为这两种思想倾向都难以成就为中国法治建设服务的法治观和方法论.我们需要在历史时空中,立足全球视野,寻找确定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路径,从而避免过度西方化或中国化的可能性误导.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五千多年来鼓舞和动员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爱国是体现在情感、思想、行动的相一致。应该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有爱国之情的,但是,现实中又出现如西安打砸事件等极端的现象。这是爱国情感与爱国思想、行动的背离,明显体现出很多人虽然有深厚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是在思想和行动层面经常出现"零"思维和"道德暴力"。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新问题,爱国主义并没有过时,我们要在坚持爱国主义的同时,研究开放式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这对于抵制狭隘民族主义,拓展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凝聚大学生报国力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不仅有利于丰富扣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相对于欧美模式、苏联模式以及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对于欧美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对于苏联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为:"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它与国家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统治"、"管理"再到"国家治理"演变的三个阶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善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