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江泽民在庆祝三八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私有制的废除和公有制的建立,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就会逐步解决;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相似文献   

2.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傅立叶曾经说过:“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因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人类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与发展,社会性别理论也成了妇女争取解放的重要理论武器。本文试图从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出发,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哲学基础,以及它对当前妇女解放的现实意义提一些初略的见解。一社会性别理论及其存在主义哲学基础“社会性别”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虽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但其涵义早在1949年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  相似文献   

3.
整个社会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大系统,任何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都必将是男女两性共同广泛参与各项事业的社会。正如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所指出的又为恩格斯所肯定的:“某一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立……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近年来,伴随着一场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的到  相似文献   

4.
论妇女解放、妇女发展和妇女运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妇女解放”这个概念有特定含义,有针对性,不是“发展”这个概念所能代替。妇女解放可分为阶级解放、社会解放、人类解放(或彻底解放)三个阶段,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解放阶段。妇女发展属于人的发展的子系统,要从人的发展角度来思考妇女发展,确定促进妇女发展需要做的事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运动的任务,一是推进以男女平等为目标的妇女进一步解放,二是促进以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和主体发展为目标的妇女发展。前者是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妇女解放是要使妇女从被压迫、被剥削、被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妇女从愚昧、落后中解放出来,获得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这五方面实现男女尊严、价值、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妇女的解放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彻底铲除剥削、压迫妇女的男权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法律上的男女平等;第二步是废除土地工厂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中国妇女已基本取得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并在第二步取得了开拓性的成绩。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申逐步解决,以最后实…  相似文献   

6.
在任何社会,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妇女在政治上的解放尤为显著.“妇女能顶半边天”,就是对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形象概括.由于《人民日报》在中国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的权威性、准确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本文以1949-1956年的《人民日报》为线索,探讨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是如何实现翻身解放以及翻身解放后政治地位提升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男女平等与性别公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妇运2002·11“男女平等”或“男女不平等”,重要的是这种平等或不平等是否性别公正。如果性别公正,那就顺其自然;如果性别歧视,那就应该去纠正这种“男女平等”或“男女不平等”。“平等”有平均、一样、无差别的含义,是一种事实状况,可以用客观指标度量。“公正”有合理、好、善、应该如此的含义,是一种价值判断,公正不是用客观指标来度量,它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原则进行主观上的权衡和判断。“平等”告诉我们“是什么”,“公正”告诉我们“应该是什么”。比如:男女劳动者之间工资有高低,有差别,不平等,这是可以用货币单位来度量的。那么这种“不平等”是否公正呢?这就要看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贡献大小而有工资高低,那就是公正合理的,如果是因为男女同工不同酬,那就是不公正不应该的。又如:服兵役基本上以男性为主,虽然“不平等”却是公正的。再如:让女人登高架线下井挖煤,干与男人一样的活,虽然“男女都一样”却不公正。男女平等可以分为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机会平等”或“结果平等”既是衡量尺度又是行事原则。机会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各个领域各项事务上具有平等的参与竞争的资格。机会平等只重视男女在竞争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8.
1910年诞生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反映了广大被压迫妇女向往自由、要求平等的愿望,始终是激励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奋斗、争取解放的一面旗帜。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曾经历了艰难而光荣的历程。只有当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9.
王文 《中国妇运》2010,(2):34-36
3、低迷时期:组织瘫痪、功能弱化“文化大革命”时期,妇联组织与新中国一样,经历了发展之后的低迷时期,或称为妇联组织危机时期。当时,有入主张妇联应以社会发展的程度和妇女群众的特殊需要(妇女问题)为依据而发展。也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完成了阶级解放,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妇女解放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可以不要妇女团体”,  相似文献   

10.
孙建娥 《湖湘论坛》2002,15(6):46-47
妇女参政是指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妇女参政是妇女解放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广大妇女处于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四大绳索的束缚之下,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不可能有参政的机会。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也是中国妇女逐步觉醒,投入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力争参政的过程,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中国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因而也不可能彻底解决妇女参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妇女走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性别解放相…  相似文献   

11.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是一件令人瞩目和高兴的大事,对提高妇女地位、增进各国人民特别是妇女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将具有重大意义。人们,特别是妇女,企盼平等、发展与和平。生活使我们认识到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男女在尊严、价值、权利、机会、责任诸方面实现了平等,就可以促进发展与和平;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全面发展,则将有助于确认她们的平等权利,发展是实现平等和维护和平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国际国内和平的环境中,才能充分有效地维护妇女的权利。社会主义中国为实现妇女的“平等…  相似文献   

12.
睢雪 《中国妇运》2003,(2):35-36
实现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体现在具体问题上,应该说让妇女平等参与,让妇女自身价值得到平等实现,让妇女在社会中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让妇女在家庭中得到与男子平等的地位,既是社会发展和家庭进步的推动者又是享受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一位瑞典诗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妇女要为自己的权利站起来,如果不是这样,别人就会站在你身上。”每一位妇女都不会希望有人站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何为妇女的权利?一句话,就是…  相似文献   

13.
今天在中国,称呼一个妇女为“某太太”,或说她是个“家庭妇女”,已经很少,而且令人感到不习惯。因为这种称呼往往使人联想到旧中国依附丈夫、没有独立人格的妇女。现在,绝大多数的妇女都已就业。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里,她们同男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许多妇女在工作中还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尊敬。  相似文献   

14.
刘斌 《今日山西》2004,(1):25-27
他(她)们如是说———马利亚著名摄影策展人,大展惟一女性策展人。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功策展了“女人·摄影·女人———中国五位女摄影家摄影展”,2003年又策展了“她们眼中的世界———云贵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摄影展”一些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女人,一些还是文盲的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一些自我的价值体现还是多担几桶水和多生几个孩子的女人。偶然的一次机会,一些摄影者和社会学者的社会实验使她们接触到摄影。马利亚在平遥给了世界一个答案:摄影改变的不仅仅是增加一种技能。马利亚说:“她们从来没有到过离寨子50里以外的地方,到平遥,…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杨丹在韩国“洋插队”时,亲眼看到妇女吃饭不上桌子的情景,那一刻,她深为自己是中国女人而庆幸:饭桌上,中国女人总是与婆婆、老公一起比肩挥箸,看过的电影里也少不了“李双双”这样的“铁姑娘”,妇女能顶“半边天”是那个年代的骄傲。她们生活在一个力图干掉性别的年代里,虽然现在的中国女人重新露出了肚脐和香肩,但那份由来已久的“刚性”至今仍有弥散。  相似文献   

16.
徐建立 《前沿》2009,(10):13-16
纵观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批判性是其突出的特征;但马 克思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马克思绝不是纯粹的理论家,他批判思想的旨趣在于人的解放,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个过程,理想就在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中国知识妇女的现状代表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今天的方向,那么,当代女大学生做为知识妇女的后备军,她们今天的况态则预示了这一运动明天的走向。鉴于此,结合妇女学的研究工作,我们自去年起在天津师大开设了“妇女研究”的选修课及“当代家庭”的专题课。同时,还分別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大的女大学生中进行了有关女性问题的调查和学生座谈会。对当前女大学生中有关女性解放、妇女与事业、妇女与家庭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作了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18.
茅盾社会进步视野下的妇女解放理论,徘徊于妇女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既有出于男性立场对女性世界的真诚关怀,也有明显的男性中心立场之偏颇。首先,茅盾以承担改造社会的责任来解放妇女,因而十分注重妇女素质的提升,却不重视妇女现实权益的争取问题。其次,茅盾在号召妇女参与社会工作的同时,也告诫妇女不要歧视家务劳动,但并未质问男性不承担家务的传统分工方式,而把解决妇女负担过重的问题寄希望于最终消灭私有制。再次,茅盾认为恋爱既是多变的又是神圣的,他在婚恋问题上因吸收了子辈男性的自我解放需求而偏重于坚持自由主义伦理,并主张男女间的绝对平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3,(3):1-1
毛泽东同志曾经精辟地指出:“中国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实现妇女自身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是亿万妇女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我国妇女运动前进的方向。在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实现妇女的发展,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重要特征。劳动权利和经济地位是妇女争取解放与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妇女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已占农业生产力的60%以上和第二、三产业就业者的近半数,在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20.
王林霞 《人权》2002,(3):52-54
“妇女将以怎样与众不同的方式分享政治空间?她们将改变权力的性质而不是权力改变妇女的性质”“我们的目标不仅要变革所有级别政府的政策议程,而且要变革以男性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实践及文化”。这是当今世界妇女实现男女两性平等的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