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颇族学生三语习得中语际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从语言距离、语言熟练度、年龄、新近性等角度探讨了景颇族初中生三语习得中母语景颇语、二语汉语对三语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表明,语言距离与语际影响成反比;母语与二语熟练度越高,对三语语际影响越小;年龄与二语影响成反比,与母语影响成正比;语际影响与新近性密切相关,新近习得的语言对语际影响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译者角度谈广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担任源语广告的读者;另一方面又担任目的语广告的创造者。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功底、价值观、翻译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差异以及目的语国家或地区商品广告法、商标法等的制约,从而引发创造性叛逆。对于广告翻译而言,这种创造性叛逆是以实现广告翻译的预期目的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桥梁,口译则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但口译中的文化障碍是影响口译活动流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口译中的隐喻翻译。在口译的源语与译入语中,译者必须理解这两种语言的隐喻文化性,正确的传递和理解这两种语言的隐喻文化内涵。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解读与其对应的文化障碍,探究英汉口译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梁淑梅 《求索》2014,(9):120-124
互文性视阈下的翻译研究以文本的语言分析为入口,从狭义文本的微观互文逐步转向主体之间、文化之间以及文本与主体、文本与文化之间的广义文本的宏观互文,将共时因素与历时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其主体性贯穿于翻译的始终.一方面,译者在原文的互文性阅读和阐释,特别是译文的互文性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体现的是译者主体性的介入;另-方面,译者的主体性既受到语言形式及内容等狭义文本的制约,更受到原文作者、译文读者、源语文化、译语文化等广义文本的制约.由此可见,以“联系、影响”为核心要素的互文性理论能够辩证地看待和阐释译者的翻译活动,有效地避免夸大或抑制译者主体性的极端行为,因而能更科学地指导译者主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民族志诗学与民族志实践,对少数民族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启示。少数民族典籍外译最具操作性的途径是由懂汉语和外语的译者与既懂汉语又懂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合作,以汉语为中介语进行翻译,并把充实的民族志背景信息融入其中。民族志诗学提倡的"可表演性",使译本保留原文本的"活态"特征,对少数民族典籍外译的策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回顾语言顺应论应用于翻译方面的研究,前人的研究确有不足之处。从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观,可以审视译文对各种语境的顺应程度。不同的文本顺应各种语境的程度有强弱之分,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之前,应该先对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境差异程度进行权衡,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作出适当的顺应。  相似文献   

7.
苏蕊 《求索》2013,(5):116-118
先秦时期是语言哲学探讨的鼎盛时期。老、庄、孔等先哲思想主要突出了语言的超语言特征及其治世功能;自古希腊时代的赫拉克里特起.西方哲学家多强调语言的可言说的创世功能。中西方在语言的工具性特征之间的纠结体现了语言与哲学的紧密关联。研究中西语言在工具性特征上的分歧。可进一步观照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并为语言教学及语际翻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英夹杂是"语码混用"现象的类别,而语码混用则多指两种或多种语言(包括语言变体)之间进行个别词语或局部结构的转换,从而形成两种或多种语码之间的混合使用"。"中英夹杂"指的是汉语在运用中,夹杂英语单词(还包括字母)、短语以及个别孤立的短句等现象,这种现象的规范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柴磊  刘海燕 《青年论坛》2010,(1):141-145
指称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体现的是语篇中指代成分与指称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类型不同的语言,有着迥然不同的词汇文法体系,再加上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两种语言中的指称词语在用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应导入英汉语篇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注意英汉指称词语的不同特点,尽量减少或消除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干扰。  相似文献   

10.
浅析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言翻译中,很多的误译都是由于翻译者对译出语与译入语所在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够而造成的。因此,充分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叶静 《理论月刊》2013,(3):105-106
近年的中英文诗歌翻译研究主要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使得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相反,原诗作者的地位则被忽略.本文就如何看待原诗作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如何把握并协调在翻译这一文学活动中,原作者、译者及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翻译诗学观念,认为在充分把握原诗作者的诗学观及其在具体诗歌中体现方式的基础上,译者在译语中应用相应的策略将原诗作者的语言观、美学观、政治观等诗学观完整地再现出来.这种翻译诗学观念能积极主动地使作者、译者及读者三者之间视界融合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文化沟通的一条重要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李剑 《青年论坛》2009,(5):130-131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它的非文学翻译,它是审美的翻译,它是对原作的真实再现,又是译者的创造性活动。再现原文,靠得是语言,而语言问题又是翻译文学作品的一大难题。文学翻译要把握住原作语言的特色和节奏,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力求语言生动、准确。  相似文献   

13.
秦倩  ;秦乐娱 《求索》2008,(5):118-119
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对于解释语符系统和语言意义的模糊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该理论强调范畴之间边界的模糊性和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它源自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说。它使我们对语符系统及其意义的理解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该理论本身却还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本文拟探讨其合理性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译者"适应"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过程,以及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过程,这种适应和选择涉及语言、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时,为传达这些词特有的文化内涵,译者至少需要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进行适应、选择与转换,才能产生恰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语际交流中的可译性是学术界不断探讨的话题,以概念图式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该话题可以带来新的启示。依据概念图式来审视翻译中的可译性,不难看到,不同民族的语言、思维方式既有相当程度的共同性,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特殊性。两种属性的交互作用,导致了翻译中的可译和不可译的悖论。然而翻译实践已经昭示我们,可译和不可译并非截然对立,相反是可以在对立中统一的。正是可译与不可译的对立统一,使得翻译在实践中不断前行,成为人类语际间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强调翻译的目的是再现源语的信息,对等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原则和手段。本文将这一原则应用到影视片名的翻译中,总结出四种翻译方法,同时指出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翻译,都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论阐释学观照下的一种主体性介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现代阐释学及其演变生成的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从分析理解的历史性和期待视野等核心概念入手,深入剖析阐释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读者的期待视野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不容忽视。译学研究应该站在历史的和发展的高度,辨证地展开翻译研究和批评。  相似文献   

18.
谭海燕 《前沿》2012,(16):144-145
汉语诗歌由于它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汉语古诗的英译是向世界介绍我国语言文化很好的途径.解构主义独特的翻译视角,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作出适当的选择,尽可能保留差异,在保持原文语言的本质的同时,增加其可接受度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凸显了译者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著名中国女翻译家朱虹对中国女性文学和翻译有着杰出的贡献,值得特别关注。她在翻译中的主体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她对翻译的理解和对译作的选择上,而在翻译实践中她采用了“创造性叛逆”来发挥其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谢春萍 《理论月刊》2005,(12):139-142
任何形式的国际交往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来实现交流,翻译便成为了世界不同文化知识交流的媒介之一.翻译使跨文化交流成为可能,人类文明才呈现出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并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一名合格的翻译必须至少精通两门语言,知晓和掌握一些有关翻译的一般理论与技巧,尤其是能融会贯通蕴涵于两种语言中的不同的文化意识,翻译时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达到语际交流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