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艳红 《世纪桥》2009,(11):137-139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及涉外交际中,会经常使用,其使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探究英语委婉语的交际作用。委婉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金玲  刘艳峰 《世纪桥》2009,(15):124-126
英语委婉语纷繁复杂,其表达手段也多种多样,这主要表现在言语委婉上;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还会采用非言语委婉的方式来传递礼貌委婉的含义。本文拟就这两方面具体的表现手段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张丽娜 《世纪桥》2010,(5):141-142
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修辞格是在英语语篇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对于增强整个语篇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能够传达一定的语篇意义。同时修辞格的运用、表达效果以及读者的理解和欣赏与语篇的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利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等三个方面对英语修辞格的运用进行了功能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已成为英语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英语委婉语具有很好的修饰效果,具有避讳功能、尊重功能、掩饰功能,所以委婉语的运用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包括人的器官和生理现象方面、职业方面、教育界、政治、军事和国际关系方面以及商业广告等社会生活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描述英语委婉语能够实现那些交际功能,包括对禁忌语进行替代,混淆或抬高交际者的社会地位,用于抵制社会的偏见,也可以被统治者用来掩盖真相,蒙蔽大众。目的是使英语学习者能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委婉语的用法,以求实现更有效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毛颢 《学习月刊》2013,(22):31-32
一、引言 回指是现代语言学中关涉语篇的一个概念.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回指指的是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一个(往往是简略的)语言表达式用来指代同一语篇中另一个语言表达式所表达的事物或意义。前者称为回指语fanaphor)。后者称为先行语(antecedent).  相似文献   

7.
刘丽 《世纪桥》2007,(2):132-132
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作为语言被区分,距今不超过四十年。它们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构成的,结构非常相似。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克里奥尔语是由皮钦语发展而来的,但是,并不是每一种皮钦语都会发展成克里奥尔语。这两种混合语在概念和起源发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一、皮钦语与克里奥尔语的共性(一)混合语(通用语)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都是混合语,例如:汉语方言与英语的混合,非洲方言与法语的混合,非洲方言与葡萄牙语的混合。混合语是由需要而产生的: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为了找到一种共同的交流方式而产生的语言,这种语言被称为混合语(通用语)。1953年,世界教科文组织这样定义混合语:与人们的母语不同,而又为了方便交流被人们习惯性采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暗示批评,指不直截了当把批评意见讲给被批评者,而是借用委婉艺术的语言形式说彼及此,运用弦外之音,巧妙地表达意见,让人思而得之,以达到"藏颖词间,锋露其外"的作用。那么,暗示批评的方式有几种呢?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目前,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两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以语言形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对形式项目和结构的教学,而不注重对意义模式和语境特征的教学。认为阅读学习就是学会词汇和语法,语篇是句子组成的,只要能读懂句子,就学会了语篇。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备课要求较小,耗时较少,老师只要借助教参和字典通览全篇,弄清楚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作为文化的体现,它包合传统文化与观念文化最深刻的秘密。语言是前思想、前理论的东西,任何一种理论和思想都不能不受表达它的语言的制约。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而言,只有当文化进入到语言的视界之内才会向人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王智慧 《世纪桥》2010,(17):89-90
语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内在于人的,具有本体意义,它不但是"说者"的存在方式,也是"听者"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在语言中进行的,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和基本途径。行动载体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其"话"是用行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话在不言中,这是一种更高形式的"话",是实践。  相似文献   

12.
许东方 《世纪桥》2007,(1):79-79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中国的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同时它的书写还是一种艺术,可供人们欣赏,让人得到美的享受。这在世界文字史上是非常独特的,已被世人所公认。汉字是“写意文字”,和拼音文字不同。正因为它的写意性,才使世代生活在这个大家园中的中国人,不论到何地方,即使方言不同,字的念法有别,但一经写出来,所要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到花鸟市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前标着:这只鹦鹉会两种语言,售价300元。另一只前则标着:这只鹦鹉会四种语言,售价600元。到底该买哪一只呢?两只鹦鹉都是毛色光鲜,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必要要素,具有多层级经济力量。个体层面,语言(技能)作为人力人本、语言歧视和语言政策是影响劳动收入的重要因素;企业层面,语言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绩效和市场竞争力;国家层面,语言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和作用于知识的生产传播以及信息处理影响经济增长,并以产业化形式创造经济价值。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进一步激发了语言的经济力量,使其对经济的作用由隐性到显性。中国要分享全球化利益,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打造和利用好语言这一"利器",充分认识语言的经济性,加强语言经济的理论研究和战略规划,挖掘语言的各层级经济势能,获取语言红利。  相似文献   

15.
英语模糊语在语言交际中使用得相当频繁,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它有诸多的表现形式,影响使用模糊语的主要因素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6.
韩笑 《世纪桥》2008,(10):142-143
英语模糊语在语言交际中使用得相当频繁,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它有诸多的表现形式,影响使用模糊语的主要因素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删繁就简三秋树。表达简洁,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世纪伟人邓小平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语言绝少拖泥带水,传达着耐人寻味的深邃思想。其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与艺术,颇值当今为政者学习。  相似文献   

18.
语言社会学是当代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产生于现代性批判盛行的理论背景之下,强调语言对于人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建构;社会化语言则是语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别以福柯的"话语实践"、伯恩斯坦的"公共话语"以及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为表现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当代应用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9.
闫慧远  刘兴章 《唯实》2009,(10):31-36
随着“感性活动”原则在存在论的根基处造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马克思把语言也导向生存之维来理解。与传统形而上学对语言的理解不同,在马克思看来,语言乃是现实的、感性的意识;语言作为人对存在本身的一种前概念、前逻辑地领悟和把握的凝结,它表明的是人的本己的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语言是历史的,因为语言根植于感性活动中人的存在的历史展开;说人生存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实际上就是说人生存于语言的世界中;语言之所以是人自己的存在,是因为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20.
当前,网络生活越来越丰富,网络语言越来越常用,理应更加重视用语文明,特别要严防网络语言暴力。在网络世界,一句话能感动人,一句话也能“杀死”人。这是文明语言的魅力所系,也是暴力语言的杀伤力所在。网络语言暴力,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某种形式的语言霸权,传播散布带有攻击性、煽动性、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论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