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治理转型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与经济学拓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用治理理论考察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一方面为地方治理的初步转型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求我们致力于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臧乃康 《唯实》2000,(5):17-20
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过渡性,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为此,必须树立有限政府和市场政府的新理念,整体转变政府职能,利用经济杠杆和政策导向来合理分流、转移人员,并正确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与党委机构改革的关系;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08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并提出2009年"加快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截至5月20日,除中央批准四川因地震灾情适当推迟上报改革方案外,30个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目前已获中央批准,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有序推进。在这一轮改革中,已经历数次"瘦身"的中国政府机构,正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充分探索大部门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加大推进省管县改革的力度。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不仅要完成"瘦身",还要实现"健身",做到精干、高效、透明而又"以人为本"。这轮改革,中央为地方因地制宜改革预留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对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具体形式、名称、排序等,中央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口,允许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政府职能特点来设置机构,不搞"一刀切"。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历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给地方自主权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4.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从而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帷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些机构改革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反过来有力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毋庸置疑,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政府机构应有的潜能远未充分释放,改革的初衷尚未充分实现,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政府机构在不断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加强机构改革的呼声仍然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客观地说,机构改革的声…  相似文献   

5.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很快,机构改革在电力工业部等12个单位中先行一步,其他部门也陆续付诸实施。这次改革,在领导班子方面.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6.
到去年年底,国务院机构改革已经结束,基本实现了职能的转换和裁减一半人员的目标,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树立了榜样,但中央政府公务员的人数和地方政府公务员人数相比毕竟只占少数,以往机构改革的经验也表明改革越向下,阻力也就越大,改革愈不彻底。同时,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许多方法并不适用于地方,这些都说明政府机构改革所提出的目标和设想能否实现,能否走出以往机构改革所未能走出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还是一个未知数,成功与否主要仍取决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随着“三讲”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地…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风 《当代贵州》2009,(12):3-3
2009年6月3日,贵州省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主要任务是组织实施省政府机构改革,部署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机构改革是政府价值自我求证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应有之义,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形势下,新一轮机构改革的目标和特点表明了淡化"计划",突出"监管",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而政府角色错位、政府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机构改革缺乏法律保障等阻碍着机构改革的推进,机构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在这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2.
彭勇  张蓓 《当代贵州》2009,(12):12-12
6月3旧下午,全省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实施省政府机构改革,部署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看行政组织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晓川 《新视野》2007,(4):48-50
政府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体现。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因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但都未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性突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没有以法治政府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缺乏完善的行政组织法的制度支持。因此,加强与完善行政组织立法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自身理性要求,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全国范围的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有序推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五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截至目前,除中央批准四川  相似文献   

15.
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三年到位的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实现的程度,而且直接关系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局。正视省级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是顺利推进省级机构改革的立足点和突破点。一、当前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1对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论研究不够。理论工作者更多的是把研究视野投放在较宏观的中央一级的机构改革上,而对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关注较少,深入研究也不够。即便有理论依据,也都是把适应宏观带普遍意义的理论原则简单地推行于省级政府,其现实意义针对性不强。省级机构改革缺少成熟的理…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不断的完善行政体制分不开的。经过几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国政府职能已逐步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由于政治、体制、观念、方法、经验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地方政府的机构经历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多次反复,至今还不能说已找到根本出路.从机构编制管理本身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也即在机构设置中应该要粗综合,不要细分家;要少层次,不要多层次;要多自主,不要多指令;要规范性,不要随意性;要经常化,不要运动化;要机关化,不要社会化.地方政府机构的科学设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有关制约因素的消失,我国地方政府的结构一定能得到优化,在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方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的法制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最终成败。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之所以成效不大,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部门机构编制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律依据以及刚性的财政约束,因此,应通过制定行政机关编制法,完善机构编制审批的运行程序,明确规定各类人员的数额、职位和结构比例,确立机构编制的法律责任,引进科学的编制管理方法,建立编制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等,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律管理机制,巩固地方机构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从2008年开始,继中央政府完成大部门制改革后,各地方政府依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地方实际,纷纷出台地方大部门制改革方案,并以政府体制改革为中心,延伸推进了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地方政府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改革探索实践,各有其特点,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模式。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为我国新一轮的大部门制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紧接着,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为我国新一轮的大部门制改革做了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