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名是一个人的标志,是人们在交际中用以相互区别的特定称谓符号,因此《白虎通·姓名篇》说:"人必有名。"从显性的表层形态来看,人名是一种语言现象,因为它具有语言符号所拥有的一切特性,但是从表层形态与深层内涵的关系上来把握,它实质上又是一种文化现象。"透过姓名的分析,可以显示当时的民族来源、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时尚和价值观念等等"。而卷帜浩博的敦煌文书中又保存了很多人物的姓名,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人名图谱。我们以敦煌文书中的人名为例来探  相似文献   

2.
敦煌变文作为一种俗讲文学,其特点之一就是文辞的口语化,因此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熟语。这些熟语不仅是敦煌变文口语性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五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基于敦煌变文中熟语的汇集、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熟语所反映的唐五代社会生活,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态度和对人世的感叹。同时其中大量熟语也体现了人们的生死观念、家庭婚姻观念、处世思想和孝道思想等。  相似文献   

3.
我来看看,见见群众 1958年10月22日下午,深秋时节的塞上小城敦煌,秋风萧瑟,寒气袭人. 一辆很普通的绿色军用吉普车,停在了敦煌县委大门前的马路边上.一位身材魁伟、表情严峻的老人从车上下来,后面跟着两位穿军装的人和一位夹着文件包的年轻人.三天前,敦煌县委已接到省里电话:22日彭德怀副总理要来敦煌.县里的干部听到这个消息都万分激动,由于省里在电话中还传达了彭总的意见,不要惊动群众,不要搞什么欢迎仪式,一切从简,因此,早已闻听彭总雷厉风行、耿直朴实作风的敦煌县干部没有过多宣传这个喜讯.这些天,县委书记在省城兰州开会,临时负责县委工作的副书记刘孟晋立即认真安排了接待、汇报和保卫工作.几位县里的主要干部一大早便站在县委门口的大榆树下等候彭总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元代敦煌壁画的第3窟、第61窟、第465窟因其典型性成为研究元代敦煌壁画教育史的范例。从元代敦煌壁画敦煌画师的教育学习方式可以了解到,其教育传承方式是一个综合的教育学习过程。善是一种自我克服以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意志,而美则是善的本体的自我确证,内外结合的双向教育能达到道德主体自诚而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树人 《党史纵横》2009,(10):40-42
人民出版社于1952年7月1日出版发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载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在此文页一正文的下面,印有编辑者的这样一句简单的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谁都知道,写信应该是写收信入的称呼的,但这封信却没有,正文中也没有提及收信人的姓名。那么,毛泽东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呢?“批判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为何要给一个人写信呢?编辑者又因何不把收信人的姓名告诉读者、而把一封信以一篇文章的形式发表呢?  相似文献   

6.
陈竟 《党的建设》2009,(11):44-46
敦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一个神奇而迷人的地方。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迎送着戈壁的沙尘和骄阳,历经千年而不朽。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敦煌旅游的逐步开放,到敦煌参观的游客急剧增加。过多的游客在给敦煌带来一定门票收入的同时,也给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日前,记者就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等问题专访了"双百"人物、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  相似文献   

7.
李伟 《世纪风采》2006,(12):12-14
我来看看,见见群众 1958年10月22日下午,深秋时节的塞上名城敦煌已是秋风萧瑟,寒气袭人。一辆很普通的绿色军用吉普车停在了敦煌县委大门前的马路边。一位身材魁梧、表情严峻的老人从车上下来,后面跟着两位穿军装的人和一位夹着文件包的年轻人。三天前敦煌县委已接到省里电话:22日彭德怀副总理要来敦煌。县里的干部听到这个消息都万分激动,但省里在电话中还传达了彭德怀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17日早晨,敦煌下起了蒙蒙细雨,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早早就来到月牙泉边和记者聊起了家常。“我们敦煌很少下雨。今天早晨下起了雨,肯定是有贵客来了,这不家乡的亲人来了。”孙玉龙接着说,“这些年,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再加上天津的帮助,敦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作为天津派出来的干部,每天都在思索,怎样做才能既不愧对敦煌百姓,又不辱使命啊。”  相似文献   

9.
正翻阅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的注释是这样写的:"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  相似文献   

10.
陈菊 《党的建设》2008,(7):51-51
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一直是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优美的莫高窟壁画故事曾以不同的表演形式被搬上国内舞台。上世纪70年代末,省敦煌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登上舞台,使敦煌舞首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张映勤 《党课》2012,(18):95-97
面对莫高窟的藏经洞,我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洞不大,只有丈余见方,像是老式窑洞的里外间,里面黑洞洞的,空无一物,那些举世震惊的敦煌遗书早已被搬运一空。可悲的是,五万多卷经卷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里,大部分被洗劫到国外诸如英法俄等十几个国家的图书馆里。  相似文献   

12.
谭译 《党史纵横》2001,(5):F002-F002
在《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一书中,有不少反映当时党风生活的史料,这些史料对于今天加强党的建设很有借鉴意义。例如甲1册所载《中共满洲省临委常委复某同志的信》及其附件,就生动地表现了第一任省委书记陈为人无条件接受党员监督的民主精神。“省常委”复“某同志”的信收录在该册第306页。写信时间是1928年2月2日。附在此信之后的是“某同志”批评省委负责同志的原信,写信时间比复信早5天,即同年1月29日。因为考虑到地下工作的安全,当时党内文件在存档时都将真实姓名涂掉,因此来信和复信究竟是谁写给谁,我们现在只能根据内容…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0,(20):F0004-F0004
蜡染源于秦汉.盛于隋唐.敦煌莫高窟曾发现唐代蜡染残片。明清以后由于印花布等工艺产生.蜡染在中原逐渐消失.而在边远地区.特别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却得以完整传承保留下来。蜡画是民间工艺市场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喜圆文学梦     
李茂锦 《党的建设》2009,(10):53-5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祖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敦煌的一名文化人,我能够用手中的笔尽情地歌颂祖国,赞美家乡,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学生时期就对写作特别感兴趣。从小学到中学,我写的作文常常被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那时,我的脑海里便萌生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10,(5):50-50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自古就是西域进入中原的门户和东西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前秦苻坚建元二年(366年),有沙门乐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似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世历建不断,此地遂成佛门圣地。公元1000年左右时,敦煌僧众把大批经卷和其他文献资料封存在高僧吴洪(?)的影窟中。随着知情人的离世,这个洞窟静静地沉睡了近900年。  相似文献   

16.
徐世强 《党史文苑》2014,(12):46-48
翻阅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的注释是这样写的:“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相似文献   

17.
张自智 《党史纵览》2009,(12):33-35
我来看看,见见群众 1958年10月22日,深秋时节的塞上小城敦煌已是秋风萧瑟,寒气袭人。下午,一辆普通的绿色军用吉普车停到了敦煌县委大门前的马路边上。一位身材魁伟、表情严峻的老人从车上下来,后面跟着两位军人和一位夹着文件包的年轻人。3天前,敦煌县委已接到省里电话:22日彭德怀要来敦煌。  相似文献   

18.
中韩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公元三、四世纪,新罗(即现在的韩国)人民便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学习文化,探求义理。到了今天,来中国参观、旅游、访问的韩国人日益增多,仅2006年就超过了350万人,中国传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韩国民众。作为中国文化交流和对外开放窗口城市的敦煌市,以举办敦煌文化周的形式将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传播到了韩国,在韩国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中掀起了一股"敦煌风"。  相似文献   

19.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敦煌调研时提出,“要在建设敦煌文化城上实现新跨越。”这一重大战略既深刻洞悉和把握了敦煌文化产业优势,又紧紧抓住了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势,为敦煌未来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常书鸿是中国著名画家、敦煌学学者。他在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历尽千辛万苦,为保护、研究敦煌艺术默默地工作和奋斗了50年。常书鸿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博得了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的敬仰和钦佩。他被誉为敦煌艺术的“卫士”、人类艺术宝库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