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泽民 《求是》2014,(6):31-3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很重要。可以说,改进作风的关键就是坚持好群众观点、贯彻好群众路线,也就是解决好"接地气"问题,让改进作风的过程成为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的过程。党员干部身上有哪些作风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改进作风首先要在查找问题上"接地气",开门纳谏,请党员和群众来"会诊",力争把问题找准、根源剖透。要下大力气找准"四风"问题。改进作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作风问题积弊已深,有些深层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继"八项规定"之后我党作风建设的新标杆,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党员干部要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坚持对自己"严",对群众"实",切莫让"严"和"实"找错了对象。对自己要"严"。当前,有的党员干部思想松懈、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敷衍应付,遇到有难度的工作不敢担当、能躲就躲,对群众颐指气使讲"严格",对自己却得过且过求"实惠"。一系列的作风之垢、行为之弊致使工作停滞不前,群众怨声载道,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质变,党员干部一点点的不严格,日  相似文献   

3.
作风的"漂浮",必然带来文风的呆板。没有基层的生动细节,缺乏群众的鲜活语言,新闻作品就不可能有吸引力、感染力。作为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基层的记者,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只是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就会离生活、离群众、离实际越来越远。作风的"漂浮",必然带来文风的呆板。没有基层的生动细节,缺乏群众的鲜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2,(17):39
首先要对群众怀有真情实感。作为组工干部,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意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群众工作是各项工作的源头活水,切实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其次要敢于直面群众最关心的难题。作为组工干部,必须强化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盼、办群众所需",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以扎实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第三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创新,要建立健全和创新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要加强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促进城市党组织资金、信  相似文献   

5.
国内新闻     
<正>今年将从三方面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今年将从三个方面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深挖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新闻工作是上情下达的桥梁、下情上达的通道,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新闻记者"走基层"方能目光如炬,心中有情,言之有物,笔下有灼见。源头有活水,基层天地阔  相似文献   

7.
<正>在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彭山县委收集到各类问题建议1700多个(条),其中群众反映最集中、社会最反感的一条就是:一些干部身上存在"官气",比如对上溜须拍马、对下趾高气昂、对群众简单粗暴,生活中搞特殊、耍霸道等。2月25日,彭山县下发《彭山县党员干部"去官气"具体要求》,全县公开"十个不准",鼓励群众以拍照、短信等方式举报,凡有违者,将被教育纠正甚至纪律处理等。细节,体现作风"不准在出行中让他人提包包、端茶  相似文献   

8.
作风就是力量!通过"大讨论",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识上有新飞跃、作风上有大改进、各项工作得到大加强,以此引领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把心思、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上来,形成推动四川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9.
我在天津讲过: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说"群众最可敬",是说他们是历史的主人,历史上一切大的进步无一不是人民群众的功劳.说"群众最可爱",是说他们干的事很多,要求却不高,中国老百姓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求?能吃上肉就高兴得不得了.说"群众最可怜",指的是群众是最艰苦的,我们的决策出现失误,后果谁来承担呢?最终还是群众吃苦头.  相似文献   

10.
习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从思想上警醒起来,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围绕改进作风,党中央、中央军委先后作出"八项规定"和"十条规定",为全党全军作出了榜样。我们一定要从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改进作风的极端重要性,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取信于民、取信于兵。  相似文献   

11.
党建动态     
《党的建设》2010,(6):47-48
岷县党员志愿者唱响助农增收新旋律宣传政策让群众心明,解决问题帮群众增收,转变作风让群众信服,岷县从三个方面入手,抽调1500名干部在全县深入开展"千名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助农增收服务活动,岷县按志愿者特长和工作实际,组建了以引领发展、技能提升、排忧解难、扶弱济困、便民利民、政策咨询、文化教育、治安维  相似文献   

12.
就作风而言,它表现、反映、展现在许多方面,包括领导干部的讲、说、写、做、行等。在今天党中央倡导改进作风中,如何去除一些不正的"桌风"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有些"桌风"实属不正之风,是一种腐败现象,严重地败坏党风、社风、民风,群众嫌气,坚决反对,可谓群起讨之、攻之、弃之。在当前,正作风弃"桌风",就显得很有必要。惟有这样,作风才能有大改善、大转变、大变化,新的作风才能更有力地推动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4,(1)
<正>公安部近日明确要求,把解决"办户口难、办证难"这一痼疾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对办户口符合政策规定、但手续材料不齐的,公安机关提供书面清单,一次性告知补充事项,不让群众跑冤枉路。对确有困难、行动不便,还要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由于整改措施"接地气",从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事入手,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解决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风"问题能否得到遏制,主要看对查摆出的问题能否认真整改。"接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们党、国家和军委领导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作出不少重要论述。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比如,关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决不能虎头蛇尾",关于"‘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关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关于"好学才能上进,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等等。这些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坚定信心。作风建设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但最核心的、最根本的是一个"正"字。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体现党的先进性,就是要率先正心、正言、正身、正气、正风。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5,(6)
<正>泰来县开展"三进三服"活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较好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农村党员进"超市",结对式服务群众。为解决乡村党员服务群众不到位、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在全县建立党员服务群众活动"超市"。党组织以村活动场所为阵地,以乡镇党委所属的在职党员和农村有能力的党员为活动主体,建立党员服务群众活动"超市",把党员想干什么事、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1月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黄徽祖 《江淮》2011,(8):32
针对群众工作呈现的群众主体多样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等新特点,黄山市徽州区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展了"三四五工作法",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发展因素,为推动徽州区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开展"三访活动",群众工作"零距离"牢固树立"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的观念,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变临时"坐诊"为经常"出诊",特别注重网络接访、驻村入户夜访、主动带案约访。  相似文献   

18.
正要想得民心,就得贴民心。如何才能让干部了解群众心中所想,跟群众走得更近?去年以来,大竹县竹北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民情贴心工作法",狠抓乡村干部作风转变,在作风转变中畅通干群沟通渠道,在作风转变中实现干群"心贴心",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了全乡群众的信赖。干群沟通拓宽渠道乡里乡亲办事更方便"今天专门从家里跑过来办事,咋又找不到人嘛?我腿脚不方便,跑来跑去好恼火……""大娘,办这项业务的同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08,(10)
编辑同志:当前,不少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变坐等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见,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十分欢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下访"却变了味: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反腐败和党的作风建设的力度加大,近年来基层干部对群众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日益被"关注",从各级巡视巡察反馈的情况看,作风简单粗暴成了基层干部的"常见病",因此受到纪律处分的明显增多。不可否认,经过群众路线、"两学一做"等实践教育,基层干部的作风明显好转,但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的顽症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一、基层干部作风简单粗暴问题不容忽视从近年执纪部门通报和媒体曝光的案件看,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