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习月刊》2013,(2):F0003-F0003
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工作启动一年来,作为主战场的黄冈市发展中气十足,紧紧围绕建设“四个大别山”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点中点”建设为载体,经过试验区县市党委政府以及方方面面的努力,试验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荡荡长江水、巍巍大别山。黄冈,傍长江之滨,处大别山麓。长江,是我们的母亲,大别山是我们的脊梁。作为大别山人,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热土上生活、繁衍、谱写着大别山的辉煌历史,创造着大别山的灿烂文明。今天的大别山,在我们的眼前发展变化;今天的大别山人,在这历史的变迁中巍然挺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明确了新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要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更加积极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新要求.推进“五型黄冈”建设。  相似文献   

4.
黄冈供电公司担负着黄冈11个县、市(区、场)730万人民的生产生活供电任务,供电区域范围1.74万平方公里。下辖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26座、35千伏变电站99座,基本形成了以220千伏为主要电源点、110千伏为骨架、35千伏为主体、10千伏为脉络的新型市级电网。多年来,他们秉承“以经济为中心,以创建为动力,以文明为内涵,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的创建理念,不断健全创建机制,丰富创建内涵,创新活动载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闯出了一条灿烂辉煌的文明创建之路。2005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黄冈…  相似文献   

5.
大江东去,积淀一片沃土。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共“一大”与会人员才13,就有5位湖北人。董必武,“重违庭训去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走出了大别山,走出了黄安县。同样来自大别山下的,还有黄冈巴河岸边的陈潭秋、包惠僧。他们先后汇聚武汉,在江城与潜江人李汉俊、应城人刘仁静相交结。5位年轻人就这样相识相知,先后领略共产主义,共同追求救国真理,一起走进了中共“一大”……大江东去,岁月流逝,请看电视文本——中共“一大”上的湖北人……  相似文献   

6.
柴福洪 《学习月刊》2009,(2):56-56,76
黄冈.市辖11个县、市、区,1.74万平方千米.740万人口。集“革命老区”、“大别山区”、“省际交汇区”、“工业欠发达地区”、“农业主产区”、“优质基础教育区”六大特色于一身的鄂东大市。在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中.人口规模仅次于武汉,面积第一。  相似文献   

7.
陈曦 《当代贵州》2023,(30):12-13
<正>毕节由“试验区”升级到“示范区”,全国统一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倾情帮扶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继续在新征程上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携手共进新时代答卷。毕节试验区建立35年来,全国统一战线始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典范,充分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F0002-F0002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占地面积1000余亩,在校学生2万余人。设有医药卫生、生物化工、电子信息、建筑、机电、交通等11个教学院(部)1所附属医院计53个专业。其中有5个国家重点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连续11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全面发展”,创新思维,探索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学习月刊》2010,(13):F0003-F0003
黄冈,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与共和国同辉;黄冈职院,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中腾飞。  相似文献   

10.
黄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弘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不胜不休,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大力推进“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工业兴市”战略,老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由农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市、由解决温饱向基本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推进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依托老区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努力打造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新黄冈?我们认为,实施生态人文强市战略是必然选择。所谓生态人文强市战略,就是运…  相似文献   

11.
黄州简介     
《党政干部论坛》2012,(7):F0002-F0002,F0003
黄州,历史之州,人文之州,发展之州,和美之州。近几年来,40万黄州儿女,乘湖北构筑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重要支点、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和大别山试验区的机遇,大力推进市区一体建设,不断书写幸福黄州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老省长张体学是一位恤民、爱民、为民的领导干部,被誉为“人民的公仆”、“布衣省长”、“咱们的好省长”。毛泽东非常欣赏张体学。称赞他是“党员干部的一杆旗”。1973年,张体学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时年58岁。1990年重阳节,张体学的骨灰由北京八宝山迁往湖北黄冈革命烈士陵园,黄冈当地百姓扶老携幼迎接,万人空巷。  相似文献   

13.
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年以来,湖北省黄冈大别山老区的党政班子根据扶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在继续扶持重点乡镇、贫困村的同时,组织各级党政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对子”,把扶贫工作一竿子插到贫困农户家中。截至目前,全市近$万名党政干部结对包扶贫困户$%#万户。实践证明,干部结对帮扶深得民心,既是该市扶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一步,也是新形势下模范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形式之一,值得肯定和推广。一、开展干部结对扶贫的背景!"#年初,黄冈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党政干部开展结对扶贫…  相似文献   

14.
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和全区综合实力特别是工业基础较弱的情况,黄冈地委、行署于1992年作出了《关于开展“亿元工程”建设的决定》,试图通过抓亿元工程建设,带动和促进全区工业和综合实力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事实证明,亿元工程建设是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5.
大江东去,积淀一片沃土。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共“一大”与会人员才13,就有5位湖北人。董必武,“重违庭训去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走出了大别山,走出了黄安县。同样来自大别山下的,还有黄冈巴河岸边的陈潭秋、包惠僧。他们先后汇聚武汉,在江城与潜江人李汉俊、应城人刘仁静相交结。5位年轻人就这样相识相知,先后领略共产主义,共同追求救国真理,一起走进了中共“一大”……东去的大江,流逝的岁月,请看本刊连载电视文本,请看中共“一大”上的湖北人继续在历史长河中搏击,在大风大浪中沉浮……  相似文献   

16.
大江东去,积淀一片沃土。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共“一大”与会人员才13,就有5位湖北人。董必武,“重违庭训去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走出了大别山,走出了黄安县。同样来自大别山下的,还有黄冈巴河岸边的陈潭秋、包惠僧。他们先后汇聚武汉,在江城与潜江人李汉俊、应城人刘仁静相交结。5位年轻人就这样相识相知,先后领略共产主义,共同追求救国真理,一起走进了中共“一大”……东去的大江,流逝的岁月,请看本刊连载电视文本,请看中共“一大”上的湖北人继续在历史长河中搏击,在大风大浪中沉浮……  相似文献   

17.
黄冈供电公司是国家大一型企业,担负着黄冈11个县、市(区、场)730万人民的生产生活供电任务,供电区域范围1.74万平方公里。下辖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26座、35千伏变电站99座,基本形成了以220千伏为主要电源点、110千伏为骨架、35千伏为主体、10千伏为脉络的新型市级电网。2005年10月26日,黄冈供电公司被中央文明委授予首届“全国文明单位”光荣称号。这是他们继“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后荣获的又一国家级荣誉,也是当前我国文明单位创建的最高荣誉!该公司在文明创建过程中,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和党风…  相似文献   

18.
孟丰林 《当代贵州》2011,(27):38-39
“毕节速度”创造的“力帆时骏奇迹”。是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样板,是毕节试验区深化改革发展、走向振兴的标杆。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湖北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促进改革的重要推手。综改试验区所试验的内容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湘潭市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染红了共和国的记忆.都影响感动世界。这是伟人的感动,历史的感动。今天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成为了新的感动、新的聚焦。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下,湘潭如何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上做好自己的文章,为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为国家层面上“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经验,概括地讲就是“三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