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直面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从执政理念的高度上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的突出亮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期待,也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共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目标,这与其后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相契合。安徽打造生态强省,让安徽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入全国前列,不仅是推动安徽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不仅是改善、保障民生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如何打造生态强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位于全国前列”的战略目标?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前列的江苏和浙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安徽应学习和借鉴苏、浙经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加快安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林玲  唐焜 《理论导报》2014,(3):14-16
正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延伸1、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的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周恩来没有提出过生态文明理念,但作为国家的总理,他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重视水利建设、防止环境污染以及植树造林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有许多重要言论。为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的愿望,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拓展深化,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高度,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转型期所促使,是我国资源能源环境的严峻现实所迫使,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念所驱使。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指导理念。  相似文献   

9.
中共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目标,这与其后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相契合。安徽打造生态强省,让安徽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入全国前列,不仅是推动安徽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不仅是改善、保障民生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如何打造生态强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位于全国前列"的战略目标?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前列的江苏和浙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安徽应学习和借鉴苏、浙经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加快安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全面部署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支撑。只有进一步深刻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明确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特征、战略理念,才能不断地探索和开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盛建良 《唯实》2013,(2):70-7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鲜明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邓小平没有提出过生态文明理念,但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重视水利建设、防止环境污染,以及植树造林等方面有过许多重要言论,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使之制度化,为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章有多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等表述,其远景十分美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为之奋斗,身体力行。但是如何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尤其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写在纸上,停留在口头上,  相似文献   

15.
江涛 《当代党员》2012,(12):60-61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廖平玥 《学习月刊》2012,(24):94-9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恩施市新塘乡坚持尊重门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领导干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者,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挥者、执行者,必须率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云岭先锋》2013,(1):1-1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段精彩论述。、这一论述,道出了全国人民共同的美丽向往,让人眼前一亮,在各族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力图使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党执政60余年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对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括、再升华。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凸显我党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的变化,是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TSU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规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战略措施,形成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发展环境,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