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波 《求实》2006,(Z2):210-211
一、中国近代民营报刊和《申报》的创办背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有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这促进各种报刊不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以农为主的社会里,农村与农民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近代社会的进程。从历史事实上看,中国近代的乡村,一直处于危机之中,矛盾冲突不断,并在不同的层面制约和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谁能较好地解决乡村危机问题,谁就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又是一位报刊活动家、新闻理论家。在他56岁(1873年—1929年)的人生中,就有长达27年  相似文献   

4.
陈文联 《理论学刊》2012,(7):94-96,128
与西方近代女权主义相比较,近代中国女权思想有着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女性解放”被视为实现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工具和手段.这一特色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植根于中西特殊的社会文化土壤和历史背景,对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追溯中国民主思想的演进,有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即“中国的民主”在中国社会诞生以来,总是带有特殊性的。“特殊性”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比较中西方近代民主演进的历史过程,就会得出这种结论。同时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民主思想何以在近代中国社会表现出如此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面临巨大的外部军事压力和饱尝战败屈辱的背景下,被动地走上以军事变革为先导的社会转型之路.近代中国军事变革历经晚清、民国两个时段,涵盖面广,促进政府机构、经济领域、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等发生广泛而深刘的变化,在近代社会变迁中扮演了先行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角色,但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又存在着诸多局限和不足.军事变革固然对社会变动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同时亦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多维的视角透视近代中国军事变革与社会变动,方能客观揭示其时代特征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黄乃裳先生,字绂丞,号退庵居士,1849年生于福建省闽清县六都湖峰(今坂东镇湖头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他是近代中国一个致力挽救国家危亡、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救国图强的维新志士寒夜沉沉,风雨如晦。黄乃裳出生在近代中国最为黑暗的年代,作为农民的儿子,黄乃裳从小半耕半读,十八岁皈依基督教,从此步入社会。在教会中,黄乃裳办过报刊,尤为热心教育工作。1894年,黄乃裳进京应试,中了举人。其时,他的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社会,因政治制度的更替、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儒学为主干的正统文化受到批判,以及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等因素的集合,激发了传统官箴在近代的转型.近代官箴在思想内容上倡导"官为民仆"的官德思想,明确提出了"毋黩货"、"勿徇私"的官德要求,还对革命新道德及党德建设作了特别的强调.官箴在近代的初步转型为其后的历史性进步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女性社会就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女性开始走出闺门,步入社会,从事各种职业活动。女性就业呈现出新的局面,就业队伍不断扩大,就业领域不断拓展,就业层次不断提升。重新审视近代中国女性就业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妇女就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董雪梅 《理论学刊》2006,(7):100-103
西方来华传教士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开创了具有西方近代教育性质的教会学校教育;其二,教会女学开了中国女子学校教育之先河;其三,传教士教育团体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四,传教士鼓吹新教育并直接参与了中国近代新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英国,民众识字率有所增加,普通人整体的文化水平逐步提升。在这一社会进步的背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书籍产量迅速提高,从而使阅读和写字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闻书、报刊、杂志等印刷品形式带给人们丰富的信息和阅读的享受;印刷术在民间的推广应用带动了英语规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一书的主要价值在于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从社会现代化演变与革命运动的互动关系方面,论证了新民主主义是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近代中国社会演化的必然结果,是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从而有力地回答了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及革命运动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樊翠花 《世纪桥》2010,(19):113-1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良好的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艺术的设计与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这种内驱力。在教学中,通过突出社会史的独特内容和功能,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合理地创设历史情境,以及课堂研讨、指导学生考察社会搜集资料、展示学生研习成果等多样的教学安排与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结束中国封建帝制的革命运动,而且是中国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形成的新起点,是一次将封建王朝国家和以夷夏之别为标志的古代民族向近代世界主权国家和近代民族转化的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这使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国家和民族产生、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社会从近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陈独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作为引领潮流的一位思想巨人,其社会变革活动与报刊活动密不可分。《安徽俗话报》作为陈独秀早期创办的报刊,是其阐述革命启蒙思想的最初阵地,蕴涵着他后来成熟时期思想的某些重要火花。  相似文献   

16.
毛胜 《党的文献》2011,(4):119-121
梁启超,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和康有为等倡导的"戊戌变法"曾经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然而,"戊戌变法"失败后,历史在大踏步前进,他却仍站在原地呐喊,主张君主立宪制,沦为历史进步的绊脚石。历史属于他的时间很短,但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却不可小视。毛泽东对梁启超其人、其文、其事的阅读和评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演进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宁波商人与宁波近代市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人素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宁波商人不仅执近代中国工商界之牛耳,对宁波本地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对宁波近代市政的英献即是其中之一.近代宁波市政建设伊始,宁波商人就对之热心支持、鼎力相助,其作用体现于市政建设的各个方面,到抗战前,宁波已初步形成近代市政制度,城市面貌发生了迥异于昔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古代各门学科的存在、发展及古希腊时期的理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也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在欧洲大学中关于自然哲学的辩论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理性探究活动。伴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科学家的社会角色也就相应地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刘威 《世纪桥》2010,(11):18-19
近代东北社会是一个移民社会,不仅有关内"闯关东"的国内移民,而且还有许多抱着各种目的而来的国际移民,众多的移民构成了近代东北社会的人口主体。研究近代东北地区周边国家的移民问题,对今天东北地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在世界工业化潮流中落伍,逐渐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面对西方国家的侵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实现国家富强、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困苦的历程.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呈现出被动的后发性,面临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技术和观念落后的国情,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发展时断时续,模式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