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2018年3月美国政府正式就贸易问题向中国发难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乃至贸易战不断升级,严重影响了两国经贸关系及全球经济发展。文章以WOS数据库中国外学者的相关文章为研究对象,从中美贸易战的起因和实质、影响以及解决贸易战的建议三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体看来,国外学者认为中美贸易战的发起具有多方面原因,但实质在于中美两国对领导权的竞争以及两国经济体系的矛盾。贸易战除了给中美两国带来损失外,还会破坏贸易规则,刺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使全球价值链、世界经济受到影响。基于贸易战和中美冲突的严重性,国外学界认为中美两国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采取谨慎、冷静和正确的处理方式,各自关注国内问题、解决矛盾,并在未来继续携手合作、维护世界贸易秩序。  相似文献   

2.
杨洁篪 《求是》2012,(6):43-45
一今年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40年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等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勇气,作出了重新开启中美两国交往大门的战略决策。中美实现了跨越辽阔太平洋的握手,翻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对中美两国自身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改变了世界。"上海公报"对中美关系的开篇明旨之举,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美此次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中美两国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视角产生了热烈而多元的讨论。马克思恩格斯曾对于保护关税和自由贸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他们的辩证讨论对于当下中美摩擦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中美两国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一旦发生贸易战争,其对于两国的互损程度和对于世界的波及广度与深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解决贸易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理性对待双边贸易诉求,回到谈判桌前,通过谈判探讨合理的、对于双方都有利的贸易关税等政策。在未来国际贸易中,中国应该着力于增长学习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动态比较优势,推动自由贸易的理论创新,探索自由贸易的实践创新,用够硬的科学技术把握自己的"命门",用够强的科学技术更自信地打开大门,用够前沿的科学技术更新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1):122-123
中美两国的小学都有小学生守则,但两国教育的指导理念、纪律观念和规章制度却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5.
郭欣欣 《世纪桥》2012,(21):137-138
中国与俄罗斯同为世界上的东方大国,尽管两国在社会与文化方面有着相同的地方,但是中国与俄罗斯国家在很多方面还有着许多差异。中俄两国在文化背景、历史发展、政治文化与经济等方面的各自特点,造成了两国不同的文化形态,本文就中俄两国的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之间的不同,来将两国进行一下对比,旨在对两国的文化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钱江 《党史文苑》2003,(1):38-42
在中美建交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邻国巴基斯坦曾为两国领导人传递口信,为中美高层接触开掘出一条"巴基斯坦渠道".  相似文献   

7.
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今时代,中美两国围绕国际秩序而展开的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中美战略竞争的缘起在于中美两国不同国际秩序观的冲突,其本质是关于国际秩序的合法性与权力。虽然中美战略竞争的领域几乎包括国际秩序的高政治领域和低政治领域,但国际秩序变革的走向并非仅仅取决于中美两国,也取决于除中美两国之外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普遍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8.
刘英 《理论学刊》2020,(1):66-77
中美贸易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经贸互利共赢的必然。从中美经贸合作的历史看,经贸合作促进了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增长。近年来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不断对中国发起贸易争端。从经济学理论与国际贸易实践来看,逆差并非美方挑起贸易战的理由。作为地缘政治学与地缘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地缘政治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价值日益凸显。从地缘政治经济学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经贸摩擦被特朗普政府用作解决其国内难题的工具和战略;美国近年已经把中国的定位从潜在竞争对手改为战略竞争对手,为实现"美国第一"的目标,美国从地缘政治上对中国采取遏制战略。由此不难理解中美贸易摩擦从一开始就与科技战等同步推进,美国甚至有人提出中美"脱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停止,但中美经贸合作依然是大势所趋。为此中国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做大做强自己,加强自主创新,坚持合作共赢,有理有利有节地应对经贸摩擦。通过加强与美国及其他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来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让世界经济回归正常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1978年底,中美两国终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对中国国内正在酝酿的将全党工作着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转变说来,中美关系这个有可能影响我国对外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在关键时刻得以确定,不仅有利于我国对外战略全局的需要,而且对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钱娟 《世纪桥》2011,(17):86-87
由于中亚地区能源的有限性与中美两国能源需求量上的刚性增长的矛盾难以化解,中美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安全博弈经过无限次博弈后最终可能趋向零和博弈。结构现实主义也从学理上作出了强有力的支撑。但从现实层面考察,中美在中亚地区能源安全博弈趋向零和博弈的可能性并不大。  相似文献   

11.
校园暴力事件在社交媒体发达时代的大肆曝光,引发民众的关注和深思。中美校园个案查处中的"同案异判",反映出两国校园暴力惩防体系、路径选择上的差异性:美国模式的"零容忍"与中国模式的"惯文化",实效影响是校园暴力在美国趋于稳定且有所下降,在中国却是愈演愈烈和不减反增。学习借鉴域外的美国的惩防体系,中国的本土化构建中应当坚持惩防并举,多方参与和多维互动。  相似文献   

12.
能源问题是中美两国既面临共同挑战也具有共同利益的重要合作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奥巴马就职以来,能源合作逐步成为巩固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和坚实基础.但对彼此地位误解性的认知、互信不足以及美国将能源问题政治化等因素,制约着中美能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美双方可以考虑通过进一步明晰两国能源关系既合作又竞争的基本态势、双边合作与多边协调紧密结合以沟通化解猜疑、解决好中美能源合作的未来机制建设和拓展合作领域等途径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13.
熊建文 《唯实》2013,(5):87-89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有量的提高,更要有质的提升。比较大众化背景下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的可行方法,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到2020年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实现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美债务问题的形成主要源于两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各自的国际经济政策.中美债务关系反映了两国间一种非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中国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引起美国各界的密切关注,但由于持债规模太高,中国难以对美国发挥实质性影响.当前,美国加速调整全球战略,重点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力量投射.在此背景下,债务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军力威慑不足的担忧,并强化了美国在汇率、贸易等议题中对中国的施压倾向.  相似文献   

15.
陈香梅在中美两国名闻遐迩,不仅因为她与美国"飞虎队"将军陈纳德的传奇爱情故事,更因为她穿梭大洋两端、海峡两岸,为促进中美友好,推动两岸交流,做了许多官方不方便做的工作。一1925年6月,陈香梅出生于北京的名门。父亲陈应荣是英国牛津大学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美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差异明显,商务跨文化冲突在所难免.文章运用蒙特战略沟通理论中的6个方面对中美商务交际活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最小化两国跨文化冲突,促进中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阐述校园文化与社会公共文化关系的基础上,从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主题网站"、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在线课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电子阅览室、建立大学校园文化交流互鉴的手机微平台、建设校园志愿者学雷锋与社会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志愿服务的共建团队微信公众号五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公共文化联动对接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伊朗核危机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各方围绕着伊朗核问题展开了一场外交上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中美两国对待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在其外交政策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高玮 《党史纵横》2006,(7):42-43
美国保守主义对美国政治走向有着深远影响,审视其特定模式的思维方法和政治理念,对于发展中美两国的关系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卡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是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完成的。1979年1月1日,中美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