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第一次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并第一次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的党的全会。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新航向、标定了新方位、绘制了新蓝图。《公报》开宗明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领导确保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在党的领导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与全面守法,取得了制度建设与法治实践的巨大成果。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也将开启新航程、迈向新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4,(36):52-52
答:《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周桂荣 《实事求是》2003,(4):F003-F003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亮点和特色,就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系统总结了十三年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经验。 1.正确认识基本经验产生的基础。一是实践基础。基本经验是在十三年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十三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强调和努力把握的三大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从传统的修身文化、治国文化与大同文化中,我们可以发掘出众多与三大规律相适应的涉及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重要学派的宝贵思想。这些思想可作为我们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尚玉为 《世纪桥》2012,(13):151-152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把握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实行依法治国,又有助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依法治国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除了把法治提到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外,"中国特色"也非常引人注目。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要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  相似文献   

10.
执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新飞跃。执政理论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目前仍不够系统、深入。执政理论研究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创新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其它法律对坚持党的领导也有不少规定。但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意味着权大于法,权大于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以党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以党治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必须做到“三统一”、“四善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从党的执政理念上升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既是对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认识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准确把握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法治道路探索,在这个探索中我们实现了从法律虚无主义到重视法律制度建设的转变,实现了由法制国家的静态法制到法治国家的动态法治的转变,实现了从法治主要是治民到法治的核心是对公权力的制约的转变。如今,我们党不仅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而且明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已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引领性、支撑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法治已经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4.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施依法治国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不仅表现在二者在具体内涵和价值取向上的契合性,也表现在二者之间有着强大互动作用。对这种必然联系的正确认识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更有利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十七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四位一体",并写入党章.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和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而且是理论思维的创新,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叉建设的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尚瑞 《世纪桥》2003,(6):4-5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并写在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也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一个新的探索和发展,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上,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一、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一)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现代国家都是由政党领导的,现代民主国家或法治国家,也是“政党国家”,虽然政党的阶级性质不同,领导方式也各有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4,(11):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扎实实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融入到推进我省法治建设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9.
杨俊青 《求贤》2007,(8):11-12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党汲取中外政党执政经验教训,在新世纪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做出的重要选择。在当代中国,坚持执政为民,最根本的保障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并明确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实现这一总目标的首要原则,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近百年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奠定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执掌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