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南族宗法制度试析杨磊毛南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据1990年统计,毛南族人口共有71968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境内的上南、中南、下南3个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毛南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融入了许多汉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世代生活在广西的原住民族毛南族,他们大聚居小分散,主要分布在广西北部的环江、河池、南丹、都安等地。其中绝大多数聚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有“毛南三南”、“毛南山乡”之称。  相似文献   

3.
毛南族原名“毛难族”,1986年应该民族同胞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毛南族”。毛南族人民自称“阿难”,意为“这个地方的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河池、环江、南丹等地,其中广西境内的环江县是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生活着全国70%以上的毛南族,素有“毛南之乡”之称。作为中国南部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4.
世代生活在广西的原住民族毛南族,他们大聚居小分散,主要分布在广西北部的环江、河池、南丹、都安等地。其中绝大多数聚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有“毛南三南”、“毛南山乡”之称。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广西环江,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毛南族人口6.45万,约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70%。2015年底,环江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66万人,其中毛南族贫困人口1.47万人;至2019年底,累计脱贫6.59万人,其中毛南族减贫1.42万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9.56%降至2019年底的1.48%。2020年5月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主要聚居在广西的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相似文献   

6.
<正>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波川村谭丽婧,虽然是毛南族人,但父母在外打工,从小在都市长大,以前对毛南族文化一无所知。三年前,由于各种原因,她回到了家乡下南中学就读,现在她既会讲毛南话、唱毛南歌、跳毛南舞,还对毛南族文化如数家珍。她说,现在自己才是"真正的毛南族人"。而这正是环江近年来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成果。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是毛南族的发祥地,也是毛南族文化的代表和集中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7.
<正>素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国唯一毛南族自治县""中国菜牛之乡""中国兰花之乡"等美誉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禀赋,却一直鲜为外人知。近年来,通过拓展外宣载体,打造"世界自然遗产"和"神秘毛南文化"两张牌,环江这些"荣誉"和"名片"为更多的人所知,在世界范围内有了相当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世界看见了环江,环江走向了世界。2014年6月,环江喀斯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环江拥有了一张世界级的名片。同时,环江又是毛南族的发祥地,全国60%的毛南族人口居住在此,是  相似文献   

8.
正毛南族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环江是国定贫困县和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环江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准施策、聚力攻坚,探索出脱贫攻坚的"少数民族样本"。2020年环江脱贫摘帽,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群众的关怀,也为广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17)
正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辖12个乡镇、148个行政村,总人口38.2万人,有壮、毛南、苗、瑶等12个民族,其中毛南族人口约6.45万人。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环江一直是广西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环江县坚持党建引领,部门联动,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截至2019年底,  相似文献   

10.
毛南族     
《今日广西》2010,(5):42-42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及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这些地区都使用毛南语。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读了《当代广西》第12期的《毛南族,脱贫啦!》系列文章,既为毛南族整族脱贫感到高兴,也深受鼓舞。河池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约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70%。多年来,毛南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极其恶劣,源于地名的"毛难族",后被延伸为"受苦受难"的民族。脱贫攻  相似文献   

12.
<正>环江是毛南族的发祥地和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群众自古就有勤学苦读的优良传统,毛南族"晨读"千古传颂。2014年以来,环江传承民族美德,积极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环江",在全县掀起一股读书热潮,有效推进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文化软实力。完善阵地,让读书有"处"。要让群众多读书,就必须有地方、有图书。为此,环江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在资金和制度上提供支持。如完善县、乡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地处云贵高原九万大山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国务院1986年确定的全国重点扶贫县之一。毛南族是人口在十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委的直接领导与重视下,这个在深山中既无沿海优势又无沿边条件的少数民族扶贫县,多年来海外联谊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为人称道。连任两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的黄春兰,带领部领导班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统战干部和广大统战成员一道,精诚团结。筚路蓝缕,在看来因地处深山而难于有所作为的海外联谊工作中,深情投入,以情感人,喜获不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正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神秘的毛南族文化,历经岁月的打磨,闪耀出愈加迷人的光泽。这是毛南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环江发展的文化底气。文明的温度明媚的三月,浅浅的阳光下,环江的各族男女老少聚集在大才乡三合村的广场上,踏歌而舞。4月9日的环江"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吸引着八方宾朋。梧州来的旅客李璐羽为拍照留影穿戴上了民族服饰,她对表演的毛南族演员头  相似文献   

15.
环江,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聚居着壮、毛南、汉、苗、瑶等14个民族对万人口。环江.面积为广西第五大县,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江河纵横。环江,广西唯一的无烟煤基地.大西南的铅锌之乡,这里矿产品种白多,铁锅铅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28种。然而,在“左”的错误盛行的年代.这里也曾是浮夸风的盛地,水稻单季亩产’‘13万斤”的卫星上天.给这片山川留下的是一项全国特困县的屈辱沉重的帽子O面对环江的青山绿水,潭三)l;妮娓道来环江的百姓山川、历史人文,那么熟检,那么亲切.平和的语言往不住对故土深深的挚爱。…  相似文献   

16.
正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2020年5月上旬,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整族脱贫作了重要指示。环江脱贫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的精神提振作用,特别是今年以来,环江把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紧密结合,整合各种资源,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场战役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11,(16):56-57
古老的“纳牛”仪式、制作精美的木面具和花竹帽、神圣中带着诙谐的木面舞、美不胜收的奇山异水、香飘万里的“五香”美食……盛夏时节,在花竹帽悠扬飞旋的歌声中,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及世居发祥地的环江,迎来了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分龙节。环江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用自己的无限魅力让每一个来客大开眼界、大饱口福!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环江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传统的农业县,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必须结合环江自身实际,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既有展现毛南族爱情文化、弘扬传统古朴爱情观念的"千人花竹帽姻缘会",又有凸显毛南族原生态气息的同填、同背、同拼、同顶、马革球和抢"飞鸟"等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神秘的毛南万人傩面舞汇……此外,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让人回味无穷的环江香系列特色美食——这是6月18日至6月26日举行的2016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暨第二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向嘉宾和游客献上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20.
河池,是我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全区12个民族自治县,这里,就有都安、大化、巴马、罗城和环江5个民族自治县;全区11个世居少数民族,这里,就居住着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辗、水族等7个世膳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