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市政府大院北面,有一条叫“新墙头”的街道。这墙“变”新,却与曾被孙中山赞为“为共和殉难的第二健将”的史坚如有关。清末的革命党人中.有一位被誉为“缔造共和之少年英雄”,他就是番禺人史坚如。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年仅20岁的史坚如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曾到长江流域联络反清力量。次年,孙中山决定在惠州起义,派史坚如在广州策应。 11月,惠州起义爆发后,史坚如策划爆炸广东巡抚衙门(今人民公园及市政府大院范围),以牵制清军的力量。他  相似文献   

2.
应执政的坦桑尼亚革命党邀请,2007年11月3-4日,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作为中共代表出席了坦革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派代表与会。它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与坦革命党的友谊,也必将在中坦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革命的政党,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与一般政党将执掌政权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政治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并不止步于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胜利,还有更伟大的社会革命理想和贯穿其中的党的自我革命.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和推动...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4)
正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孙中山先生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且他坚信中国强盛起来以后,"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很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25)
正孙中山先生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从世界大格局演变的历史视野来审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从积弱走向富强的历史分水岭,也是整个亚洲从百年衰落走向百年复兴的一个新起点。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世纪。而作为世纪的发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并没有演变成一场千万人头落地的血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一个民族构成相当复杂的帝国,最初的有力革命诉求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类似欧洲民族主义的汉民族建国运动。在世界近代史上,多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对日本外交思想发展变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他发起和领导的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建立共和政府、振兴中华为主旨的民主革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面对外交问题:如何处理与对当时中国内政具有极大干涉力和影响力的各大国的关系。而其中,由于中国革命与日本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中日间的复杂关系,日本这个国家在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中占据着一个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7.
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他发起和领导的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建立共和政府、振兴中华为主旨的民主革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面对外交问题:如何处理与对当时中国内政具有极大干涉力和影响力的各大国的关系。而其中,由于中国革命与日本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中日间的复杂关系,日本这个国家在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中占据着一个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24)
正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看,他总是很擅长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致力于"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一点也许正是对我们今天最宝贵的启发。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其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发展过程,是与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相连的,包含着中西文化的深厚积淀。三民主义思想的萌生是与晚清革命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列强的侵略,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亡时刻,清政府"政治不修,纲维败坏",危亡时局追逼,使改良与革命几乎同时兴起。维新改良  相似文献   

9.
文章是对项佐涛《米洛万·吉拉斯的政治思想演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的评论,但更多地表达了评论者本人对吉拉斯,特别是对他的《新阶级》一书的看法.吉拉斯的《新阶级》对苏联官僚制度的批判是立足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社会分析方法之上的.工业文明的全球性压力迫使俄国这样的“不发达国家”走上了以社会主义为手段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道路.软弱的资产阶级不足以领导工业化,工业化的任务不得不由一个革命党承担起来.这个党在条件还未充分具备的时候去建立新社会,它就不能不依靠特殊的革命者集团去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掌握全部国家力量在“空地上”创造出一个工业化社会,从而必然导致“新阶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自实行多党制以来,坦桑尼亚革命党的角色发生了重要转变,主要表现为从宪政型政党向议会型政党转变、从动员型政党向参与型政党转变、从克里斯玛型政党向法理型政党转变。坦桑尼亚革命党大体适应了这一转变,在先后五次选举中赢得胜利。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长、全球化、城镇化、人口变迁和教育发展等结构性力量的推动下,坦桑尼亚的政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革命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坦桑尼亚革命党不仅需要经历角色转变的重大考验,而且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执政能力建设以及解决桑给巴尔问题等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深厚的感情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迹。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革命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早在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明确地指出"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一贯坚持革命,及时地总结了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经验,包括挫折和教训,在紧要的历史关头,接受了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2.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崇高的民族意识,十分关心祖国的命运。目睹中国在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下,腐败的清朝专制政府丧权辱国,残酷统治人民,他决心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他积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与台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伟大的民主义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毕生致力于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把祖国的统一放在首位,时时牵系着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的收复与台湾同胞的苦难。他自革命之日始就将收复台湾作为革命的目标之一,临终时仍念念不忘废除与日本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台湾的回归。他将革命的组织发展至台湾,将三民主义播撒于台湾。此值纪念辛亥  相似文献   

14.
眼下,公务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去向.如同流行多年的"考研一族"、"考托一族"一样,考公务员一族甚至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称谓——"考碗一族".在历史上,公务员也曾通过考试来选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华民国是如何任用、考核公务员的. 选任基础:孙中山的"五权宪法"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纷繁的革命斗争中一直致力于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五权宪法"理论,将政府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然后分别归5个独立部门来行使.  相似文献   

15.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但是他伟大一生所创立的革命业绩、理论和战略思想依然炯炯发光,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 邓小平同志在其一生国内、国际的丰富革命实践中,党的对外工作是他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称孙逸仙博士的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其实从未取得过博士学位,称他博士完全是以讹传讹. 孙中山原名孙文,1866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注:今中山市)翠亨村,字德明,号日新、逸仙.因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故世称"中山先生". 1879年,14岁的孙中山受在檀香山发展的长兄孙眉接济,与母亲一道乘轮船远赴夏威夷檀香山,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到达檀香山后,孙中山进入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意奥兰尼书院",1881年于此校毕业后,孙中山又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 (注:相当于中学)继续其学业.  相似文献   

17.
电影《十月围城》,引发了新一轮“孙中山热”。影片讲述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05年在香港遭清廷杀手行刺。为了保卫他,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纷纷慷慨赴义。对此,历史学家表示,这部电影的情节轰轰烈烈、让人感动,实际上却属虚构。那么,历史上的这一段史实真相究竟是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在回忆录中说:"拳乱结束时,我回到美国.当时我急需一种比军队和武器更为重要的东西,没有它,这两者都不会有,那就是钱.不是指我曾从各处得到的只那么多的款项,而是至少要有50万英镑.没有这么多的钱,就会失败.于是我开始扮演一个新角色,即政治基金的募集人."在募集过程中,有一位费城洗衣工人,在一次集会后来到孙中山下榻的旅馆,塞给孙中山一只麻袋,一声没吭就走了,袋里是他20年的全部积蓄.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24)
正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历经挫折,屡仆屡起,毫不动摇,向着实现"振兴中华"的崇高目标不懈地努力和奋斗。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不仅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现代中国政治和民族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因而受到国共两党和全世界华人的尊重和爱戴,成为联结海峡两岸和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人高度评价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尊他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1950年代开始,每逢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相似文献   

20.
舒涵 《工会博览》2022,(3):63-64
<正>北京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什刹海后海46号,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从1963年到1981年,宋庆龄在此工作生活长达18年。如今,它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宋庆龄(1893-1981),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1915年,她不顾家庭反对与孙中山先生结婚,步入革命事业,并一生为"求中国自由平等"的理想和发展妇女儿童文教福利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