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杜爽 《学习论坛》2008,(12):56-57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为此,要强化农民的素质意识,增强农民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构建强有力的培训促进机制;把握培训的关键和重点;采取正确的培训方式和方法;构建培训农民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素质缺位深刻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突破口就是要培育新农民。  相似文献   

4.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在现阶段,我认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最重要环节。只有大力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原动力。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做到思想教育要贴近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文明创建活动要适应农民群众特点、教育培训活动要结合农民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如何,培养新型农民至关重要。各级党政干部应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这一"软件"工程:农村孩子将是未来的农村劳动力,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培养新型农民要农民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新型农民应有一技之长,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黄景钧 《新视野》2006,(6):29-30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当前要做好五方面工作:加强乡镇政权领导,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坚持土地承包制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减免乡村债务,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扩大人民政协平台,吸收农民参政议政。  相似文献   

7.
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目前农民素质状况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用教育、培训、构建新型农民文化等途径来培育和塑造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民问题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目前农民素质状况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用教育、培训、构建新型农民文化等途径来培育和塑造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段丽芬 《学习月刊》2009,(10):64-64
近年来.英山县委把新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当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重视农民教育培训。英山县委面对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新形式、新方法。通过农民宣讲员、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两大网络,加强对农民的培养、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推动了英山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孟繁宏  刘志勇  马彦 《奋斗》2006,(9):46-47
建设好新农村,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韩华 《学习论坛》2008,24(1):68-7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目前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相适应.要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大农村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燕 《学习月刊》2011,(12):54-55
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不久前,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又强调各级各地要"着力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我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滞后,致使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思想道德状况令人担忧,这种局面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建立专门农村道德教育机构,深化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进程和质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王建武 《世纪桥》2011,(17):139-14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离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思想观念依然陈旧落后,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缓慢,卫生健康素质普遍较低。而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具有一定要求:"生产发展"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生活宽裕"要求农民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素质;"乡风文明"要求农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村容整洁"要求农民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卫生健康素质;"管理民主"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民主法律素质。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农民素质重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因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增收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必须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农民就业能力源于人力资本培育,但人力资源只有经过"深加工"和"能力再造",才能转化成宝贵的人力资本。如何搞好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我们深入到成都市温江区的永宁、万春、和盛、寿安、金马等镇,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现将调查研究的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村“三区联动”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11年,天津市乡镇企业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担了市素质工程4000人非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300人农村高技能人才金蓝领培训和2000人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对此,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把新型农民的培养摆到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有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07,(3)
镇赉县政协委员反映:采取措施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前从全国看,农民科学素质较低,尤其是职业技能缺乏,在农村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07,(7)
发展农村经济首先应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入手,提高农民素质对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农民增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提高农民素质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措施,对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