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广东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国务院应急办的正确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应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应急管理专家及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省长、省应急委主任朱小丹提出的“群众的安全感是走向幸福广东的第一张‘通行证’”讲话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应急管理》2023,(8):76-77
<正>两个多月后,2023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应急展”)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装启幕。主办单位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一场真正为应急产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专业活动,让参展商和专业观众都能够不虚此行。为此,主办方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通过问答的方式全面阐述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力争使“做应急,就来中国应急展”这一理念得到业界认同,让“中国应急展”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国资委、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应急体系建设,持续规范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省(区)从2008年开始谋划开展应急管理区域合作。在国务院应急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合作各方以促进合作、增进友谊、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目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推进区域应急管理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应急管理》2015,(1):42-44
近年来,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郑州市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预防为主、专业处置、整合资源、分工协作”的原则,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不断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和应急科普宣教,全面推进应急管...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全世界都倍加关注社区的应急准备水平。事实上,美国、英国和欧洲许多国家都已非常重视编制应急预案以打击或应对恐怖主义(Perry和Lindell,2003)。重新认识并将恐怖主义行为作为一个突出的灾害因素,既为应急规划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参与者,也增加了对参与者进行协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应急职业精神“忠诚守护暖民心精准坚韧解民忧善战善成保民安”记者日前在上海采访时发现,无论是在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区,还是在基层防灾减灾社区宣传栏,都有一个圆形标识格外醒目。这就是“上海应急”形象标识(见图)。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从2021年9月启动“上海应急职业精神”研究专项工作。经过三下三上广泛征求意见,同年12月底,该局发布21个字的“上海应急职业精神”和“上海应急”形象标识,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中提出建设应急管理大数据支撑体系,明确数据治理的建设要求。由于应急管理数据涉及业务范围广、数据资源分散、业务精细化要求和事前预防性要求高等特点,以及数据标准的演进,对数据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应急管理数据资源特征,并结合大数据治理的方法技术,阐述应急管理大数据治理的工作方法和实践路径,对应急管理大数据治理工作提出工作方法上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9.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理、工、经、管、文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防灾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专业的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城市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专业”(大学专科)。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深耕应急行业多年,曾服务应急管理部、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管网集团等超过300家政企客户,以硬核科技铸就“专精特新”能力,为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联通智慧。日前,在2023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上,中国联通集中展示了5G+数字化战场、5G下矿井、5G化工平台等十余项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徐明  马洪波  马龙 《中国应急管理》2011,(1):F0004-F0004
为充分发挥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应急管理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内应急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互利共享、推动四省区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整体提升,2011年1月12日,由黑龙江省政府倡议,辽宁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同发起的东北四省区应急管理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与公安部办公厅、民政部救灾司、卫生部应急办、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应急管理创新论坛(2011)”12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总集成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科学问题与‘情景-应对’型总集成升华平台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与集成升华工作:(1)强化基础研究,提升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创新能力;(2)面向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发开放式总集成平台。本文在分析当前非常规突发...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12日至25日,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考察团先后走访和参观了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总部、联邦应急管理署全国培训中心、杜兰大学抗灾领导力学院、新奥尔良市应急指挥中心、新奥尔良红十字分会、新奥尔良下9区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现场、路易斯安那州州政府和应急指挥中心、威特应急管理顾问咨询公司、  相似文献   

15.
规划是指导未来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十四五”时期省级应急规划与国家级应急规划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首次制定的应急专项规划,二者无论从规划名称还是字数体量上均有同有异,并未完全符合学界所言“职责同构”现象,值得从实践和理论上深入研究。在批判和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将26个省级应急管理厅(局)与国家应急管理部的职责规范文件、下属机构以及“十四五”应急规划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能分解为职责、机构、能力等三个部分,其中,机构是职责和能力的载体,能力是职责实现的前提要求,通过应急规划中的事务建设得到增强,从而建立“规划事务与职能间关系”的分析框架。文章从国家级与26个省级应急管理部门职责文件中提取出24个应急工作领域并进行编码,并与规划事务(能力建设)、部门职责和下属机构进行匹配。研究发现,在14个应急工作领域中,省级与国家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下属机构和规划事务可以匹配,出现“职能同构”现象;在消防安全、矿山安全监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三个应急工作领域均无法匹配,出现“职能异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国家级与省级应急管理部门角色定位不同和应对灾种不同,使二者在...  相似文献   

16.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应急产业应运而生。国家自2007年开始陆续出台政策引导应急产业发展,随着2018年应急管理部的成立,一系列产业政策及措施正越来越成为规范和驱动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主体—工具—价值链"三维政策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层面36项政策进行的文本分析显示:我国应急产业政策在主体维度上,呈现"简单"多元化特征;政策工具选择上,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过度,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在创新价值链维度上,研发阶段政策供给过度,试验、产业化阶段政策覆盖不足。基于此,产业政策驱动应急产业发展需要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和政策价值链三个维度同时推进。  相似文献   

17.
2019年2月2日,山东省德州市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近一年来,在德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山东省应急厅的精心指导下,德州市应急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铁腕治安,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在灾害事故和重大险情面前,我们枕戈待旦,以新面貌、新作为迎接着新使命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德国在应急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两,无论是承担综合救援的消防队,还是其他救援机构,基本上都实现了标准化。本文以德圈联邦技术救援署(THW)为例,较为系统地阐述其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以期对我国应急队伍标准化进程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2月1日,广东珠海香洲区应急管理局组织相关镇街和森防分队、区应急救援中心开展森林消防双盲应急演练;2月2日,新疆博州阿拉山口市在十八家巷群租自建房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2月8日,四川德阳旌阳区2023年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在和新镇长寿村举行;2月9日,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山西太原驻防队伍开展冰雪灾害救援拉动演练……  相似文献   

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基础建设及其应急管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正进入公共卫生危机高发期,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研究是当务之急。介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系统建设研究中初步结果,包括突发事件主动监测、医疗物质储备、流行病学专家以及应急管理机制等。主动监测是早期发现和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监测机制,包括医院病例监测、症状监测、药品和其他医用商品销售监测,中小学生缺课监测,动物死亡监测等。目前我国主动监测尚在研究中,储备是应急反应的必要基础,包括应急药品和物质储备、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和公共卫生实验室储备。应急反应系统组织结构和应急管理形式应在科学基础上,在法制保护下系统建立,并与国际接轨。此外,就公共卫生危机准备和处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