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党在长期的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院校教育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理所应当也是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和根本保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理念,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为主导和控制的全球化趋势 ,必然向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渗透和扩散 ,对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构成现实的冲击。充分估计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的消极影响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进一步加强对人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是社会主义在 2 1世纪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核心功能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核心,是时代梦想的总要求。核心价值观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同时也从更高层次引领着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4.
迟树功 《理论视野》2012,(11):27-29
在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克服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和挑战,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发展理论作指导,也就是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2)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探讨了"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作用,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如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搭建实践平台,实现实践育人;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爱军 《理论探索》2004,3(5):28-31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在范畴上相对区别 ,同时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一脉相承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实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本质论 ,努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农”工作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始终是“三农”工作的载体。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特殊的意义。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汪淑娟  贺志勇 《学理论》2012,(21):7-8,29
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体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就在于提出了科学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着眼于事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诸多要素,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突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9.
蒋淮阳 《学理论》2011,(36):48-49
大学生党员是新世纪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党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学习要坚持开放性、思想转化要坚持体验性、行动落实要坚持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党员真学、真信、真行动,真正作到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10.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的永恒主题。目前,对这一问题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已得到高校的普遍关注,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明确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原因,重点探讨具体落实途径。  相似文献   

11.
赵茂林 《理论探索》2006,3(5):32-3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信念在新时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面向时代的一次新总结和新发展。它所包含的内容,源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源自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伟大实践,既体现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它将道德信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时代性融为一体,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发展观与人类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萃萍 《理论探索》2007,1(6):29-32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联系社会建设实践,而且要把发展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人类理性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入认识和探究传统理性主义发展观的困境和出路,从而达到科学发展观与健全理性的统一,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在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健全理性的统一中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3.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握发展的实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实现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统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刚 《理论探索》2007,1(5):15-17
经济社会发展分为两个维度:理性维度和价值维度。全球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都表明,发展的价值维度正在凸显,人们逐步开始重视发展对人的意义。我们党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实践,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其中,经济发展的价值诉求表现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表现为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及其战略思维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业周 《理论探索》2006,20(6):21-2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发展现代转型的标志和契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维方式层面对发展进行总体性反思,从而规范和导引发展。战略思维契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特质和发展要求,成为规划当代中国发展的主导思维范式和解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核心,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背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建设都要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从三重维度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理论探索》2007,42(3):16-18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文字表述言简意赅,而其内涵却蕴含着科学与价值、空间与时间、生态与“人态”等多重维度的统一。其中,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赋予了理性取向;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统一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实践路径;而生态维度与“人态”维度的统一则为当代中国的发展确立了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伟 《理论探索》2005,1(6):17-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社会价值导向、思维方式的创新,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旨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理论探索》2006,3(4):20-22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和创新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当代世界发展观的有效整合与超越,同时它还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20.
提升分配理念促进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和提升收入分配理念,是基于我国现实收入分配依存的一系列背景因素、面临的各种内外条件作出的必然选择。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收入分配领域的基本问题,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构成收入分配领域的核心理念。目前在这一核心理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把公平与效率简单化地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忽略了二者的统一和互动。调整和提升分配理念要摈弃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着眼于二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