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5,(4B):61-66
楼宇对讲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这一时期,国内已开始有单户可视对讲和单元型对产品面世,产品主要有单元对讲、可视单户门铃等,功能单一。市场容量很小。对讲产品仅在广东地区有个别厂家生产.用户集中在广东、上海,可视对讲产品主要有韩国、台湾品牌。1992年。西安交大开元推出单户壁挂式、台式机型,成为国内最早生产可视对讲产品的厂家。1993年,现深圳视得安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创建了深圳白兰电子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国产可视门铃,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这一时期,既是中国第一批楼宇对讲企业蹒跚学步的开始,也是我国楼宇对讲行业的起元。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安防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历史、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企业财力、市场成熟度等方面部远不及其他行业.为了提升安防企业知名度,CPS中安网、国际安防品牌实验室、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于2009年共同主办了“第一届中国安防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评选”,涉及楼宇对讲、监控摄像机、硬盘录像机、防盗报警、监视器、视频服务器、矩阵、光端机、门禁系统、停车场系统、智能家居、周边设备等12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刑警与科技》2008,(15):52-52
作为全球知名企业,博世安防系统在安防监控、防盗报警、楼宇可视对讲、公共广播等行业中独占鳌头,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丰富的产品种类、完善的服务网络逐渐赢得了厂大用户的信赖。2008年7月4日,以博世安防系统主办,广州讯安科技有限公司(博翱电子)协办的“2008博世安防产品研讨会”在佛山禅城举行;  相似文献   

4.
《刑警与科技》2006,(11B):I0007-I0010
楼宇对讲产品来自国外,但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却在中国得到不断的丰富。作为国内最早的楼宇对讲产品生产厂商,在与法国罗格朗合作之后,视得安罗格朗推出的首款产品SD-980RYC36系列以号称“全球最薄”的可视对讲产品而引以为豪。因为产品市场定位较高,因此对模具、注塑工艺、结构工艺有严格要求。它不仅薄而且功能全面,更可谓是一件家庭时尚装饰,令家庭生活情趣横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在不知不觉中,中国安防市场的“集群”优势正在各地形成,比如,深圳形成了以摄像机、楼宇对讲、监视器为主的“集群”优势,北京形成了以光端机为主的“集群”优势,浙江形成了以DVR和矩阵为主的“集群”优势,福建形成了以CCTV镜头和防盗报警产品为主的“集群”优势,江苏形成了以安防线缆为主的“集群”优势,天津形成了以球机、云台为主的“集群”优势,而上海则形成了国际安防企业巨头“扎堆”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13,(Z2):153-153
<正>2012年12月3日,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视得安罗格朗应邀参加了本次盛会。作为行业中的领导者,视得安罗格朗的产品总是受到特别的关注,视得安罗格朗的Bticino、罗格朗(Legrand)和视得安(Shidean)三大品牌楼宇对讲产品齐齐登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凭借简洁大气的布展风格以及独特的产品魅力,视得安罗格朗展位前人潮攒动,成为本届安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视得安罗格朗以"智能、艺术、多彩生活"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楼宇对讲产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哪些?中国的份额有多少?中国楼宇对讲产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如何?市场量有多大?中外楼宇对讲厂商在中国市场正在展开新一轮的角逐,那么,当前的竞争态势如何?中国楼宇对讲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本期《中国楼宇对讲行业大扫描》或许能告诉您一些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0年,对人的一生来说是个不长但也不短的时间,可对于一家百年老店来说,10年仅仅是企业的一个起点。张敏——深圳市视得安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经过10年的风吹雨淘,厮杀打拼,他创办的视得安公司终于在安防行业脱颖而出,成为今天中国楼宇对讲市场的领跑者。视得安的创业没有传奇,几乎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然而却让安防同行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9.
王威 《刑警与科技》2007,(8B):44-144,146-147
一直致力于数字可视对讲系统的研发生产的深圳兴天下公司,在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网络可视对讲系统后,频频获得高端房地产商的青睐。在竞得半岛城邦项目后,兴天下公司通过激烈的竞标,又获得了深圳高端房地产项目,“别墅之王”——圣·莫丽斯数字可视楼宇对讲系统供应商的资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刑警与科技》2013,(22):204-205
<正>视得安罗格朗作为老牌的楼宇对讲企业,拥有深厚的企业底蕴,其产品在外观设计与技术性能上均走在行业最前列。此次送测的7寸彩色全功能分660805,是一款具备高分辨率触控体验,同时具备强大功能特性的楼宇对讲分机产品。  相似文献   

11.
《刑警与科技》2008,(15):40-40
“深圳知名品脾”评价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共有265个制造业和服务业品牌荣获“深圳知名品牌”称号。深圳安防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圳安防企业积极响应深圳建设“品牌之部”的号召,锐意进取,其中,就有艾立克、华北工控、慧锐通、金积嘉、视得安等5家安防企业获得“深圳知名品牌”称号。并且,慧锐通、金积嘉和视得安3家企业获得本届“深圳知名品牌”的直接认定品牌。  相似文献   

12.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6,(4A):98-101
2006年1月26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罗格朗正式对外发布消息:罗格朗在全资收购了中国开关领域排名第一的TCL国际电工和在声像数据(VDI)领域具有优势地位的TCL智能楼宇业务后,又宣布购并中国对讲和可视对讲领先企业视得安科技实业股份公司51%的股份。在此之前,视得安和罗格朗已经在2005年11月的第十届中国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上宣布了两家企业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消息。  相似文献   

13.
《刑警与科技》2014,(12):30-30
【本刊讯】日前,第16届东北国际公共安全防范展在沈阳辽宁工业展览馆圆满落下帷幕。联特微等600余家国内外知名安防企业携视频监控防范系统、防盗报警、楼宇对讲及解决方案等最新科技产品亮相安防展。在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纲要”和“进一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14.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13,(24):188-189
<正>视得安罗格朗一直倡导持续创新发展,完善的产品线覆盖全国市场战略,Bticino、罗格朗(Legrand)和视得安(Shidean)楼宇三大品牌多款贴合市场的对讲新品在刚刚完美落幕的第14届CPSE安博会上,上演了一场科技盛宴。视得安罗格朗公司国内销售总监白淦文先生告诉记者,视得安罗格朗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正>在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推动下,楼宇对讲行业逐步向智能家居靠拢。近几年,楼宇对讲厂商在发展传统楼宇对讲产品的同时,也不忘布局智能家居市场。最明显的就是室内智能终端的出现,其可以被看作是楼宇对讲行业的革命性产品。对讲厂商将其丰富的行业积累,结合他们对用户感受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楼宇对讲产品功能的深入挖掘,最终研发出深度结合楼宇对讲与智能家居特性的智能终端产品。所以,楼宇对讲智能终端除具  相似文献   

16.
雷玉堂 《刑警与科技》2008,(22):100-105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高新技术也不断地被应用到安全防范技术中。由于防盗报警系统是与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以及楼宇对讲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等一起构成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因此作为安防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防盗报警系统,更成为各城市、各单位/部门必不可少的技术防范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正>安防行业发展至今,安防企业越来越趋于规模化、集团化,甚至出现了横跨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考勤、楼宇对讲、出入口控制等安防行业各个领域,纵伸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系统集成的大安防企业。然而,大而全未必就是好事,很多时候,囫囵吞枣不如精耕细作。  相似文献   

18.
楼宇对讲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稍显成熟,市场的需求量虽然还远没达到饱和状态,但受控于国家政策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近几年市场表现并未呈现出几何式的增长。不过,楼宇对讲作为安防第二大子系统,其自身领域的前进脚步却从未减慢过。从2013年深圳安博会楼宇对讲展区不难发现:行业内主流的楼宇对讲企业都会开设一个智能家居体验厅,让与会观众体验到楼宇对讲产品与智能家居交互式融合为他们带来的科技生活享受。这是否预示了楼宇对讲行业的融合式发展将会成为未来行业的发展主流?对此,我们不能妄下定论,本期将为您解读当前楼宇对讲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家居”方案的提出,目前人们都在关注着这个方案的进展,很多地产开发商也已经在地产开发时将一些智能化的家居产品设计在内,如楼宇集中对讲系统、可视门铃、ADSL网络、防盗报警系统等等,可见无论是住户还是地产开发商,都对家庭智能化的需求反应强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刑警与科技》2007,(8B):I0001-I0002
可视对讲子行业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各品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然而赋安这个品牌,不论是其消防产品还是可视对讲产品始终在国内市场深受众多甲方的欢迎。在楼宇对讲方面,赋安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将彩色可视对讲系统研发作为其发展战略,2006年“节能王”晶彩系列的推出充分体现了其战略思想,获得了市场的强烈反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