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呼唤法律观念的转变 ,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权利本位、有形产权优位、人类中心主义、国家主义和一元主义等法律观念 ,应该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权利至上、知识产权优位、生态主义、世界主义和多元主义等法律新观念转变 ,实现这些观念的转变对促进未来社会的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立法观念和经济审判观念的转变陈平安刘芳一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巩因改革开放成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在经济立法观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法治的实现,亟待科学法治观念的正确引导。在推进我国经济法治的过程中,至今仍有许多错误的法治观念正在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经济法治的深入发展。加入WTO之后,为了顺利推进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实现我国经济法治的目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政府公务员、广大市场主体走出下列妨害经济法治的观念误区。  相似文献   

4.
夏凤英 《法学论坛》2004,19(3):64-71
观念交付为标的物占有在观念上的移转。随着交易的频繁 ,观念交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生活中 ,迫切需要立法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已确立了观念交付。由于观念交付公示的欠缺 ,使其适用受到了一些限制。文章对观念交付的含义、适用与限制及其效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伦理化是中国法律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原因很多,本文从经济社会史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中国法律文化伦理化的一个主要根源就在于中国古代经济的自给性、封闭性与经济政策的压抑性。伦理化的法律与这种小农社会的经济形态、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是相适应的。通过与西方宗教伦理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在这种自然经济与经济政策的大背景下是无法诞生权利义务的观念、平等的观念、公平与正义的观念。因此,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必然会走上伦理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哲学视域下,劳动观念的变迁不仅体现出中国现代性发育的特殊轨迹,更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劳动观念进行经济哲学追问,可以为我们研判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人性伦理观念变革趋势提供积极的理论参考坐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劳动观念的嬗变主要体现为三个向度:一是劳动范畴外延扩大、内涵加深;二是市场化劳动关系的建立,使劳动伦理呈现复杂的形态;三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成为劳动观念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精神给若干司法观念赋予了全新的内容。笔者认为,当前要注意转变五个观念:1.平等保护观念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从偏重保护公有制经济,向保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对各种所有制的财产权、知识产权给予公平的法律保障。不能...  相似文献   

8.
《经济参考报》刊文指出 ,封建残余的文化观念对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直接威胁  《经济参考报》1 2月 1 1日刊登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迟福林的文章指出 ,改革需要文化理念的突破。文章说 ,封建残余的文化观念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直接的威胁。我国现阶段改革出现的某些矛盾和问题 ,大都同封建文化残余的影响相关联。当前文化观念的冲突 ,已成为继续推进改革的严重障碍。第一 ,人治文化与法治文化的对立冲突 ;第二 ,官本位文化与民本位文化的对立冲突 ;第三 ,全能政府观念与有限政府观念的对立冲突等等。不彻底清除封建文化残余的影响 ,…  相似文献   

9.
蒋尉  范湘凌 《政法学刊》2007,24(2):51-55
行业协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未真正引起人们重视。行业协会发展现在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法律观念的障碍更易被忽视。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法律观念已严重制约行业协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法律观念,从而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假冒商标之风盛行,遏制假冒商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协调配合。观念的更新是净化经济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环节,只有树立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刑法保护商标权的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刑法保护商标法的后盾作用,最终使我国经济处于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不断深化对综合治理工作的认识,强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党中央把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摆到了全党面前。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真正把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检察机关的重要议程,摆上检察工作的重要位置,关键在于不断深化对综合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人民真正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经济的接轨,必然导致我们在某些意识形态方面与国际潮流的并轨。表现在律师行业,就是能否在执业理念上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与时俱进。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哲学中所称的观念。它是人们头脑中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可以说它是一种理性的观念和原则,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是一般观念的提高和升华。那么“诚信铸就品牌,服务锻造未来”就是对新时期律师业“诚信为本、服务至上”这一基本执业理念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3.
论联合国发展观念的更新与丰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宪章中关于促进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述和规定是联合国发展观念形成的基础 ,联合国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则反映了其发展观念的演变。 2 0世纪 90年代联合国《发展纲领》的制定 ,促使联合国发展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 ,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阐明发展文化的概念 ,强调发展问题的综合性这三个方面。联合国发展观念的完善为其在新世纪的发展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一、公证工作面对新形势要有新认识。首先在工作指导思想上,要进一步强化公证工作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意识,确定公证业务开展的重点和方向。在当前以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是各级党政部门的中心工作。公证处应注意当地经济发展动态,捕捉经济信息,积极主动介入中心工作,做好相应的公证服务。其次,公证人员要树立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思想观念,要用竞争观念、价值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开放观…  相似文献   

15.
贫富分化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其根本成因在于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及以此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应的社会法制度的缺失。矫正贫富分化的主要途径在于以整体主义观念为基础构建和完善社会法制度,这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各国社会立法的普遍做法,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法律观念相契合。但整体主义只是社会法的观念基础,而不是整个法学的观念基础。整体主义也并不意味着对个体主义的否定,二者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6.
陈尤文 《行政与法》2002,2(6):23-25
本文从加强与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出发,梳理出现阶段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的七种不合时 宜的落后观念,提出领导干部带头转变过时落后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对加强与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传统领导观念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经济结构已经逐渐消除,环境的变化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能够从原来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思想观念的变革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社会管理观念转变滞后是当前我国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实践中存在许多误区的重要根源之一.不管是经济附属取向、僵化稳定倾向的社会管理地位,还是重政府包揽、轻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主体结构,抑或是重“运动式”应对、轻规范化建设的社会管理制度以及强管控、弱服务的社会管理方式,甚至是重招录选拔、轻教育管理的人事管理方式等误区,主要都是源于“经济决定论”、“稳定中心论”、全能政府观、人治意识、管理本位和传统人事管理等观念转变滞后的影响.因此,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必须摒弃落后的社会管理观念,确立进步的社会管理观念,即树立服务优先意识、公共治理意识、依法管理意识、制度正义意识、源头治理意识、基层本位意识、科学用人意识以及和谐稳定意识,并以这些进步观念为导向.  相似文献   

18.
域外强奸犯罪的立法变革源于其人权的张扬、女性运动的发展和对同性恋的宽容等社会现实引起的性文化观念的革新。在祖国大陆地区由于传统文化观念依然占据主流地位,女性的主体意识,特别是性主体意识和相应的文化观念尚未普遍形成,女性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制约着男女平等观念的确立;因此,在现有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不宜立即变革强奸罪立法,而应当积极采取以司法个案判决的形式推进体现正义和平等的性文化观念,最终实现强奸罪的立法变革,这应当是目前我国大陆地区比较稳妥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一、有中国特色的“控辩式”审判方式 1.开始重视个体权益,但仍以社会利益为重心。受历史传统影响,我们对个体权益重视保护不够,其直接受损害者是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被害人和被告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独立、自主的经济人格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强化了人们的民主观念、自由观念、权利观念,强化个体意识,重视个体权益,肯定将促  相似文献   

20.
非公有经济的刑法平等保护——以贪污罪立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蓉 《现代法学》2006,28(4):142-148
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呼唤刑法对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平等保护。然而《刑法》中贪污罪的规定表明,非公有经济的保护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应淡化将“贪污”当作国家工作人员“专利”的观念,改革贪污罪立法,扩大贪污罪的主体和对象范围,实现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刑法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