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困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简略说法。如何理解脱困?一些人把国有企业脱困理解为扭亏为盈。不少国有企业亏损,这是事实,也是它所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据统计,截止1998年10月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49%,其中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为55%,小型企业的亏损面为47%。在国有企业总计800亿元的亏损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占600多亿元,即3/4强,我省国有企业的亏损情况还要更严重些。从亏损的状况看,国有企业的确相当困难,从…  相似文献   

2.
答询     
辽宁省财政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实现改革、脱困新政策 今年是我省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攻坚年,作为企业职工,我们很想了解辽宁省政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出台的政策与措施,请党刊介绍一下。 沈阳 史峰等 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是今明两年辽宁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辽宁省政府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在这里,介绍一下辽宁省财政厅印发的《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财政财务工作指导意见》中有关财政政策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1997年底,党中央提出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到今天,国企已为之拼搏了整整三载。脱困任务究竟完成得怎样,这是决策层、理论界、企业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信息表明:截至2000年6月,三年前处于亏损状态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中,已有3626户实现脱困;2473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已有2016家按《公司法》改为公司制,也就是说,至2000年底,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已基本实现。高层领导深入基层抓脱困曾长期在国有大型企业和工业主管部门担任领导工作的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往返跋涉…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1,(19):30-30
都匀汽运公司成立于1957年,是以经营客货运输为主的国有中型运输企业,到1997年底,公司亏损1460万元,负债2400多万元,帐上可用资金仅4300元,企业濒临破产,成为特困企业。1998年,新任领导班子把促进企业脱困振兴作为根本任务,公司党委调整企业经营结构,提出了“发展客运、强化安全、清收欠费、开发三产、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工作思路,大胆砍掉亏损严重的货运业务,集中人、财、物资源专心做好客运业务。  相似文献   

5.
总结行业扭亏经验 实现纺织强国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工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传统支柱产业。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有纺织工业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困难不断加剧。自1993年起,国有纺织工业连续6年亏损,其中1996年净亏损106亿元,亏损额居全国国有工业之首,国有大中型纺织亏损企业达1031户,涉及职工人数  相似文献   

6.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概括地说,要做到:国有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亏损面降到正常水平,富余职工得到分流安置,基本淘汰长期性亏损企业;能够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机制基本得到转变。具体来说,在企业脱困方面,按照中央1997年提出三年目标时的情况,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6874户,其中亏损企业6599户,亏损面为39.1%。经过三年的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7.
“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定,不能不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投以热切的关注。特别是朱镕基总理“全国看辽宁”的点将令,更让辽宁人提升起以赢为上的元气。 国有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控制性力量,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则是国有经济的旗舰。这只旗舰的沉浮与进退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事关政治大局。不消说辽宁作为工业大省曾以万千气象为共和国工业奠定丰碑,更不消说,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难脱胎为拉动市场经济硬弓的骄子。至1997年底,雄风不再的辽宁在全国的经济位次严重下移,国有大中型企业频频告亏。 有三年的目标界定,辽宁拉开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序幕:到2000年底,全省43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实现利润11.9亿元以上,亏损面在30%以下;列入国家脱困考核口径的500户亏损企业要有70%左右实现脱困;百户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年的期限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消息告知,上述目标如期实现。这一仗,辽宁赢了!这是举全省之力的合力攻坚效应。一个棋子“啪”地摔下去,它是实现中国国企改革与脱困目标全局中的一个精彩亮点。峰回路转的实践证明,国企完全可以搞好,国企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国特大型煤炭工业企业、全省60户国有重点企业之一的阜新矿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和再就业”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从煤炭企业实现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大局出发,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再就业工作,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评为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刊中报     
中国经济总量将居世界第四刊中报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可以实现国家经贸委负责人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下半年国家将对部分企业银行贷款实行债转股,以此作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国企改革与脱困的重大举措。据介绍,这项重大举措将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企扭亏脱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亏损额的降幅离脱困目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各地、各行业扭亏脱困进展不平衡,尚未脱困的企业扭亏难度很大;三是部分扭亏企业的基础比较脆弱,一些脱困企业的盈利水平不高,内部管理不够扎实,市场应变能力不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相当弱小。四是企业长期存在的机制、体制、结构性矛盾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巩固前段的扭亏成果,运用已有的脱困经…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形势1997年7月,朱基总理在辽宁考察时首次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增盈,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战略目标。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围绕中央提出的三年改革目标,进一步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兼并破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1998年,国家安排核销银行…  相似文献   

12.
为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内脱困的目标,1999年7月国务院决定,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企业相应增资减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到2003年底,桂林市完成债转股的工业企业有桂林长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漓佳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漓江信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提出“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到1996年底,全省共有926户,占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总数的6%;拥有资产4136亿元,占全国9.38%;现有职工247万人,占全国8.1%。因此,辽宁三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意义重大。年初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井通过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实施方案。今年是方案实施第一年,能否顺利实现改革与脱困目标,关键在于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头,务求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基地,纺织工业是传统的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纺织业的五分之一,出口创汇占三分之一,主要产品结构在省内处于最高水平。但是近年来,纺织整体行业出现困难。为重新确立青岛组织工业在全市工业乃至全国纺织工业中的地位,有必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青岛纺织工业发展的结构重新作出分析论证。一、青岛纺织工业发后的战略目标(-)三大压缩。①压缩落后棉纺能力。全市在1991年79.89万棉纺纱锭的基础上,到“九五”末压掉17.5万锭,保持在62.3万锭,到ZO10年再压掉7万纱锭。纺织总公司所属企业“九五”…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国有企业实现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决战之年。1999年,全省16家国有大中型机械工业企业扭亏工作显现成效,比上年减亏636万元。今年上半年,16家企业除1户企业保持微利外,其它企业亏损又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们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紧要关头,作为整个国民经济骨干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农业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现时期的两件大事,决定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改革的重点,这对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绝非一日之功、朝夕之事,必须找准症结,采取有效措施。我做为长期战斗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个老兵,结合抚顺石化公司的具体实际,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把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这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数量虽少,但在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总额等方面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只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能够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起到行业排头兵作用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就可以把握住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其次,通过推动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带动起一批处…  相似文献   

18.
198年1月的一天,一封举报信摆到西安市纺织工业总公司领导同志案头。举报人以确凿事实揭发,花所欣私自卖掉友谊针织服装厂一处房屋,侵吞集体巨额资金。数额之巨大,手法之恶劣,性质之严重,在西安纺织系统尚属首例。举报信引起西安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决定立案查处。由纪委和监察室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工作。经过紧锣密鼓的调查取证,花所欣的经济问题真相大白。花所欣生于1929年2月,1953年参加工作,1955年入党,曾任某国有纺织企业人事干部、团委专干、待业办负责人。1980…  相似文献   

19.
“十五”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辽宁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成果基础上,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作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实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脱困,既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迫切的经济问题,也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的政治问题。虽然国家十分重视和支持国企脱困,但是扭亏解困的责任主体是企业自身,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