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中国改革开放“拓荒牛”之称的深圳市,近期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再度显示出极强的拓荒意识,他们打破原有政府权力过分集中的局面,对政府权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将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划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三部分,在相对分离的基础上,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从而为深化我国政府体制改革提供了新注,而且引发出一系列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值得深思的话题。谈到分权和以权力来制约权力,就不能不涉及…  相似文献   

2.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推进反腐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根乔 《唯实》2014,(8):52-5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对于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着力规范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推进反腐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制约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干部管理监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正在构建的权力制约体系中,任期制作为以时间制约权力这一思路的基本制度形式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任期制制约权力的机制需要挖掘和研究,其作用也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发挥。  相似文献   

4.
苗佳瑛 《新视野》2004,33(4):37-39
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应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党的领导权力和人大的监督权力是最高层次的权力平衡制约关系,决定着其他各级各类权力关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干部的权力行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国今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此,作者从权力运行的一般规律入手,提出党内权力制约制度完善与创新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权力配置不合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合理的权力结构所要遵循的原则和实践路径,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垂直管理体制,强化源自中央政府的纵向权力对地方公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一度被认为是确保中央政府政令统一、执行通畅,有效防范和打击利益敏感系统腐败的改革趋势。但近年来垂直管理系统内部贪腐案件频发,引起了是否以垂直管理作为体制改革方向的广泛争论,垂直系统反腐败规律以及权力制约监督也成为廉政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共权力是社会对国家机构的权力委托,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权力的滥用与失控。确立对公共权力的正确认识,构建对公共权力的长效制约机制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倡廉建设需要破解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10.
包心鉴 《新视野》2013,(1):16-21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要求必须积极稳妥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体制改革,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关键性组成部分;同时,反腐倡廉又不是孤立的,必然涉及现行政治体制的许多方面,内在地要求并启动相关领域的政治体制改革.当前围绕反腐倡廉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是从“高度集权”到“党内民主”;改革的关键生长点是从“权力委任”到“权力民授”.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01,(7)
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加强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是事关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党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快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干部监督和管理制度,形成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监督作为一种制约权力的有效手段,是政治体制诸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形成有效制约机制,对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改革的长远目标,具有现实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为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指明了方向。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管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3.
赵心昭 《求贤》2007,(7):22-23
近年来,无论从高层到基层,从党内到党外,理论上大家都承认中国的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也深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难在何处。依照中国目前的国情,政治上搞西方式的那种多党制民主既不可以,也无可能;但由于在经济方面已经向市场转轨,权力与资本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寻租的机会,如果不对权力施加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腐败也就会不可避免地与经济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学地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他还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及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寻有效的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之道——丹麦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丹麦进行了一系列的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地方政府的数量减少而治理规模增大,城乡由分治走向一体化管理,县级政府权力受到严重削弱,地方自治市成为地方公共服务的主体。丹麦的改革是政府结构、公共权力与政府职能的全新重构,是政府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其改革的成功对于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制约监督权力的机构部门不少且体系完整,但没有形成独立的权力制约关系,难以收到有效的制约监督效果。我国权力制约监督机构部门的缺陷归根到底是体制性问题,现有这套制约监督体制基本来自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沿袭了苏联模式内在的权力关系,这种模式和权力关系违背了列宁的思想。有效制约权力必须告别苏联模式,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走政治、行政和司法监督相对独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政府权力与制度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权力的人民主权性质,决定了政府权力必须受到制约。依循政治理想主义和政治现实主义的不同思路,政治制约具有“对人的要求”和“对制度的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而后者才是有效地制约权力和治理腐败的根本。这对于当今我国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权力主体的二元性、自身扩张性、人的趋利避害本性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我国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不到位、社会管理错位和公共服务缺位并存的现实困境。要摆脱权力运行的现实困境,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就需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权力健康运行提供经济土壤;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横向和纵向加强权力制约,为权力有效运行提供制度保证;培育良性的社会价值体系是加强权力制约的有效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19.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当前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政治体制改革要立足于解决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政治体制改革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应当确立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机制;政治体制改革要跨越欧洲共产主义陷阱,就应当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要跨越卢梭陷阱,就应当切实防止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政治体制改革要跨越潘恩陷阱,就应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20.
怎样理解民主和“当家作主”?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会发生严重破坏民主和法制的事件?政治体制改革是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重头戏”该怎样演好?文章通过对这些命题进行讨论,辩明了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表现为由人民选出自己的代表,由这些代表在人民的监督下行使国家权力,负责对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管理。而当前要实现人民真正有效地“监督政府”,就必须遵循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和目标,坚定不移地、积极平稳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同时,依据宪法并通过法定程序具体界定人民代表的权力,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使其真正代表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