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堵力 《党员文摘》2007,(2):26-26
潜规则是相对于“明”或“显”规则而言的.它游离于正式制度之外,是一些人私下遵守、心知肚明的官场陋规,是换届工作中的巨大隐患。其危害有三:一是软化约束。原黑龙江省绥化市委书记马德表面上高喊要坚持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会投票表决制,可暗地里,凡向他进贡的干部都被安排当上了书记、局长等。在马德一类人那里。“任人唯贤”敌不过“任人唯钱”这一潜规则,致使党的干部政策成了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2.
谭德成 《当代党员》2010,(12):58-58
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变“强力推”为“自觉做”的机制。“一讲二评三公示”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结合点和切入口。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9):67-67
湖北省随州市把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撑起了“保护伞”。政府制度性救助。重点帮扶解民难。通过规范申报、审核、公示流程.完善低保救助、廉租房租赁补贴等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是在公示态度上端正。有些公示因受执行者主观情绪波动和公示对象数量多少、职务高低、主观印象等方面影响,对公示持一种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态度。少数地方和个人认为任免有影响的重要干部才需要公示,而普通干部没有必要公示,对履历复杂、群众有质疑有反映的对象需要公示,而一贯表现好、实绩佳、领导看好的干部不需要公示,造成公示既不稳定也不规范。公示是一项严格的组织人事制度,是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的一条重要途径,故亟需把公示上升到体现组织人事部门工作权威性、公正性、科学性的高度来认识,当作体现工作成败,树…  相似文献   

5.
红梅  子春  少志 《党课》2008,(10):125-125
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为了深化组织人事制度改事,相继出台了选拔后备干部公示、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公示等一系列公示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部门把公示当“告示”,只公布出来让群众知道一下,并不把群众意见当回事,一些基层干部群众也把公示当“告示”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2,(11):32-33
公示冲击波 按照惯例,组织部门要对拟提拔官员进行公示,如果公示期间没有人反映被公示人员的问题,这些官员一般都会如愿以偿获得任命。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在网上被公示的官员能否顺利地通过公示关口却显得命运多舛。 2012年4月5日。山西省长治市委组织部对王瑞等35人的任职情况进行了公示。短时间内,公示名单中“2人14岁参加工作,1人16岁参加工作,5人17岁参加工作”的情况就引起了网友的强烈质疑,要求长治官方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组织部日前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意见》。   意见对公示对象、公示范围、公示内容、公示方式、公示时间和公示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凡提拔担任地厅级以下(含地厅级)委任制党政领导职务的拟任人选,除特殊岗位外,都应列为公示对象。选任制干部的推荐提名人选、非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领导职务的人选、平级转任重要职务的人选,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列为公示对象。公示内容一般包括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学位、政治面貌、现任职务等自然情况和工作简历。对拟任职务是否公示,各地、各…  相似文献   

8.
2001年,天津市大港区委按照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的要求,严把入口关,制定了发展党员工作公示制度。制度对公示范围、公示对象、公示时间和公示程序作了规定:一、明确公示对象。经过党组织培养2年以上,并经过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申请人;经支部委员会讨论确定的本年度发展对象;经支部提名和上级党组织预审通过拟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的拟发展对象;经支部提名和上级党组织预审通过拟转为正式党员的预备党员,都是必须公示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的功能在于为人们传递信息、熟悉环境、了解城市、解读文化提供了窗口。然而很多不正确、不规范的公示语译文严重地影响了公示语功能的发挥。本文介绍了功能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和公示语翻译的准则,并在分析了英文公示语翻译的不规范现象后,提出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以译入语为中心,以译入语的读者接受为目标,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干部选拔任前公示”、“党员发展公示”、“干部考察前公示”是随着法制健全和各项制度的深入改革,“公平、公开、公正”成为人民群众行使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方式。而“公示”之后暴露反映出来的问题,究竟如何处理则是党和人民政府应该解决的实质问题,也是老百姓盼望了解的内容。而目前的“公示”不少地方做得不如人意,有些部门在公示过程中,把公示当做一种摆设,对百姓迫切需要了解的公示,仅仅理解为公开、告示,告诉群众干什么,忽略收集情况、处理问题,对群众反映的意见,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泰然处之…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2001,(3)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中共中央组织部最近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意见》。   《意见》对公示对象、公示范围、公示内容、公示方式、公示时间和公示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凡提拔担任地厅级以下 (含地厅级 )委任制党政领导职务的人选,除特殊岗位外,都应列为公示对象。   《意见》对如何做好群众反映意见的调查处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公示期间,组织 (人事 )部门应设立专门电话和信箱,指定专人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要登记建档。对群众…  相似文献   

12.
碑林区委经过历时半年的考察,筛选出28名预提区级中层正副职领导干部,并于3月28日至4月3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的内容主要是公示对象的情况、现任职务或使用意见。 公示期间,任何个人、单位和组织均可就公示对象在思想、政治品德、领导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向区委组织部署名反映和举报,公示对象所在单位收到的反映和举报,应及时负责地转报区委组织部。 有2名公示对象被反映的问题经查与事实不符,有1名同志因一时难以查清,暂缓提请常委会讨论,所公示的28名干部中,共有2…  相似文献   

13.
问:我是一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最近我们单位发展党员要实行公示,我很想了解公示的范围、方式和公示的内容是什么?如果发现公示对象有问题,该怎么办?(黑龙江省鸡西市一读者)答:在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之前,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进行公示,是近几年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的新办法。通过实行这一办法,赋予广大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发展党员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责任,可以有效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公示的范围,一般以公示对象所在单位或部门为主。必要…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不少地方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使干部的选拔任用接受群众裁判,坚持群众公认,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强了透明度,密切了干群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公示”中也出现了一些“公式”化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是“公示”内容过分简单。目前,“公示”内容大多“履历化”,即只公布“公示”对象的姓名、年龄、籍贯、学历、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等,对其经历、政绩、工作能力作风、优缺点没有介绍或表述不够,公众对“公示”对象不认识、不了解,评价也就无从下手。因此,应对“公示”对象作…  相似文献   

15.
“网上公示”在高等学校具有可行性。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或校园局域网,具备了实行校务“网上公示”的物质基础,高等学校员工知识层次高,教师、学生、机关工作人员和部分后勤工作人员都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是实行校务“网上公示”的软件条件。这样的基础和条件,使得校务公开采用“网上公示”的新模式具备了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16):31-31
8月1日起,江苏淮安将实施拟任干部财产公示制度。根据准安市近日颁布的“同步公示拟提拔干部财产暂行办法”规定,公示对象是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拟提拔的乡(科)级以上干部。  相似文献   

17.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公示工作确立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这一时段,其目的在于扩大干部监督中的民主,充分尊重民意,把干部的选拔、任用情况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十分明显,公示属于民主监督程序,接受群众监督是公示制度的宗旨所在,因此,要有一套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利于党内外群众监督的实施办法。参考各地以往的经验,笔者认为,公示制度可以考虑从几个方面加以健全、完善。一、颁布公示公告。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党委(党组)的决定,制作公示公告,说明任职人员的身份,拟任职务,考察意见…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做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青岛市委把实行任前公示,作为干部工作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途径,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市管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的试行意见》。规定:对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拟提拔担任市委管理领导职务的人选,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示,将人选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政治面貌、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情况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限为7天。公示期间,对公示对象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影响任用的问题,单位和个人均可当面或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向受理单位反映。市委组织部安排专人接待来访,受理来信…  相似文献   

19.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度,正在逐步为各地采用。这一制度一经施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赢得广泛肯定和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充分肯定这一干部制度改革重大举措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的干部任前公示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进一步完善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公示内容过于简单。分析研究众多地方对拟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公示内容,不难发现,几乎无一例外的只有拟提拔任用对象的自然情况,所反映的不过是何姓何名、何方人民、何…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与动态     
《党风党纪月刊》2000,(9):16-17
仪陇县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收费公示的范围和对象包括具有行政性收费的国家机关,具有公益性、公用性收费的事业单位,具有自然垄断、经营垄断性和社会服务性收费的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物价部门根据收费单位初审后报送的公示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法的收费项目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