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委要为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提供保障□张正谦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总体布局近几年,我们在教育各级干部增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对人大工作的认识还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  相似文献   

2.
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合理流动 ,建立起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对于增强人大机关的内部活力 ,激发机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从目前看 ,人大机关干部“交流难”仍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普遍存在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 ,改进人大机关干部“交流难”的问题 ,重在落实“三个到位” :一是党委认识要到位。加强人大机关干部交流工作 ,有利于干部的成长和锻炼 ,有利于活跃和深化人大工作。各级党委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 ,深化对人大机关干部交流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从思想上、行动上…  相似文献   

3.
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我们在历届人大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人大工作的开展。首先,提高思想认识,摆上议事日程。针对人大机关干部是"死水一潭"这种既消极又现实的反映和"人大机关干部无所作为"的困惑认识,天津市河东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从思想教育入手,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人大处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第一线等重要讲话,增强了做  相似文献   

4.
人大机关的特殊环境,对于培养造就干部具有任何机关不具备的特点。现在,在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人大是二线","是养老机关"。这是社会上对人大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还没有到位,同时也不可否认当前干部双向交流机制上还存在问题。这种状况,不仅使人大难以确立其国家机关的权威地位,更为严重的是荒废了人大机关这块培养造就干部的重要基地。事实证明,人大机关在培养造就干部方面,同其他机关相比,有许多优越条件。人大工作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最重要、最经常、最广泛的一项职权。但也必须看到,地方人大在开展监督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认识上、机制上和工作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大意识与权力机关地位作用认识上的反差。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存...  相似文献   

6.
最近,市人大常委会集中举办了机关干部培训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他指出,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对提高常委会履职水平、圆满完成本届人大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人大工作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党和人民群众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人大机关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学习人大工作的基本业务,进一步提高执行力,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本届人大将要任期届满之际,刘云耕主任的讲话不仅是对五年来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总结,也是对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班子建设  相似文献   

7.
换届选举工作应注意五个问题1.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目前干群关系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几种思想:一是厌烦情绪。由于县、乡两级选举的不同步,10年需搞8次直接选举,再加上乡镇党委的换届,确实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此,基层干部群众可能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二是冷漠态度。当前各级干部经济工作压力很大,任务繁重;群众忙于发家致富,对换届选举比较漠然。三是麻痹思想。县、乡两级党委、人大有许多同志刚刚参加过去年乡镇人大换届选举,认为自己是轻车熟路,容易产生麻痹松懈思想,从而导致在工作中出现疏漏甚至违法事件。四是与己无关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日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较好的体现。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模糊认识,特别是在乡镇,有些人,甚至是一些党政领导对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都不太明白,把人大机关视为“二层机构”,把人大干部视为“二线干部”,把人大机关作为离退休干部的“中转站”,人大监督是多余的等等,再加之从事此工作的干部在社会不正确认识的影响下,自己也错误地认为自己是退居“二线”了,是闲牌上的官,是牛脖子上的“踏拉皮”算不了数的,在思想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求有…  相似文献   

9.
庆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继兰撰文说,各级人大干部只有强化四种意识,才能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需要。(1)强化法冶意识。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都很强,这就要求人大干部必须熟练掌握做好人大工作必备的宪法和法律知识,才能为各级人大  相似文献   

10.
最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贤永在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上.传达中共贵州省委十届一次会议精神及部署整顿机关作风时指出,要提倡学习化,使机关成为学习型机关,更好地履行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进一步开创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新局面。听后深有所感。  相似文献   

11.
《新疆人大》2014,(1):26-26
哈密地区:2013年11月29日,哈密地区人大工委机关开展“人大干部上讲台系列活动”首堂讲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地区人大工委机关改变以往领学、集中培训等学习形式,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安排人大机关每位干部进行自学,并进行备课,制作课件,利用机关大讲堂活动载体,让每位干部走上讲台,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为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向前发展,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必须显出"钢性"——如何进一步强化监督工作,这是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思想上的障碍难以消除。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某些同志在思想上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严重地制约着人大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的认为,从"一线"退居"二线",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无所作为无所求,轻轻松松度晚年;有的认为,人大有权而"不实",有权难用,有劲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大,如何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把人民当家作主这根主线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新乡县古固寨镇人大主席团从自身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上为政府分忧,多提兴镇好思路;下为群众解愁,多找富民好门路。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能够担负起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已成为党和人民及人大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因此说,优化与整合人大权力运作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一走进竹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一楼门厅,那窗明几净、整洁有序的信访接待室就映入了你的眼帘,只见一位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同志,在办公桌上一会儿登记《群众来信转办单》,一会儿又整理上访人员谈话记录,他——就是优秀信访接待员、被当地群众尊称为"李人大"的李名金李名金原是洛河乡人大主席,1993年调入县人大机关后,不久就开始做信访接待员工作。他从几十年的农村基层工作中体会到:信访工作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广大群众解难。他常说: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虽然岗位平凡,但责任重大。做好信访工作,是我的光荣职责。他是  相似文献   

16.
正乡镇、街道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和人大工作组织,是我国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是党和国家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在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履行宪法、法律赋予县乡人大的职责,加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工作,许多地方探索设立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和街道人大工委,协助开展人大日常监督和代表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要求和新修  相似文献   

17.
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增强人大工作活力,增强各级干部的法律意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江西省高安市委有意识地把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输送到人大岗位锻炼,然后再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有效地增强了干部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人大意识,为提高新时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一、选调优秀的党政干部到人大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有人认为,人大是干部工作的最后一站,是个安置机构。一些在人  相似文献   

18.
段绍雄 《云南人大》2009,(12):30-31
乡镇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最基层组织,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来,乡镇人大工作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笔者从事人大工作多年,尤其是现在又走到乡镇人大领导岗位上,对乡镇人大在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9.
德甚 《人大建设》2002,(12):33-33
“人大是二线”,这不仅是部分人对人大工作性质、职能不了解的认识误区,就连在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的少数同志也有这种错误的认识。其原因细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如何使人大工作更好地适应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如何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如何有效行使权力,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找准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通过各项具体有效的工作体现人大工作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