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近二十年,但是,农村面临的问题比发现的严峻得多。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说,全球190多个国家已有170多个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包括人均GDP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尼泊尔等国。中国的教育经费之低已成为国内外议论的焦点。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为6%;亚洲为5%;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为4%。1994年始,中国的教育经费降到只占GDP的2%(联合国的统计数字),在世界151个国家中,名列149位。中国的人均教育经费之少,甚至不如非洲穷国乌干达。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8499亿,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11个,而我国的农村老年人口就有1亿多,农村养老问题,是件大事。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从14.4%下降到12.5%,农村空巢老年人的比例从37.9%上升到45.6%。  相似文献   

3.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0,(10):54-55
“9+3”,是在国家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2009年9月,四川省全面启动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甘孜、阿坝、凉山三州1万多名藏族.彝族等各族学生,奔赴省内18个市的85所中职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4.
到2000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有2/3将集中在亚洲。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总裁佐藤光夫在研讨会上所作的报告,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21个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亚洲将占13个,其中包括中国北京、上海,泰国曼谷,印度孟买、加尔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教育版图中,最大的板块莫过于义务教育,而义务教育的重心是农村教育。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目前,农村在校中小学生达1.5亿人,农村教师占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的82.3%。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年报》4月1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文中引用教育学者杨东平的话说:“义务教育是为全体儿童提供一种养成国民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由国家立法予以保证,主要由政府举办,强迫性、免费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已经走过了近26个年头。在这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特别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之后,各级政府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供求关系继续改善。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仍旧在持续发酵:择校问题愈演愈烈、学生负担只增不减、城市"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新的弱势群体。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严重影响教育  相似文献   

8.
全国政协委员林兴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增强,我国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条件基本成熟,“现在可以从农村特别从西部农村逐步开始实施”。我国的义务教育已实行多年,但由于国家财力所限,一直以来只是免学费,其他如杂费、书费等依然由学生家庭负担,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上学。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成本分担情况如何?现在的数据是,高中教育经费,政府占40%,学生收费占60%;大学教育经费,政府投入占40%,学生收费占40%,学校社会服务收入占20%。有分析表明,我国老百姓教育开支占收入的比例,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中最高国家的3倍多。以2004年我国农村城镇居民纯收入9422元、农村纯收入2936元、国家贫困线882元计算,供养一个普通大学生一年至少需要8000元(5000元学费,每月300元生活费以10个月计算)以上的费用,四年将近4万元,这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年多的纯收入,需要农民14年的纯收入,对于相对贫困线下的农民则需要45年的积累。供1个大学生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国家,也是长期靠粗放型经济发展的国家。世界著名品牌在中国加工产品,严重消耗了中国的资源,破坏了环境,自身则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中国品牌》杂志披露:全世界商品总量的30%是由中国制造的。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提供的数字显示:中国的GDP占世界的4%,却耗用了世界消费总量30%的钢铁、31%的煤炭和40%的水泥。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中国经济还能够走多远?因此,品牌战略只有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的经济才能够有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在去年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疾病患者免费治疗力度。” ——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出的民生“免费清单”。  相似文献   

12.
陈久长 《小康》2010,(3):84-87
在全世界15万名家庭医生中古巴就占了1/5,英国《泰晤士报》的文章说:"在卡斯特罗的治理下,古巴这个贫穷的加勒比海岛国建立的卫生和教育体系连富裕得多的国家都会羡慕。"  相似文献   

13.
(上接2011年第7期封三)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  相似文献   

14.
陶清德 《人大研究》2006,(12):20-22
在义务教育法的理论探讨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将免费教育和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义务”和强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之“义务”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义务混淆的看法。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执行义务教育法以及对地方制定相关法规是有害的。为此,本文拟对这些模糊观点予以辨析。1.初等教育不等同于免费教育。按照国内外实际立法的规定和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义务教育”之“义务”的本质特征实指免费教育,形式上看主要指初等教育。尽管这样,初等教育和免费教育仍不能划等号,初等教育包含了对受教育者年龄因素的考虑。首…  相似文献   

15.
<正>"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的教育,是我们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体现。我这次带来了关于进一步为残疾儿童创造平等就学环境、促进教育公平的建议。"潘永兴代表直奔主题。潘永兴代表介绍,据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年度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远低于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儿童的比例。2013年,全国6至14岁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仅为70%多,这就意味着有近三成残疾儿童未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残  相似文献   

16.
教育,国家之大计。与往年一样,今年"两会"期间,关于教育资源公平的讨论持续升温。由于在过去几年里,全国基本上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这对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因此,代表们的建议基本上聚焦在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包括教育资源城乡之间不公平、区域之间不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义务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文明的重要标志。 义务教育包涵两层意思:父母有让子女接受教育的义务,作为公民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它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公民同时担负着以此为基点,建设国家的社会责任。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法已二十年,但义务教育现实状况依然非常严峻,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日益弱化的尴尬局面。面对如此局面和国家财力日益增长的现实,国家已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使免费义务教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教育的不平等、教育资源的缺乏和配置不当、相对滞后的农村教育……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还需不断探索。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以对《重庆市义务教育实施条例》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为契机,广泛寻求破解实施义务教育公平难题的好方法。因为,各级政府已逐步意识到,教育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政府是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文件国发[201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教育福利,是指包含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校外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中由国家提供的低费或者免费教育及相关制度安排。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教育福利与教育制度高度重合,形成了以免费教育体系、人民助学金制度、兴办幼儿园和少年宫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架构。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市场化改革以来,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杂费减免政策、奖学金助学贷款政策、免费师范生政策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教育福利制度初步形成,从总体上提高了教育福利对促进教育公平性的认识,加强了教育福利的制度化建设,扭转了“教育产业化”等不良影响。我国青少年教育福利发展的合理定位是确立国家在教育福利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政府在教育福利中的财政责任,拓展教育福利的制度内容,提高教育福利的普惠性质,厘清教育福利与教育制度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程中,教育福利已成为撬动教育体制的切入点,是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解读新《义务教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平  张传萍 《政策》2006,(8):41-43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国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从此将翻开崭新的一页。现就新《义务教育法》所提出的新要求作一阐释。依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新体系新《义务教育法》首次确立免费原则。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我国政府已经决定,自2006年春季起,免除西部省份49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到2007年,中、东部地区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