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今年1月1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将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作为贵州的定位之一,此定位对贵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旅游资源是创新区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坚实基础。将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对于创新区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国发】2号文件给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战略定位。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需要创新发展方式,需要一整套创新发展的理念、思路、平台、体制机制、战略规划等方面的支撑。深入全面地理解创新发展的内涵,是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哲学层面上理解创新发展的内涵,可以有几重不同的维度:即主观和客观维度、理论和实践维度、自由和科学维度、时间和空间维度、历史和现实维度。这几重维度构成了全面、辩证和深入理解创新发展内涵的重要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2012)2号文件明确了把贵州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定位,铜仁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迫切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合实际的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将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进贵州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要深挖贵州的人文和时代精神,将其深度融合到文化旅游发展体系中,又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既要突出贵州的旅游文化特色,又要探寻促进其融合的多种路径并厚植贵州的文化旅游土壤,为新时代贵州推进文化名省、旅游强省建设,共筑"多彩贵州"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提高硬实力相对容易,但是,提高“软实力”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许多复杂问题。文化资源丰富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发达,面对这一课题,向来以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而自豪的贵州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在论述贵州文化资源概况、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提升贵州省文化软实力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旅游产业是在新时代下对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一种创新发展,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黔东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挖掘文化旅游的“宝藏”,形成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成为当前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文化消费是促进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属于公共文化供给,其目的是满足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我国文化消费潜力和消费空间十分巨大,加强和改善公共文化供给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全面改善公众的文化消费结构以及提升公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化消费是促进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属于公共文化供给,其目的是满足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我国文化消费潜力和消费空间十分巨大,加强和改善公共文化供给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全面改善公众的文化消费结构以及提升公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旅游经济作为一种新兴而强劲的力量切入到城市边缘区的乡村,引导农村产业结构向都市休闲消费经济升级,重构乡村的经济、社会基础和作为上层建筑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在旅游消费的语境下被重新演绎,乡村符号元素以城市消费人群的偏好为导向被加以提炼、新增,赋予新的价值并构建出一种新的乡村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贵州正依托秀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良好的山地生态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以民族与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山地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山地旅游发展的先进理论与成功经验,发挥贵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后发优势,从投资模式、农村"三变"模式、生态保护模式、旅游营销模式等方面探索旅游发展的创新机制,促进贵州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11.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是海洋法领域的一个新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研究和开发空间越来越广阔,但这些活动同时引发了很多弊端,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严重破坏便是其中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于2009年1月初正式生效,该公约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最为全面、系统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专门公约,其对于水下文化遗产的明确和科学界定、对于水下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机制以及其关于争端解决的多样化规定等都极具开拓性,为更好地规范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面、科学的法律依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概括、分析国内现有几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定义表述。比较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差异,意在证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分析阐述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确立所产生的国内与国际法律意义,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贵州和广西联手打造长寿经济文化大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黔桂联手打造长寿文化,可以实现旅游资源互补、互利、互惠,带动长寿旅游和长寿产业的发展,推进双边旅游业形成大产业大发展。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两省区应当进一步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撑,形成联手打造长寿经济文化大产业的理念,加大两省区长寿文化产业整合开发力度,努力打造中国长寿养生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和途径。文章结合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反思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的不足和主要障碍,进一步理清了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以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遗址类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五千年辉煌文明,是中华文明曾经高度发达并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遗址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在数量和范围上不断缩小。只有通过明确概念、完善专业立法、加强地方立法、制定配套措施的综合模式,才能够防止"遗址"的独特价值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与知识经济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文化产业也为图书馆模式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适应文化产业发展正是图书馆模式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文化安全形势不断得到改善,但又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为应对挑战、化解风险,我国应尽快制定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积极构建具有中国因素的国际认同文化,积极提升国家软实力,坚持在包容的基础上敢于进行文化斗争,切实掌握互联网舆论主导权,积极推动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是指专门从事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行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经济属性。上世纪未江苏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建设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有制约因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贵州制度创新滞后,成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制度约束,因而亟待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其主要目标是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为保证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顺利推进和整体效能,还应在制度规划和创新方式上注意三个问题:正式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创新并重;核心制度创新与配套制度创新相结合;自创式制度创新与借鉴式制度创新兼顾。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的体系建构,标志着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建构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诗学批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向的同时,广泛吸收了中外既往的文艺批评遗产;在坚守文艺审美本性的基础上,将文艺批评向文化扩展;在坚守文艺对现实"诗意裁判"的同时,强烈关注当下中国现实。文化诗学批评的兴起,是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建构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