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应以从严从重查办职务犯罪刑事政策为指导,借鉴国外的职务犯罪刑罚立法经验,对职务犯罪刑罚体系进行调整,由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转向自由刑与财产刑、资格刑并重的刑罚体系,使职务犯罪的犯罪成本高于犯罪收益,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2.
郑春燕  盛鹏 《求索》2011,(10):134-136
经济犯罪是一种很常见的贪利型犯罪,经济犯罪人比传统犯罪人更关注犯罪的成本与收益,经济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关键在于其预期成本低于犯罪收益,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死刑、剥夺自由刑、财产刑和资格刑等刑罚措施,加大经济犯罪人的预期成本,提高惩罚效益来防控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3.
李川 《求索》2008,(5):123-125
刑法基本原则常被认为只有价值上的意义,而常与经济效率相悖。在理性人、刑罚成本与犯罪收益衡量的前提下,可以勾勒出刑罚威慑的经济模型。在这些模型中,刑法三大基本原则对罪刑关系的配置体现刑法的效益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犯罪也有成本收益问题,当犯罪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行为人就会去追求,反之就会放弃,经济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关键在于其预期成本低于犯罪收益;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要加大犯罪人的预期刑罚成本,提高刑罚的严厉性、确定性和及时性,同时要优化配置控制犯罪成本资源.  相似文献   

5.
吴坤埔 《前沿》2011,(6):64-67
对刑罚必要性的考量不能仅以法律为立足点,更要站在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国家独占着刑罚权,刑罚的必要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取决于报应的正当性和预防的功利性。本文分析了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的国家观,着重从国家的理论起源来讨论刑罚存在的必要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变"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社会转型必定会出现社会失范现象,社会转型是不断克服社会失范现象与建立新秩序的过程,刑罚在构建新秩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刑罚目的决定着一个国家刑罚体系的建立,制约着刑罚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效果。我国的刑罚目的应该涵盖三个方面:报应主义、预防主义与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7.
王湘君 《人大建设》2014,(11):41-43
<正>社区矫正是国家在行刑社会化、刑罚轻缓化、人道化等先进刑罚理念下自上而下开展的刑罚执行方式的改革,是我国司法体制和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罪犯放置在社区这一相对开放的环境里进行教育改造,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人力资源对服刑人员开展矫正工作。此举不仅可以降低行刑成本,而且对于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预防和控制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环境刑罚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遏制环境犯罪,很多国家的刑罚制度突破了传统刑罚观念的束缚,树立了恢复正义的理念,刑罚体系更加多元化,充分发挥了其预防功能和恢复环境的功能。我国环境刑罚制度观念滞后、刑罚制度不明确、刑罚手段单一,存在严重的缺陷。我国应该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树立恢复正义的理念,对环境犯罪的罪与刑作进一步的解释和明确,改革罚金刑,构建多元化的刑罚体系,以实现有效遏制环境犯罪和恢复环境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9.
刑罚个别化通过运用刑罚的方式,在公正的基础上,实现犯罪人预防,是建立在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这一客观.根据之上的.秩序、人权、公正是刑罚个别化的法哲学根据.刑罚个别化的事实基础即在于意志自由的相对性和犯罪原因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0.
对刑罚的本质 ,可以从刑罚本质的定义、刑罚本质与刑罚本质属性的联系和区别中去寻求和把握 ;对刑罚功能的内容可在对国内刑法理论的三分法和八分法进行精简的基础上重新归类。刑罚本质与刑罚功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关刑罚本质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刑罚的轻缓化,要求国家在运用刑罚规制社会生活时,应适当控制刑罚的适用范围和严厉程度,并力求以最小的刑罚成本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法院实行刑罚轻缓化的对象主要有无直接被害人的犯罪,第一次涉嫌犯罪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下、拘役或管制,非危害国家安全的被告人,非刑法第17条规定的八类重大犯罪的被告人,非涉毒人员的被告人.  相似文献   

12.
发动刑罚是否合理,当人大代表建议对恶意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通过修改刑法增设"拖欠工资罪"进行遏制和预防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通过分析刑罚自由和秩序的价值蕴涵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以寻求刑罚权发动的合理性根据.拖欠劳动工资能否发动刑罚做出理性的认识,应通过刑罚等多种社会控制手段建立一个自由秩序社会.  相似文献   

13.
刑罚动机应该成为刑罚论问题。刑罚动机作为一种心理起因是和刑罚心理紧密相联的,内容是惩罚动机和改造动机。刑罚目的的内容可从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探讨,正确的刑罚目的观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正确运用“目的理论”。我国现阶段刑罚目的可以从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分别表述。刑罚动机与刑罚目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认清刑罚的预防对象,是实现刑法预防犯罪的前提。对未捕获犯罪嫌疑人在刑罚预防对象理论中的地位和性质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刑罚轻缓化的浪潮中,对我国刑罚体系的反思是刑罚改革的必然要求。刑罚体系的反思,必须正确认识刑罚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刑罚理念。目前,我国刑罚体系存在着死刑过重、生刑过轻、非监禁刑适用较少、刑罚结构不合理、各刑种衔接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对现行刑罚体系的重构应当从限制死刑、提高生刑、扩大罚金刑的适用和完善资格刑等方面入手。理念的更新和制度的完善,将促进我国刑罚轻缓化进程,进而推动我国法治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李川 《求索》2006,(10)
刑罚目的对刑罚的认识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借鉴西方完善多样的刑罚目的理论对完善我国刑罚目的非常重要。西方两大法系的刑罚目的理论可综合为报应论、预防论和一体论,其内部又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刑罚预防是合同诈骗犯罪预防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刑罚预防在合同诈骗犯罪预防中的作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由于刑罚的肯定性、均衡性和及时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要提高对合同诈骗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尽快解决合同诈骗罪和经济合同纠纷的界定问题,重视合同诈骗案件的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刑事政策以防卫犯罪为核心目标,它对刑罚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刑事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刑罚结构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刑事政策会有不同的刑罚结构与之相适应.在现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背景下,转变重刑主义刑罚理念,实现刑罚疏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缓刑在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所表现的主要特性是不同的,因而对其性质进行分阶段的界定也就有了现实的依据和合理性。从决定是否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的意义上来说,缓刑有刑罚裁量的性质;从对犯罪分子具体适用缓刑的各项规定的意义上来说,缓刑又具有刑罚执行的性质。缓刑,兼具刑罚裁量和刑罚执行两重性质。在明确缓刑具有刑罚执行的法律性质的前提下,认定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相应之罪的犯罪分子为累犯,就有了理论以及法律上的合理性。此种处置,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角度来看,既符合中国社会重视行为人主观意志的现实,又能更好发挥刑罚预防犯罪的功能,也是符合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和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20.
预防犯罪是刑罚威慑的主题。因此,了解刑罚威慑的运行规律成为刑罚威慑理性化的需要。在现实中,刑罚威慑的预防效应最终要通过社会个体的意志选择来实现,但是,社会个体、刑罚威慑与社会环境的系统存在形式,决定了社会个体在犯罪与否的意志选择过程中并非由刑罚威慑这一单一因素所支配。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看,刑罚威慑预防犯罪效应的形成除了受社会整体环境影响以外,还有赖于社会个体与刑罚威慑系统是否具有耗散结构的特性以及这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