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走出蛮荒——交通与秦汉时期的岭南越族社会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对秦汉时期岭南越族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秦汉时期岭南水陆交通的拓展强化了岭南的政治地位,加强了中央与岭南的联系,促使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出现;引发了岭南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岭南商业贸易的起步和早期海外贸易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国家力量在保证农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促进新作物、新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地方开发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官系统是国家维持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公共职能的主要体现,地方农官作为农官系统的末梢,是这一职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其在国家力量延伸到基层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娄建红 《人民论坛》2012,(2):138-139
广州在秦汉时期称"番禹",是三江货物的聚散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通过运用考古学的理论方法,结合文献和近些年的考古发掘资料,如船模、玻璃珠玑、托灯胡人佣、焚烧香料的熏炉等体现两汉时期的海上丝路和海外文化的典型器物来研究秦汉广州(番禹)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垄断行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食盐专营体制创新,加快盐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盐业工作者的头等大事。省盐务管理局作为与全省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殊行业——盐业的行政主管机构,省盐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上古五尺道的开通,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蜀、楚对川滇黔边区的争夺和开发。到了秦国夺取巴蜀以至汉代,五尺道的开通才进入了大规模的拓展延伸阶段。与此同时,先秦两汉间巴蜀人的南向发展,以及秦汉政府在政治、军事、经贸、文化、移民和对外交通采取的举措,最后是导致西南夷地区从此成为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当地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十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是大一统政治格局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历史阶段。国家行政权力在基层与宗族构成、社的作用、巫的影响相结合,保障了社会结构的大致稳定,经济生产的大致正常,教育形式的大致合理。国家政治在民间社会得以落实。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形势中,吏的作用是积极的。秦汉基层的吏,其人选、职任、社会关系和文化作用,都值得考察和说明。吏在基层社会的多种表现,有益于稳定秩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光 《思想战线》2004,30(1):125-130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民族关系仍然紧张,以矛盾冲突为主的汉匈民族关系、汉越民族关系构成了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内容,而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却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为汉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8.
<正>始于秦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海上商贸的交通要道,其发展与港口、航运密不可分。2013年,中央提出了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与泛北部湾相关周边国家开辟多条海上运输线路,其重点就是为了推动与东盟国家在港口物流领域的"泛北合作"。海南作为泛北部湾的重要一员和我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桥头堡,应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背靠大陆腹地,积极  相似文献   

9.
乔珍明 《传承》2010,(33):162-163
秦汉时期,贺州是广西最先接受中原文化、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但是,到了唐宋由于主要交通干线的向东转移和向西扩展,贺州在广西乃至整个岭南的地位都逐渐下降。从其历史来看,交通是影响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贺州交通基础设施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破,是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通道。贺州崛起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0.
胡馨文 《中国人大》2014,(12):13-15
乡镇政权处于国家政权体系的基础环节,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为了做好乡镇人大专题调研工作、加强乡镇人大建设,我们对我国乡镇政权建设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乡的建制。具有基层行政建制意义的"乡"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汉时期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达,带来了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景象。秦汉一统社会的出现,使官学重新发展起来,私学受到限制乃至严禁,学术思想的研究出现一家独尊的局面。法家、道家和儒家成为不同时期官方的主导学说。私学重视"争鸣""异趣以为高";官学更多关注社会治理和经世致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其与私学的冲突有一定的必然性。官学的独尊,促进了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扩大了士人阶层。学术研究与王朝统治的紧密结合,也成为加强皇权和吏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风闻言事"是我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其起源于两晋。其实尧舜时期出现的"童谣""歌谣"等就可以看作是"风闻"监察的萌芽,其后"三代"时期的"歌谣""谚语",春秋战国时期的"诽谤""谤议",秦汉时期的"采民风""举谣言",直到两晋时的"风闻",这是一个一脉相承的、逐步完善的发展流程,不过"风闻"监察的对象经历了由执政者到百僚臣民的变化,这种制度落实的保证也由道德自律发展到运用国家法律、制度等国家机器来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13.
终南山地带作为十三朝古都京畿,为儒释道文化的互补和合提供了天然环境。从西周建都于终南山北麓,至秦汉、隋唐时期,是终南文化融汇儒、佛、道等各家学说,充分发展、并确立自己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时期。终南儒释道之互补和合,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终南山优越的地理位置、朝廷的政策基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民间的生产方式和民众的处世方式等方面,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处于先秦传统世袭社会走向解体、宗族势力相对较为薄弱的过渡阶段,特殊社会结构导致妇女能够拥有一定程度的财产所有权与家庭财产处置权,但同时秦汉妇女财产权始终要受到夫权的限制,折射出其时妇女依旧处于依附地位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盐业管理经营体制的通知豫政〔1997〕47号(一九九七年八月二十日)我省盐业管理机构单独设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盐业法规政策,在加强盐政管理、发展制盐工业、整顿盐业市场、保护碘盐供应和防治碘缺乏病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湖南地区的蛮、越、楚及华夏等民族,在秦汉统一王朝统治下进一步融合,汉文化进一步传播,使该地区的经济、文化趋于开放性,且有了较大发展。在这一历史步履中,常德(时称武陵郡)、长沙(王国所在地)地位重要,彼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交替成为湖南地区具有"龙头"作用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城市。  相似文献   

17.
秦汉奸罪考     
秦汉时期,已经有了一套关于奸罪的认定、量刑的标准及原则,并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发展;与后世法律(主要是唐律)相比,秦汉时期对奸罪的处罚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外交是国家政治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国家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特别到了近代历史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争夺贸易优势和政治优势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外交也就显得更重要了。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发达的程度,与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关系甚大。因此,凡稍有作为的国家首脑,无不将外交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彼得一世深知国际地位的重要意义,所以其执政时,特别重视外交。在他刚登上沙皇宝座,政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就是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和我们党最高的纲领性文件。十五大报告中用四句话将依法治国定位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任何教育的本质属性。作为培养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干部的干部教育,随着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党的任务的变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而清晰地打上了每一个时期历史的烙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