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方法 对满足研究条件的25例机械性损伤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全身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检验的骨折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尸表检查对于不同解剖部位和不同骨折类型的灵敏度大小。结果 尸表检验仅发现不足1/2的骨折,且极易造成3个解剖部位(肩胛骨、椎骨和骨盆)和3种骨折类型(线状非完全性骨折、线状完全性骨折无错位和局部凹陷性骨折)的漏诊。结论 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较低,引入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可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以提升法医学尸体检案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首次运用痕迹检验理论研究了尸表印痕的形成机制,论证了对尸表印痕进行检验鉴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对尸表印痕进行提取、固定、检验和鉴定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1案例资料 某男,11岁,自幼聋哑。某日,其母在晚饭中掺入敌敌畏,后又经肘窝注射敌敌畏致其死亡。尸表检验:尸斑暗紫红色,双瞳孔直径0.3cm,口鼻腔可见涕涎样物流出;右肘窝可见针孔样皮肤破损2处,其周围皮肤呈暗红色,皮肤上可见于涸淡红色流注状痕迹(照片1);左肘窝可见针孔样皮肤破损2处。解剖检验:右肘窝皮下组织呈灰白色、出血改变(照片2),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案情1.1案情介绍某日,辖区内发现一名自杀的死者,男,22岁。有抑郁症病史及多次服用抗生素加饮酒自杀史,死因推断为服用抗生素加饮酒后引起的双硫仑反应致死(尸体仅尸表检验未进行病理解剖),在对其尸表检验时检验到较罕见的生殖器纹身和阴茎穿刺情形,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1.2法医学检验生殖器检验:阴茎长度9.1 cm,直径3.0 cm,未见包皮过长、包茎等异常征象。纹身整体为红绿相间条纹飞龙图案造型,下腹部为龙尾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例交通事故相关死亡案例,对比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的异同,并对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准确率,主要对误、漏诊类型及其占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于单一尸表检验出具的死因鉴定意见中,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相吻合的仅占35%,而存在不同程度误、漏诊的高达45%(Ia类严重误诊占5%,Ib类严重漏诊占5%,Ⅱb类部分漏诊占35%),另外20%无法明确死因。结论 孤立的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可靠性较低,建议将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作为常规检查,并联合应用尸体解剖以提升法医学鉴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法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dical Examiners,NAME)标准委员会起草的《法医学尸体解剖执行标准》(Forensic Autopsy Performance Standards)于2005年颁布,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规定法医学尸体解剖应该完成的基本内容,包括:法医死亡调查的职责及其案件类型、需要法医尸检的案件类型及参加法医尸检的人员、个体识别、尸表检验的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各类损伤,性侵犯)、尸体解剖、  相似文献   

7.
急死案件发生后,对法医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法医工作者来说,寻找死因是较棘手的问题。这是因为受主客观原因的限制,虽然作尸表常规检验,在一定情况下可排除暴力,但对死因分析往往难以作出快速、正确的结论。为了配合这类急死案件的死因分析,我们借助临床上用的小脑延髓池穿刺这一技术,运用于急死案件中并作为尸表检验后的补充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作如下介绍,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男,41岁。某年11月3日凌晨进食1碗其妻做的粥后突发头晕、呕吐,人事不省。送医后检验其静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7.5%(正常值〉75%),高铁血红蛋白含量87.2%(正常值〈0.8%),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尸斑呈绛红色。口唇黏膜及四肢末端发绀;颈部未见扼、勒痕;口鼻未见捂、压痕迹,鼻骨未见骨折。尸表未见损伤。解剖见,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联合虚拟解剖(PMCT和PMCTA)和传统解剖对1例高坠死亡个体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通过虚拟解剖和传统解剖证据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可进一步提高高坠死亡个体的法医学检案质量。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61岁。2021年4月,在房屋建设工作从铲车斗中跌落后死亡(铲车斗与地面垂直距离2.5m)。在征得家属书面同意后,对尸体进行PMCT、PMCTA、尸表和解剖检查。  相似文献   

10.
正细致全面的尸表检验有助于判明死亡方式、明确死亡原因,笔者回顾了近15年来的1 260余例尸体的尸表检验情况,通过总结检验规范性、检验固定记录及检材提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对如何减少检验失误提出了建议。1尸表检验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1尸表检验规范性一些案件尸体在现场检验后未到解剖室进一步检验,或进行解剖检验不够全面细致,导致一些损伤漏检,影响死亡方式的判定。即便死亡原因和死亡方  相似文献   

11.
王博维 《刑事技术》2003,(Z1):42-43
重度冻死及高度冰冻的尸体也可出现骨缝裂开,两者易被误认为头部外伤而引起纠纷或对冻死死因的争议。因冰冻尸体致颅底骨折的报道尚少见,报道1例如下。1案例资料死者男,46岁,农民。2003年1月28日下午7时40分左右,与他人发生纠纷撕打,后被人拉开,当时曾有呕吐、心里不舒服等表现,9时许在被妻子搀扶送去就诊的途中倒地死亡。家属认为死因为头部受伤。死后第11天对尸体进行尸表检验,第12天尸体解冻后进行尸体解剖。尸表检验:第11天尸表检验见尸体已高度冰冻,冰冻棺温度为-50℃。尸体呈冻僵状态。右眼球显著膨出于眼眶外,眼球半凸出于眼睑外,眼…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张某,女,32岁。某日上午家人报案称,被发现死于自家床上。要求进行尸表检验。尸表检验面色口唇紫绀,双眼睑结膜均见散在出血点;口唇及口腔粘膜无破损,牙齿无松动。颈部未见扼、勒、压痕,未见皮肤破损及皮下出血。死者家属不同意解剖检验。2讨论机械性窒息是法医学实践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类窒息,系因机械性暴力作用引起的呼吸障碍所导致的窒息~([1])。在扼颈、勒颈或压迫胸腹时,由于头面部静脉回流受阻、缺氧、应激状态下血压升高、毛细血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法医学鉴定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法医学鉴定直到明治维新以前,一直受到中国法医学的影响,仅仅停留在尸表检验水平上。明治维新以来,法医学作为医学的分科正式得以承认。明治七年(1874年)东京警视厅的裁判医学校聘请外籍教师系统地传授法医学,开创了近代日本法医学教育之先驱。明治十五年(1882年),留学德国、奥地利归国的片山国嘉博士接替外籍教师,成为第一个从事法医学教育的日本人。明治甘一年(1888年),片山国嘉在东京大学医学部创设裁判医学教研室。从此,在日本的各主要大学相继开设了法医学课程及设立起法医学教研室。明治甘四年(1891年),裁判医…  相似文献   

14.
1案例资料 案例1王某,男,46岁。某日下午,在性行为过程中突感头晕,迅速从床上滑落不省人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尸表检验见额面部散在擦伤(系倒地后形成);解剖见全脑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织固定后见小脑及右颞叶底部蛛网膜下腔细小血管呈云雾状;全脑切面未见挫伤。镜下蛛网膜下腔见大量红细胞,  相似文献   

15.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王某,男,37岁。某日早6时被人发现死于某工地地下一层的楼梯旁。经现场勘查、调查访问、尸表检验及头颅CT检验后,最终定性为意外事件,死亡原因为高坠致颅脑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16.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宋某,女,25岁。2010年7月1日早6时许(产后3个多月)被家人发现在床上昏迷,现场无呕吐物,急送医院诊治已死亡。经走访调查,宋某平时体健,无明显心血管类疾病。1.2尸体检验尸表及解剖检验死亡当日上午尸检。尸僵未形成;尸斑浅,位于体背侧未受压部位。双瞳散大,直径约5mm,两眼睑球结膜苍白;口鼻腔及双耳道完好无出血;双上肢无抵抗伤。解剖见:头皮下无出血,  相似文献   

17.
1案例资料1.1案例1简要案情伊某,男,45岁,务农。2009年12月29日中午驾驶三轮车时因碰撞他人倒地,并发生争吵撕扯,之后其走了几步突然倒地,经120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体型呈腹型肥胖。尸表检验及解剖检验均未发现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征象。  相似文献   

18.
他杀后伪造交通肇事逃逸案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 2002年4月6日22时许,在一乡村公路上发现一具男尸。交警支队以交通肇事逃逸案,将尸体送我中心,要求进行尸表检验,确定死因。经尸表检验发现头、双上肢部分损伤有疑,随后要求复查现场,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2003年2月10日,王某报警称其丈夫邓某(男,37岁)于2003年2月9日失踪。2003年2月23日下午,在某市金城镇南洲河道内发现一具无头男性躯干,经法医检验,发现此躯干断端有肢解痕迹,根据尸表的体态特征,怀疑与失踪的邓某有关。遂提取相关检材送省公安厅进行DNA检验,确认发现的尸块系失踪的邓某。经进一步侦查,发现在王某饭店内做厨师的袁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通过搜查袁的暂住地,提取到有关血迹,经DNA检验,确认系死者邓某的血迹。  相似文献   

20.
1案例资料2002年1月10日早4时许,大庆市某油田炼化公司厂区内重油裂化装置(ARGG反应器)第九层平台入孔旁,检修工人赵某(男、24岁)在检修过程中打开入孔盖时,被泄出的催化剂粉尘(当时温度在200℃左右)困于其中,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尸体衣着完整,外套工服上衣棉衬里烧焦变黄,各层衣服均附有粉尘,尸长174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尸表广泛性表皮剥脱,黑发部分烧焦变黄脱落,双眼球睑结膜充血,有出血点,鼻腔、口腔内有粉尘,双耳廓烧伤萎缩,右趾强直,解剖见咽喉充血水肿,气管支气管粘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