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立伟 《前进》2014,(8):18-20
<正>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省情特点,充分发挥省情优势,着力探索以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为总抓手,以领导干部包村增收为组织保障,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培训和集中力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的山西特色扶贫开发新路子。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529元增加到2013年的4378.25元,年均增幅20.1%,连续四年超出全省平均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区各级政府鼓励贫困地区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我区一些贫困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农村电商渠道进行销售,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截至2017年8月,全区有36个县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争取到7.2亿元中央资金支持。一、广西贫困村电商发展现状(一)形成"初级产品进城"和"初级工业品下乡"为主的流通格局我区贫困地区因为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比较低,从农村输送到城市的一般是初级农产品,比如生猪、鸡鸭鹅、竹笋、青菜、木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我市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2012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着眼"城乡统筹"和"缩差共富",突出有效供给、农民增收"两个确保",强化科技进步、基础建设、民生改善"三个重点",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三个效率",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普遍较快增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012年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目标是:农村经济总量比上年增长13%,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8%,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2个区脱贫摘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3%,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4.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强则国家强.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也为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特...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我区深度贫困地区如何脱贫攻坚?当前形势下如何实现深度贫困破解之策?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建高村加达屯的易地搬迁实践提供了一种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9)
为了使农业可持续增效,农民可持续增收,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在国家贫困地区推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以湖南省新田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为例,探析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17年以来,广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也存在着人均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有待增强、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面临多重挑战等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从推动广西内外务工就业,保住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促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支撑农民经营净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增加农民财产净收入;完善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发挥农民转移净收入的保障作用;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个方面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8.
扶贫攻坚     
《重庆行政》2008,(4):2-2
为打好武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最先脱贫、率先致富"的攻坚战,武隆县扶贫开发办重点抓好五个"突出":突出连片开发,增强贫困区域发展能力;突出整村推进,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突出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突出素质提升,从土地上减少贫困人口;突出社会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其关键难点和突出短板在农村、农业和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大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持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合理增长。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临沧地委办公室莫志刚最近撰文认为:临沧是1952年至1956年间先后由大理、保山、思茅三地州划出的边远贫困县组建而成的地区.全区有23种少数民族,其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8.7%;国土面积的98%是山区,是典型的"边、山、少、穷"地区,农民增收十分困难.新形势下,如何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增收,关系边疆民族团结和稳定,关系实现全省小康目标大局.笔者认为,结合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海南全省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作是必须答好的一张考卷,当作加快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底线目标和第一民生工程。2015年以来,全省累计退出贫困村600个,脱贫65.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8.9%下降到0.01%以下,5个国定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等次;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2%以上;"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五网"基础设施、饮水安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弱势群体数量大,农村贫困化和城市贫困化问题均很突出,脱贫任务极其艰巨,对此,有关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对我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各种困难和制约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贫困地区要加快发展,必...  相似文献   

13.
连续3年来,中央政府的第1号文件都对农民增收提出了若干政策要求,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急迫性。对此,涉农金融机构应确立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与农民增收的最佳结合点,搭建金融支持农民增收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民增收的"加速器"作用,最终实现农村经济与金融互利共赢、良性互动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人民论坛》2020,(2):10-11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这一年,我们既要攻克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完成既定的脱贫目标,也要补上全面小康在"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这一年,我们要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姿态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崔忠仁 《当代广西》2006,(24):42-42
农村是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是关系到我区经济社会能否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和长久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家采取一系列支农、扶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农村面临的几个主要矛盾仍未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如何正确把握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主要矛盾,推进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快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当前我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存在着一系列矛盾…  相似文献   

16.
正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对返乡创业的支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摘自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7.
李成琳 《公民导刊》2005,(12):27-29
“三农问题”的解决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全国上下千方百计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大格局里,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发挥作用,促使“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并积极开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中央1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对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结合我区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为此,我们组织了几位从事农业工作的领导和一直致力于农村问题研究的专家畅谈自己的高见,为农民增收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9.
正9月,又是一年慈善月。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转型升级,新事物层出不穷。过去的一年,慈善力量积极投入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中。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20.
<正>从广西果桑产业现有的资源、规模、环境、效益及国内外市场消费前景等发展趋势看,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把果桑产业打造成1000亿元产业,对我区促进蚕桑基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国家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广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桑蚕产业发展。目前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