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同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开始生效。两部法律、司法解释统一了人民法院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赔偿权利人、赔偿义务人、赔偿范围、项目和赔偿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交通事  相似文献   

2.
现代侵权行为法着眼于现代化的危险性生产活动,引入社会本位价值理念,归责原则以客观归责为中心,发展成包括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及公平责任这一多元化的体系。2007年下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和争议,特别是该法第76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承担问题。新法坚持了机动车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加入了10%这一最低赔偿标准,但是新法依旧没有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上区分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这些都值得深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翻开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法制史上新的一页,交通管理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对广大的交通参与者行车、走路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然而,从实施现状来看,与《道路交通安全法》本身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改善措施,将法规落到实处,实现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4.
我国平面交通、混合交通的特点造成路权冲突广泛存在,并已成为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相关交通法律法规对道路优先通行权做了详细的规定。本文主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1-3],对相关交通法律中关于道路优先通行权的特点和安全性进行细致分析,提出了关于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和交通警察指挥的路口时部分规定的不合理性,并给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因交通肇事致无名氏死亡的案件越来越多,有关无名氏被害人因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后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也引起了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谨就因交通肇事致无名氏受伤或死亡后,其民事赔偿部分的原告主体资格、赔偿标准、赔偿金之处理等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对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均无事故责任但造成损害结果发生情形下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进行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部分法院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理解出现偏差,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司法权威。本文针对前述情形结合其它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进一步探讨了保险公司在前述情形下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 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交通管理中的一件大事。从整体上 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着重打击严重交通违章,改善交通秩序,必 将使我们的交通环境变得更加安全、畅通、高效、舒适。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五十九条为例探讨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违宪性审查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对所在辖区内发现的道路安全违法行为,有权及时纠正。交通警察对违法行为所作陈述如果没有相反证据否定其客观真实性.且没有证据证明该交通警察与违法行为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交通警察的陈述应当作为证明违法行为存在的优势证据。 二、交通警察一人执法时,对违法行为人当场给予200元以下罚款.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依法管理,方便群众,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和该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也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八条规定,是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实施以来,围绕该法第76条的法律适用问题,各方意见分歧不断,这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为正确理解和适用新76条,本文对该条款的修订背景、变化和它所确立的归责原则与存在问题以及《侵权责任法》为何没简单照搬该条文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正确适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姜振颖 《法制与社会》2010,(33):63-64,80
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指向《道路交通安全法》,使得人们再度把目光聚焦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本文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骗你没商量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除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以下简称记分)制度……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14.
赔偿标准过低,是我国《国家赔偿法》亟待弥补的缺陷之一。针对国家机关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国家赔偿标准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建议借鉴民事赔偿标准,坚持以补偿性赔偿为主,惩罚性赔偿为辅的赔偿原则,提高对人身权损害国家赔偿的具体计算标准,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群众安全出行与道路交通硬件不足、执法力度不严等突出矛盾,去年,固镇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督促政府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确立提供了依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存在为前提),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的相关规定,对受害人是否享有直接求偿权,保险公司承担责任的性质等问题加以探讨,指出76条规定的不足,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交通安全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和千家万户幸福平安的大事,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无疑将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原则、程序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所以,它也将会对人民法院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发生影响。为此,本文作者结合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道路交…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胡发胜 《山东审判》2004,20(5):95-9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 5月1日起施行,同日施行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 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 例》),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废止。由于新旧法律法规的取舍,使道路交通事故民事 审判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笔者结合新法实 施两个月来在法院的工作实践,对新法涉及的相关审  相似文献   

20.
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实行,它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规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第73条的执行引出了不少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