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尧 《实践》2010,(3):31-31
在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提起“农电局”领导康二堂,没有不挑大拇指的,农电局的人无论职位高低,来到乌兰什巴台村就像回到了娘家。俗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乌审旗农电局6年来的倾力帮扶,使乌兰什巴台村村民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7)
正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在长期与黄沙的斗争中,勤劳的乌兰陶勒盖人付出巨大努力,治理沙漠、建设草原、保护生态、谋划发展,奏响了生态美、产业美、精神美的"绿色进行曲"。一片沙因绿而兴。曾经的乌兰陶勒盖镇黄沙漫天、荒无人烟,沙漠吞没了草场,掩埋了耕地,群众苦不堪言。为改变这一状况,当地以乌兰陶勒盖治沙站为攻坚堡垒,推进毛乌  相似文献   

3.
周居霞 《实践》2014,(1):33-33
<正>在乌审旗嘎鲁图镇神水台村采访,听到许多村民把他们的老支书朱广宇挂在嘴上:"支书得那么大病还为大伙操心,咱得让他省点心哪。"当朱广宇笑呵呵地站在记者面前,那高挑清瘦的样子的确像是大病初愈,可他的热情开朗却让人感到他很潇洒很帅气。安排好记者的饭菜,他对记者说:"你们先吃啊,老伴来电让我回家吃饭哩。"自从2010年做了胃癌切除手术,他每天要吃五顿饭,贤惠的妻子,每天煲汤熬粥为他调理。"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好好干一把"朱广宇今年61岁,1977年退伍,在当时的乡政府任供销社主任,退休后回到神水台村。他助人为乐的美名早已远近闻名,比如他常把化肥农药赊给生活困难的乡亲,甚至赔上本、  相似文献   

4.
周居霞 《实践》2013,(9):15-17
走进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你会被这里满眼的绿色所震撼、所感动。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在11645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12.5万人口,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假如你十几年前来过乌审旗,对比过去那漫漫黄沙,就会生出万分感慨,"敢叫日月换新天"——英雄的乌审旗人民做到了!今天,在绿色的乌审大地,全旗人民意气风发,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全旗党员干部正在深入实施又一个重大举措——"多蓝"行动。"多蓝"是蒙古语,意思是"温  相似文献   

5.
王茜 《实践》2010,(10):I0008-I0008
<正>2007年,响应国家政策,罕台镇实行了"撤村并村",位于罕台镇西北部的罕台村由布拉格沟村和原罕台村合并而成。全村占地120平方公里,共有1100户,2800人。合并之后,选举出新的村支部班子。2008年,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村中,罕台村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普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成为东胜区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村。村支部书记苏二才同时获得了"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6.
张平 《实践》2007,(5):46-46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是乌审旗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大原则。我们坚持"既要黄金白银,又要碧水蓝天"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频共振,互动双赢,成功地构建了乌审旗工业发展的新体系,高起点确立了旗域环境管理新机制,成为全区启动 ISO14001  相似文献   

7.
鲁文斌 《实践》2007,(5):25-25
我是1939年去的延安,在陕北公学、民族学院、延安大学学习、工作。1945年到鄂尔多斯高原乌审旗部队工作,在乌审旗乌拉尔林战斗后,部队宣布我"牺牲"了,实际上是为了掩人耳目,由伊克昭盟工委派我到敌占区做地下工作。从  相似文献   

8.
《实践》2007,(10):2-2
内蒙古乌审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举世闻名的"河套人"发祥地。匈奴、鲜卑、突厥、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中国北方发达的古代文明。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以纷呈的文化异彩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共铸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辉煌。乌审旗境内历史遗存不胜枚举,仅古墓群就有16处之多。位于乌审旗苏力德苏木的翁滚梁古墓群是其中的代表,是达延汗及其四代皇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3,(6):6
5月23日,全区新闻宣传工作专题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就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好"中国梦",继续深化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宣传贯彻工作提出了要求。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讲话。乌兰指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8337"发展思  相似文献   

10.
党建短波     
《实践》2015,(2)
<正>乌审旗强化三点定位做好干部监督工作。一是定位思想高度。按照"领导干部熟悉、业务干部精通、人民群众了解"的要求,将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列入各单位理论中心组、民主生活会进行学习。组织各类专题培训,开展法规知识竞赛。二是定位机制精度。制定《乌审旗各级党的领导班子议事程序和规则》《加强对乡科级主要负责人监督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制度,确保办事有规章可依。完善《乌审旗科学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任用管理工作实施办法》《乌审旗干部选  相似文献   

11.
许静  常进华 《实践》2013,(2):58-59
乌审旗素有"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歌舞之乡"和"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之称,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旗"、"国家卫生县城"和"自治区园林县城",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近年来,乌审旗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双赢,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筑梦毛乌素     
周居霞 《实践》2014,(7):28-29
<正>在绿色乌审大地奔驰,满眼碧绿让人心旷神怡。可是,20年前、30年前,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旗,却是海海漫漫的沙山沙梁,让人望而却步。上世纪八十年代,乌审旗出了个殷玉珍,随着殷玉珍的绿之梦越做越大,带动着整个乌审大地由黄变绿,并被冠以"绿色乌审"之称。绿色王国女主人殷玉珍的家在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井背塘(撤乡并镇前叫河南乡尔林川村井背塘)。顺着不太宽的水泥路,汽车进入了由高高灌木丛组成的绿"胡同"。同行的旗委组织部副部长哈斯介绍说:殷玉珍的家离乡政府9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12)
<正>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全旗面积约占毛乌素沙地总面积的30%。历史上的乌审旗曾经是个水草丰美、森林繁茂的富饶之地,然而受自然灾害影响和滥伐、滥垦、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致使草场严重沙漠化,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扩展到705万亩,成为全国四大沙尘暴源地之一。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乌审旗依托"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走上沙地变绿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1)
正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位于毛乌素沙地腹部,处于蒙、陕、宁经济发展"金三角"地带。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乌审旗综合考虑地区立地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注重工程项目与产业发展互融互通、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十个全覆盖"工程夯实基础、改善条件、谋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积极探索和推行了以下做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把握四个原则:把握以农牧民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和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31日,房山区霞云岭乡四马台村和龙门台村的干部群众喜笑颜开。因为从这一天起,两个村党支部正式合并成立了四马台村党总支。  相似文献   

16.
周居霞  萨如拉 《实践》2013,(9):13-14
盛夏的乌审,让人感受着沙漠变绿洲的快意。在这诗情画意的草原上,乌审旗的党员干部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探索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创新服务群众的方法和途径,深入扎实地开展"多蓝"行动"六个一线"工作法,把党的温暖送到草原的每一个角落,送到百姓的心坎上,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心里绽放舒心的欢笑。为了深入探访"多蓝"行动的做法、经验和取得的成果,记者专访了乌审旗旗委书记牧人。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1996,(6)
七星山下夜明珠──伊通满族自治县农电局行风建设记实本刊记者在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有七座错落有致的孤山,当地人称之为七星山.年复一年,人们对七星山已缺少了诗意,但对其境内的农电局近年来却交口称赞,称之为七星山下的夜明珠。伊通满族自治县农电局,下设21个...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6)
<正>马建明,1962年出生,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乌审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全国"铁人杯"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陶渊明奖"书法作品展、"孝行天下·埇桥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展、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内蒙古文化长廊工程入选书家。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5)
正乌审旗是举世闻名的"河套人"故乡和"独贵龙运动"策源地,也是自治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之一。近年来,乌审旗实施"生态立旗、工业强旗、文化塑旗"三大战略,以生态文明改善发展环境,以经济发展增强地区实力,以文化繁荣引领社会风尚。在具体实践中,我旗始终以高度的文化担当,精心构筑大文化格局,成功创建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文化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城市""首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城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陈亮  谷越华  吴茜 《实践》2020,(5):57-57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乌审旗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倡议,多家社会志愿组织先后发动数千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线下,他们身着"乌审旗志愿者"红色马甲、戴着口罩手套,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登记、排查、采购、配送;线上,他们活跃在微信、微博、QQ、抖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