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知道,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毛泽东升旗前,有多少人为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付出了努力。在升旗的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涤生 《党史博采》2009,(10):12-15
<正>人们知道,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毛泽东主席升旗前,有多少人为升起新中国这第一面五星红旗而付出了努力,在升旗的背后,又有多  相似文献   

3.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林伯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50年前的10月1日,是他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以新建立的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的身份,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60年5月29日,为创建新中国、建设新中国而呕心沥血、奋斗一生的林伯渠同志与世长辞,享年74岁。 林伯渠在探寻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曾与革命先驱李大钊结下深深的友谊。1941年,他在延安写的自传中,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李大钊是我二次到日本时最好的朋友。”1958年10月4  相似文献   

4.
开国大阅兵     
1949年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令人兴奋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一个新型的人民共和国就要诞生了。6月初,华北军区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兼(北)平(天)津卫戍区副司令员杨成武在中南海受领布防平、津、塘(沽)、秦(皇岛)的任务时,听周恩来副主席谈了有关建国大计的内容。‘七一”后,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同志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拟定开国大典包括三大项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作为开国大典…  相似文献   

5.
马恭志 《学习导报》2012,(24):28-28
11月7日清晨6时,我与张国庆等9位湖南省基层代表从驻地宾馆出发,相约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祝福。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天剑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国庆代表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到北京天安门看升旗,太有意义了。”张国庆一倡议,我与石雪晖、兰朝红、付玲、余锦柱、龙四清、田金珍、叶钦等代表马上响应。  相似文献   

6.
在开国大典的前四天(1949年9月26日),北京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内,一批民主人士应周恩来和林伯渠之邀,出席了一次不平常的宴会。赴宴的老人有张元济、陈叔通、沈钧儒、周致祥、何香凝、黄炎培、张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29日,是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执行队长刘金国回乡探亲的最后一天。这天清晨,他早早来到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回民小学,和学生们一起升国旗。刘金国在探亲期间,共参加当地学校升旗仪式3次,并为当地4所学校培养了一批“升旗小仪仗兵”,使学生们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家乡升  相似文献   

8.
1949年.开国大典。当毛泽东主席亲手按下电钮升旗的那一瞬间,由200名年轻的战士临时凑集的联合军乐队用大部分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乐器,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奏响了4天前才被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相似文献   

9.
1949年10月l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庄严而隆重地举行。当大典秘书长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时,一位站在毛主席身后的名叫苏冶的通信兵,既和所有人一样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激动,又多了一份别人没有的紧张和压力。因为毛主席将在世界人民面前使用他和另一名同志的一项技术发明:用电钮升国旗。毛主席神采奕奕,表情庄重地按动电钮,遥控电钮顺利启动旗杆下的马达,自动将国旗徐徐升向明净的天空。毛主席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升得好哇!”此话通过扩音器回荡在广场。霎时,广场上一片欢腾,而心潮澎湃的苏冶…  相似文献   

10.
程世刚 《党史文汇》2006,(10):50-51
长期的误传 据笔者所掌握到的资料,长期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大红灯笼是日本人设计的.比较权威的记载开国大典的书籍如于江《开国大典6小时--大典背后的秘闻》和树军《天安门广场历史档案》均持此说,两书说法大同小异.下面,笔者以《天安门广场历史档案》为例摘要说明这一"长期的误传":  相似文献   

11.
影片《开国大典》里有个有趣的细节: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外宾以为毛泽东和毛润之是两个人,周恩来解释道,我们中国人一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字。毛泽东这时幽默地笑着说:我还有第三个名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此信托人带汉寄上,因检查极厉害,来信请写毛石山,莫写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页)众所周知,毛泽东又叫毛润之;但他又叫毛石山,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庄严时刻. 如今,我们打开历史画卷的时候,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映入眼帘.是谁拍摄了开国大典的伟大瞬间?是谁摄录了开国大典的不朽画面? 在一部为时不长的纪录片中,我们只看到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字样,没有找到录像者的名字.据说参加摄录的有中国艺术家,也有苏联的同志.没有署上名字,可能与当时人们还不大习惯突出个人有关. 但也有一些人对开国大典的那段历史情有独钟,其中有专门搜集当时刊物的,也有不断寻找开国大典摄影人的.  相似文献   

13.
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作风,是家族后人的价值准则。家风好则家道昌盛,家风差则害人害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艰苦朴素,身先士卒;不搞特殊,保持百姓本色"的红色家风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学习林伯渠的红色家风,对于培育新时代良好家风,提升社会道德风气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排     
筱蕾 《党史博览》2019,(12):封2-封3
正"每一场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2019年女排世界杯开赛之初,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9月29日,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登上女排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这是中国女排夺得的第五个女排世界杯冠军,也是第十次荣膺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在喜迎新中国70华诞之际,女排姑娘向祖国献上了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5.
正林伯渠(1886-1960),原名林祖涵,字邃园,湖南临澧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曾是国共两党的"元老"、中央苏区的经济"大管家",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桥梁、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谈判代表,与董必武、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并称"延安五老"。东渡日本学新知1904年,林伯渠经选拔考试,被选送到日本东京弘文学  相似文献   

16.
林伯渠是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1933年林伯渠进入中央苏区担任国民经济部部长一职,后又兼任财政部部长职务。期间针对粮食问题、苏区经济建设问题、财政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与其执行毛泽东正确的路线密不可分,林伯渠的经济思想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7.
正林伯渠既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功臣,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小平曾代表中共中央评价他说:"他的一生,是职业革命家战斗的一生。他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毅赞誉他"革命一生无愧怍,路线正确是英雄"。林伯渠走向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安子文和时任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刘澜涛等开国元勋在参加开国大典时,回想起当年他们在北京草岚子监狱从事秘密斗争的岁月,都不由感慨万千,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个功不可没的代号叫"OX"的看守班长——牛宝正。大家商议,要给予牛宝正应有的报答。可惜大家仅知道牛宝正是山东人,其他信息一无所知。不久,中央一份加急电报发往山东,要求山东有关方面协助查找牛宝正的下落,如果仍  相似文献   

19.
开国大典是圆满的,也是精彩的,更是盛况空前、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的过程壮观宏伟,开国大典背后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亮丽花絮……毛泽东丢了代表证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5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们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结束后,从中南海勤政殿门口上车直奔天安门城楼,因为开国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王延洲,黄埔军校学生、死战"七七事变"的英雄、首批"王牌飞行员"王海的教官……新中国60年大庆前,老人描述了开国大典时驾机飞过天安门的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