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也十分重视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然其主张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科学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而毛泽东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城市斗争内容。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也重视城市斗争,并不回避对敌人统治薄弱的城市的夺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正确解读应当是,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城乡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夺取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动因和美好愿望,就是在我国和平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并进行了初步探索;他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但是,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陷入了误区,出现了失误,导致他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对国民经济调整的若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而发动的“大跃进”运动,是一次欲速则慢的失败的实践活动,致使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按照“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困难局面,也为共和国后来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鉴戒。  相似文献   

4.
韦世强  韦国友 《前沿》2010,(16):129-13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外交革命"以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与"外交革命"一脉相承,毛泽东开展一系列"革命外交"行动,以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然而,"革命外交"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对它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精髓 ;矛盾规律和矛盾分析方法是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学习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 ,对于进一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理论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大年初一吃肉面,好看好吃更添寿谈起毛泽东的日常餐饮,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四菜一汤"。最典型的表述来自1968-1976年担任毛泽东家生活管理员的吴连登。他说:"毛泽东主席餐桌上,我们经常见到是四菜一汤,山珍海味、海参鱼翅都没有,这四菜一汤就是百姓常吃的家常饭——鸡、鱼、肉、蛋。"第一道菜是肉,红烧肉、牛肉,或羊肉;第二道菜是鱼,毛泽东特别喜欢吃鱼。第三道菜荤素搭配;第四道是素菜,比如空心菜、木耳什么的;汤一般就是西红柿鸡蛋汤。一碗面也可能是毛泽东的工作餐。  相似文献   

7.
<正>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揭开了中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日本又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它是三十年代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日本蔓延的结果.一二十世纪初,日本发展成为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经济有着与西方资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其一,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残余,它的经济是落后的,脆弱的,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时的经济思想,重要的是把握毛泽东根据地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正确处理根据地经济建设与革命战争之间的关系;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的第一位;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对外贸易;处理好发展经济与财政保障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管理中实行统一领导与分散经营的方针是毛泽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思想主要特征。一正确处理根据地经济建设与革命战争的关系(一)经济决定战争,战争主导经济,经济服从于战争。唯物史观认为,进行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对此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搞政治,搞政府,搞军队,为的是…  相似文献   

9.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在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指引下发动起来的。这次起义虽然与同时期的其它地区武装起义一样,遭到了失败,但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把城市的退却,转向了农村的进攻,既保存和发展了失败以后的革命军队,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毛泽东同志如何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人已不乏论述。本文虽然也谈到毛泽东同志个人,特别是他所坚持的正确主张和行动,但其侧重点是探讨湖南省委(集体领导)在这次起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风雨创业路──马鞍山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回眸本刊记者1958年与1959年,毛泽东主席两度登临马鞍山,浩浩荡荡的扬子江在他的眼前东流入海,汹涌澎湃的诗潮在他博大的心胸中奔腾,他所酝酿构思的就是一座新兴的城市──马鞍山币和一个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马鞍山钢...  相似文献   

11.
1919年11月8日至10日,湖南《大公报》在“要闻”前最显著的地位,刊登“本报特别启事”: “本报添约毛润之先生为馆外撰述员,此布。” 从那时起,毛泽东同志即与该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时达三年之久。在此期间,毛泽东同志做了这么几件事:①1919年11月在“研究”栏发动了关于赵女士自杀的讨论;②1920年9月至10月,发动了关于湖南地方自治问题的讨论;③1920年10月,在罗索、杜威以及张东荪、吴稚晖等来湘讲学时,《大公报》曾组织一批人纪录,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01,(1)
1954年,毛泽东借批判俞平伯所著《红楼梦研究》,发动了“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的斗争”,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领域广泛的批判胡适思想的运动。毛泽东是胡适的学生,学生批判老师,似乎不近人情,但如果从政治和党派的角度来考察,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毛泽东曾说过:“吾人唯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主义之争,出  相似文献   

13.
从西安事变看毛泽东的高超统战艺术金玉芳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对中共和毛泽东来讲是一个涉及全局的突发事变。中共和毛泽东从全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处理这一事件,凸现出毛泽东处变不惊的人格魅力和驾御全局的智慧,显示出炉火...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我以为,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点明了这一:“联系到一九六二年的右倾和一九六四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的吗?”所谓1964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  相似文献   

15.
对于延安整风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整风运动,普遍的看法是为了解决党内长期存在、危害严重的教条主义问题。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发动整风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彻底肃清国际派在中共的影响,打击和争取以周恩来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者的力量,用自己的思想改造中央,进而确立毛个人在中共党内的绝对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1945年,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决斗争,民主党派的配合、支持和人民反内战的呼声日益高涨,再加上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蒋介石便大耍反革命两手,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玩弄"和平"阴谋。蒋介石分别于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共定大计"。其诡计昭然若揭:如果毛泽东不接受邀请,就可以宣布中国共产党拒绝谈判,应负内战之责;倘若毛泽东接受邀请,就可以通过谈判,骗取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相似文献   

17.
潘永强  郝艳梅 《前沿》2004,(10):3-6
作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土地经济思想作了历史研究。文章认为 ,毛泽东农村土地经济思想的提出在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农村土地经济思想的形成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农村土地经济思想完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以下特点: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显著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晚;城市人口的分布不平衡;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城市化进程受政治、经济形势变动的影响,波动起伏较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受到计划控制和调节。作者指出,应从国情出发,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并预测2000年的中国,城市人口的适度比重是34—38%。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重视新民歌的搜集和创作活动,注重发挥其在革命与建设中的艺术武器作用。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在全国发动了一场“新民歌运动”。毛泽东的政治理想主义左右着“新民歌运动”的发展,新民歌的夸张色彩是受毛泽东浪漫主义气质的影响,而毛泽东强调政治性与艺术性统一的思想,直接导致了这场运动的终结。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旭东 《湖湘论坛》2004,17(5):65-67,73
历史和逻辑是辩证统一的。纵览毛泽东 5 0年代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历程 ,可以概括出以下内在逻辑 :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和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关系这二元价值尺度来认识私人资本主义 ,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因素对他的影响 ,这三方面因素是促使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变化的动因。正是受这些动因的影响 ,使得 5 0年代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 ,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演变性 ;其次 ,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策略性 ;再次 ,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强烈的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倾向性。在分析动因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而可以看出深受传统文化和马恩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浸染的毛泽东在思想上具有不喜欢资本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