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处川滇交界处的筠连县,自2000年开始全面积极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通过围绕管理抓创建,围绕创建促管理,在用地管理、地籍管理、执法监察等方面全面推进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为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加强土地管理,认真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筠连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巩固“三无“乡镇的创建成果和创建“土地执法模范“的各项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在县国土局设立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办事机构,从组织上确保了整个活动有领导有组  相似文献   

2.
丹棱县自2000年被省政府列为第二批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以来,不断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和各项土地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稳定。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创造良好的土地执法环境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开展好创建“土地执法模  相似文献   

3.
中江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县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7.6公顷,人均耕地0.82亩。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该县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的工作,历时二年的艰苦努力,全面推进了该县的土地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明确职责,健全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1999年7月,在该县向省人民政府、省国土局提出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申请前,县政府就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以分管国土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的土地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定期召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来,我市把国土执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市)“活动,逐步走上了依法、统一、全面、科学的轨道,形成了“模范执法、文明管地“的格局。2001年7月,我市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土地执法模范县(市)“。一、加强领导,建立管理监督保证体系我市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市)“后,成立了以市长挂帅、分管副市长主抓的“阆中市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政府也建立以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  相似文献   

5.
达州市通川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的州河之滨,是川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秦巴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达州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素有“川东北门户“之称的通川区,迄今已有1900年的历史。全区人均占有耕地0.031公顷,是一个典型的耕地资源贫乏区。为促进土地管理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强化管理抓好创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全面推进了国土工作的发展。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区委、区政府将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区)“作为适应西部大开发、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抓实。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家林定期、不定期听取创建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6.
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的意见》,我县于1998年向省政府提出创建申请,被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一批“创建“县之一。几年来,我县在省、市国土管理部门的悉心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制订创建方案,落实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工作,使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1998年3月,县人民政府听取了县国土资源局关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市仁和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的县(市、区)之一。为抓好土地执法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把创建活动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为国土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促进边、穷、少山区县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 ,全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坚持依法治土 ,依法行政 ,在全省深入开展了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 (市 )活动 ,有效促进了土地行政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涌现出了一批土地执法模范单位。为了表彰先进 ,进一步推动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省政府决定对林州市、清丰县、长垣县、浚县、沁阳市、巩义市、通许县、偃师市、义马市、舞钢市、永城市、鹿邑县、商水县、临颍县、许昌县、正阳县、西峡县、罗山县等 18个县 (市 )予以表彰 ,并授予“河南省土地执法模范县 (市 )”光荣称号。省政府希望受表彰的县 (市 …  相似文献   

9.
乐至县是陈毅元帅的故乡,地处四川盆地腹心。1998年全县开展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后,2000年8月经省政府检查验收合格,被授予“四川省土地执法模范县“称号。一、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为确保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县国土局新建立了《土  相似文献   

10.
1992年至1998年,丹阳国土局荣获国家级奖项5次,省级奖项18次,市级奖项16次,1999年再创“土地执法模范县” 丹阳市国土局局长管正定说:“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切实保护耕地是关系民族生存大计的事,而搞好这项工作,有法必依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宜丰是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县。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的锐减,已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县把保护、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以来,我们在安泽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国土资源会议和全县经济会议精神,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奋力实施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通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一、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全面完成了2012年工作任务(一)建设与监管并重,保护资源开创新的局面1、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年初,县  相似文献   

13.
刘一羽 《政策瞭望》2006,(10):39-41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通知》是新时期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为土地管理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有关方面对此专门作了解读。一、《通知》在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上有哪些变化?为进一步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制,《通知》明确“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同时,强调“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  相似文献   

14.
张正贤 《创造》2001,(3):14-1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土地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解决好土地问题,尤其是保护耕地问题,关系到全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对土地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土地专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土地问题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广,本文仅就永平县非承包耕地管理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8,(18):27-28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证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土地调控政策在我省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落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建立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土地分散多头管理,造成大量土地,特别是耕地的严重浪费。1986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建立了城乡土地统管机构和统管运行机制,对遏制耕地锐减势头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大要素之一,已从特殊商品迅猛进入交易市场,土地管理不可避免地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耕地保护形势越来越严竣的国情,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迅速组织修订颁布了新的《土地管理法》,调…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代表农工民主党中央.就保护耕地问题作大会发言。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十分匾乏的国家,以占世界70%的耕地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吃饭和建设的矛盾异常突出。因此,保护耕地是关系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86年以来,党和政府在保护耕地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土地管理事业初步走入正轨,取得了一定成绩,耕地一度锐减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耕地大量减少和人口大量增加的失衡趋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土地管…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最大存量资产, 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一起,列为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我市地域总面积20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70万亩。近年来,邳州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问题高度重视,指导思想明确。我局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中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为发展提供空间,为建设集聚资金,为企业增添活力,为农民增加收入”为主要任务,加大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严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嵊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保护与建设的关系,认真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土地管理新路子,较好地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严格耕地保护,落实“土地整理、造地改田、退宅还耕”三举措,连续四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一是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到2004年底,嵊州市已完成土地整理24.47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9.89万亩,新增耕地3.10万亩。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又获得土地整理折抵指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空间。二是造地改田增加现实耕地…  相似文献   

20.
王莉  黄思洁 《重庆行政》2019,20(2):76-78
耕地作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耕地生态系统,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之一,就是要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之忧,强调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工作。这两年出台的《土地污染防治法》(2019)、《耕地占用税法》(2018)、《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2018)与《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度已初步构建出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被喻为“最强污染防治法”的《土地污染防治法》对不同用途的土地设置了对应的风险管控和修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