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堪称文学艺术的瑰宝,它以特有的声情韵律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浩如烟海的诗宝库中,我国古代的廉政诗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封建社会,贪官污吏居多。但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官廉吏也不乏其人,他们中有些人以诗言志,砥廉诫贪,被传为美谈。研读这些廉政诗,不仅饶有趣味,对加强道德修养和党风廉政建设也颇有裨益。现撷取数首,与诸君分享。 晋代吴隐之赴广州任刺史路过石门 (今广东南海 ),此地有一泓泉水人称“贪泉”,相传饮此水者,就是廉洁的人也会变得贪婪,吴闻听后坦然饮之,并赋了一首《酌贪泉诗》:“古人饮…  相似文献   

2.
《上海支部生活》2008,(3):63-63
2008年2月1日-3月16日期间,上海博物馆将与辽宁省博物馆联手举办“世貌风情——中国古代人物画精品展”。  相似文献   

3.
4.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可谓"群害之首".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如今仍然傲然屹立.  相似文献   

5.
商族是以鸟为图腾的,这无论从文献材料或甲骨文中都是早已得到确证并为史学界所公认的。但是这个鸟图腾是怎样形成起来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少氏鸟名官”的内容,是可以得到一些解答的。 这是郯子在使鲁时所讲的一段传说,记载在《左传昭公十七年》里。少氏是东方一支古老民族,距离鲁昭公时已  相似文献   

6.
走出封建的误区——重看中国古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封建”不是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  把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译为“封建” ,是严复的一个误译 ,日知先生有长篇专文对此作了透彻的论述。日知先生指出 :在上古典籍《尚书》、《易》、三《礼》、《春秋》的公羊、谷梁传中皆无“封建”字样。《诗·商颂·殷武》有“命于下国 ,封建厥福”句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两见“封建” ,曰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 ,故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曰 :“周之有懿德也 ,犹曰‘莫如兄弟’ ,故封建之。”其意皆指周人的殖民建邦 ,绝不是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在欧洲历…  相似文献   

7.
吴中胜 《理论月刊》2004,(7):128-130
中国古代文论常把文学艺术作品比作水。古人以为水德与文德相通,这受历史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以水喻文反映中国古代文论对平淡自然风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隐士也叫"幽人"、"逸士"、"逸民"、"高士"等,《后汉书》有《逸民列传》,《晋书》、《唐书》、《宋史》、《明史》等都有《隐逸传》,《南齐书》有《高逸传》,《清史稿》有《遗逸传》,嵇康、皇甫谧有《高士传》,袁淑有《真隐传》,称呼不一,写的都是同一类人.  相似文献   

9.
现当代文学史界对于古代赋文体的认识颇不一致,或认为赋是韵文,或认为赋是散文,或认为散体赋是散文、骚体赋是韵文。影响到散文史、散文选本以及诗歌史著作,就呈现出或叙论赋或不叙论赋、或选录赋或不选录赋的混乱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赋"的文体属性缺乏明确认识。而考察中国古代的赋文体论述,则可发现自两汉至明清的论赋者始终坚持着"赋出于诗"、赋"要皆属诗"、"赋当以诗为体、而不当以文为体"的基本认识,体认着赋为"有韵之文"的文体归属。因此,尊重并吸取古代赋体论述的科学见解,消除当代文学史著作及散文选本将"赋"列入"散文"范围的误解,不仅能纠正以赋隶文和韵散不辨的分属混乱,也能减少赋篇选录和学术研究的交叉重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命题 ,自 2 0世纪 80年代由文艺理论工作者提出之后 ,一直受到学术界的热切关注 ,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本文即围绕“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学理背景、内涵、关键、途径、目标和方向等基本内容进行综合性评述。  相似文献   

11.
徐娜 《中国减灾》2006,(7):59-60
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上给人类带来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自然地理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我国洪涝灾害历来十分频繁。全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其频率和严重程度在世界上是最为突出的。据文献记载和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两千年中,全国各地发生较大洪水灾害就有1092次之多,平均每两年一次。因此,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洪水进行有效的防范。并提供防洪安全保障,这已成为我们当前经济发展中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做好防洪减灾工作,减灾救灾工作者肩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他们必须对洪水发生的条件及其规律作科学分析研究,这种分析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资料是历史上发生过的大洪水。在这个时候,《中国大洪水——灾害性洪水述要》一书就成了减灾救灾工作者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契约存在并运行了长达数千年,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规范中国古代民间交往独特的契约法秩序。国家法以税赋的手段和解决纠纷的方式与此相联系,认可并尊重民间契约的合法性与拘束力,形成以中国古代礼法秩序为基础,与中国宗族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的契约法秩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章、文学的创作、欣赏、批评的论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既有鸿篇巨著,更多碎金片羽,代代相因相革,源远流长,我中华文苑因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99上海《财富》论坛已曲终人散,“中国未来50年”将成为本世纪经典话题。“欲争霸世界,先逐鹿中国”的口号,也将随《财富》杂志向世界传播无限生机。短短三天,谈中国现在,论中国未来,在商贾巨富、专家、政要的唇齿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彩且充满希望的未来中国。这些鲜为人知的观点材料,不久前才被撩去面纱得以公开。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这次会议的议题及思想,我们特别策划编辑了这个栏目,以全面而详细的文本呈现,让读者尽情领略现场盛况。  相似文献   

15.
邓心强 《前沿》2008,(8):F0003-F0003
2007年金秋,李建中教授主持的同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一《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终于问世,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学术创新价值和理论探索意义的选题,前前后后做了十年.真正是十年磨一剑,辛苦不寻常著作问世后我一睹为快,文字的芬芳沁人心脾.思想的魅力益人心智。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中国文治传统分析文治,即以文而治。其一面是统治者、实权者对自我具有切合天道之圣德(文德)的一种宣示;另一面,其又是统治力量对既有典章制度乃至圣王言辞合乎天道的一种宣示——天道与文辞,乃至制度之间的深度分裂被强行捏合。其表现为以圣人言辞(行)、圣德宣示代替具体规范制度,也就是说文治社会中,"治理之根本"的宣言性、告示性、理念正当性远远大于其规范性、操作性和规范自洽性。文治之所  相似文献   

17.
魏萍  毛远明 《求索》2013,(4):75-77
"帝王"是对各朝代的最高君主的总称,"帝王崇拜"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过程。本文分析了帝王崇拜的滥觞、重基础、曲折再现和最高评价,构建了中国历史上帝王崇拜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8.
张妮 《人民论坛》2010,(9):102-103
中国几千年历史所沉淀和积累的以追求和谐、反对争讼、维护特权为价值目标的法律及诉讼文化,与西方明显不同。西方的诉讼文化的基本内核是注重程序至上,实现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护。而中国的民事诉讼发展中所体现的程序至上色彩明显少于西方的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9.
王志学  刘燕 《求索》2012,(1):46-48
习俗即习惯风俗,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每一社会都有与自己社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习俗经过历史演进便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出现的缠足,经过历史的变迁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进而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社会习俗与社会文化层面阐明缠足习俗与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逻辑关联,以期对中国传统习俗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径向。  相似文献   

20.
警察,是国家打击犯罪、管理社会秩序以巩固国家政权的一种武装性的特殊的国家公共权力。军队和警察由于职能对象的性质不同,它们不可能合二为一成所谓“军警不分”。中国古代国家执行国家“公共权力”的警察职能机构与职官设置是独立的专门机构与人员。不要混淆中国古代国家的行政监督执法与刑事执法。警察职能不是“警政合一”,而是“政刑不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