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夜行     
局长住四楼,从外面看得见客厅里柔和的灯光。他在楼下蹲得腿麻了,就狠狠地掐熄了烟头。管他呢,求官不得秀才在。妻在局长单位的下属企业工作,两百元一月的工资在3个月前就领不到了。妻要他求局长帮忙挪个有钱领的地方。他感到为难。3年前,他在局长的单位查了两个月案,撤了一个副局长。副局长是局长的心腹,宣布处分决定时,局长在场,紧绷的脸上结满了霜。妻逼得紧了,他就出门,在大街上遛达一圈,回去对妻说,局长不在。这次,妻哭了,他心里酸。他愿意挨妻骂,却见不得妻的眼泪。妻是家里的功臣,他长期在外查案,家里都是妻一手操…  相似文献   

2.
63岁的武新民,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中医院的一名退休职工。他个头不高,只有1.60米左右,但凡是了解他的家庭、生活的人,都会觉得他宛若一个巨人,令人敬仰、让人感叹,因为他有一个疯妻,而且他与她朝夕相伴了整整36年。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与之相处一天都受罪的“疯子”!但36年来,武新民在既当爹又当妈地把3个儿女拉扯大的同时,义无返顾地伴随着疯妻一道走在人生路上。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疯妻至今仍活生生地健在着,没有像其他“疯子”一般流落街头。1970年5月,在部队当连职干部的武新民,和来自湖北老家的未婚妻  相似文献   

3.
双休日,我和妻正在家看报,忽听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位在乡下工作的年轻办事员。给他泡上茶,寒暄几句后,我便直奔主题,问小伙子有什么事。他哼唧了一下,说:“你知道,我在乡下已经摸爬滚打了五年,最近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家在城里……”我一听,立刻明白他的来意了,就说:“组织上会考虑你的工作调动问题的。这样吧,你回去后写张申请给我。”小伙子说:“申请我已写好带来了。”我说:“行,你就交给我,我会尽力的。”小伙子很知趣,说了几句“拜托”“谢谢”的话,就起身告辞了。客人走后,妻在客厅发现了问题:原来茶几上搁…  相似文献   

4.
取款机吐钱的事,张青(化名)说自己听说过,但当他自己碰上这样的事,面对“唰唰”往外吐的钞票,他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  相似文献   

5.
写给妻子     
妻说嫁给我真是个错误。 我也常有些自疚:和妻这样勤劳善良的女子结婚的确是个错误,一年360日,早出晚归的也不知忙个啥,到现在还是几间平房,一家4口人的生活也极为简单。这十几年来,不要说白天想我来帮妻干些农活没可能,即使晚上回家,不是带着当事人就是电话打个不断,搅得妻睡也不成,梦也不成。 别说妻有时会有过激的牢骚,就连我自己也曾动摇过  相似文献   

6.
QQ1:刘律师,你好!我2010年来上海找工作,老乡介绍我去了一家饭店做服务员。这家饭店的老板四十多岁对我很照顾,我工作也很努力。大约过了三个月老板和我越来越熟悉,聊的话题也更加多了,他时常向我抱怨家庭生活不幸福,与老板娘性格不合,他说和我聊天很开心。不久,他就向我表达了爱意,说要和老婆离婚娶我为妻。我经不住他的热情,也希望在上海安个家,  相似文献   

7.
姜钦峰 《政府法制》2012,(17):46-46
从前有个牧羊人,养了成千上万只羊,但是此人生性吝啬,视财如命,从不肯对别人施舍。有个骗子想让他破点财,于是想方设法接近他,很快就取得了他的信任。一日,骗子对他说:“我认识一户人家的女儿,人长得漂亮,而且温柔贤淑。咱们是好朋友,如果你愿意娶她为妻,我可以帮你去提亲。”  相似文献   

8.
绝症     
某乡乡长晚上洗脚时,发现脚上竟长了一些网眼状斑点,问妻是什么原因。这一问非同小可,护理专业出身、现在又在乡卫生院坐门诊的妻竟不得而知。最后妻说,明天我带你到市医院找老同学帮你看看。到了市医院,妻的同学戴上眼镜,认真仔细全面谨慎地检查了一遍,也没有发现什么。本想说没什么病,又怕万一确实有病,自己没查出来向老同学不好交待,只得两手一摊说:“对不起二位了,到目前为止,我尚未发现过此病例。”乡长妻当场晕倒,乡长也险些晕倒。于是去省里医院看病.夫妻俩焦急地等待着专家的诊断结果。专家说一切正常,老婆不信,“…  相似文献   

9.
伍清 《江淮法治》2009,(18):40-41
月夜美酒,佳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总会多事。一名已婚男子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打起“亲戚加朋友”之妻的主意,正对她“亲热”时,不料朋友恰好回了家,场面极为难堪。第二天,其妻在杂物房发现他上吊身亡,还留下一份遗书。然而事态并未因为他的死而一了百了。人是怎么死的?他是否受到逼迫?谁该为他的死亡负责?两个家庭争执不清,并互相指责,“亲家”从此成“冤家”。  相似文献   

10.
提问     
一个14岁的少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了不起的事是这样的:他被3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绑架.他们要向他父母勒索.还声称如搞不到一定数额的钱便要弄死他。三人中有两个比较凶残.某晚那两个外出“活动”.让另一个看守他。他乘机对较为善良的那一个展开心理攻势.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说了一大堆,终于将那一个说动,哭着弃他而去。  相似文献   

11.
幽默大王     
值班 龚庭的老家在农村,每年春节他携妻带子回农村与老父老母团聚。今年,龚庭被 提拔为局长后,突然决定不回农村过春节了。妻子问为什么?龚庭说,我值班!妻子说, 几个副局长谁不知道你父母在农村,就没有人主动揽下这值班任务?龚庭说,是我自己 要值班的。妻子又问,为什么?龚庭说,今年不比往年,给我拜年的肯定多,我们都回农 村去了,谁来接待?  相似文献   

12.
朋友的上司让他去办一件事。这事确实不该是这么个办法,而且肯定有违原则。朋友尽管心里十二分的不愿意,可他还是办了。他和我聊起这事,说了“人在江湖”这么半句话。朋友的话,还有下半句,那就是“身不由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武侠以及反映黑社会的那些影视中,这话说起来的频率十分高。身入江湖,就必得按江湖规矩行事,否则就可能遭人耻笑,在江湖上混不下去,甚至还可能遭遇不测。但那似乎该是老皇历了。朋友是个政府官员,他说的“江湖”,指的是官场。我说愿闻其详。朋友便说了些身不由己的事给我听。比如吃请,明知不合适,但不吃不行。不…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法院在今年四月到六月的两个月内,接连发生了数起严重违法乱纪事件。一、错捕锗批薛振娃薛振娃,男,现年二十八岁,原籍河南省唐河县人,幼年父母双亡,是个孤儿。一九七二年底,薛从河南来侯马市上马公社单家营大队探望其爷爷薛青山。该队退休干部陈万章及其妻白玉兰托刘凤英说亲,要为其女陈素珍招婿,并数次找大队请求帮助成全亲事。说成后,由薛振娃的叔叔  相似文献   

14.
东汉时,有一位名叫吴汉的将军,在追随刘秀争 夺天下时,每当有征战总是冲在前面。一次征战中,其 他将领见战事不利,都有畏惧之意,惟独吴汉意气自 若,整理器械,激励将士。刘秀当时也有退避之意,没 有表露,为了了解将领们当时对征战的态度,便派人 去察看大司马吴汉在做什么。察看的人回来报告,吴 汉正在修整攻战的器械。刘秀感叹地说:"吴公差强人 意,他那威严的样子就像一个敌国。"于是坚定了克敌 制胜的决心。吴汉每当受命出师,早晨接到命令,下午 便挥军出发,从不因私事耽搁。一次吴汉出征,他的妻 子置买了田宅。吴汉归来,责备妻子说:"将士在外打 仗,连性命都置之度外,谁还顾得上家业?我身为主 帅,将士们知道我在后方置买田宅,会怎么想呢?"事 后,吴汉把买的田宅全部分给了亲朋。  相似文献   

15.
清代有个官员叫陈鸿,道光二年,奉命稽察银库,其妻贤良聪明,对他说:“现在你可以把我们母子送回老家了。”陈鸿感到吃惊,问其故,妻说:“稽察银库是个美差,假如一沾上污点,投其所好的人就会像苍蝇一样群飞而至,祸将不测,我不忍心看见你被送到菜市口(北京街名,清代行刑之处)斩首。  相似文献   

16.
他站在田垄上,望着邻家高耸的楼房,再瞥一眼自家那间侏儒般的平房,觉得自己太寒碜了。 “秋华,想住楼么?”他问妻。 “咋不,可造房的钱呢?”妻答。 “村里要开鱼塘,我想去承包。” “这人人眼馋的赚钱买卖,你  相似文献   

17.
作为师者,他却成为“换妻案”的主角。在舆论争论“换妻”是个人自由还是犯罪、聚众淫乱的定性是否过时之时,马尧海也逐渐完成了从教授到未来的性用品代言人的蜕变。  相似文献   

18.
贾毅 《法庭内外》2014,(12):12-14
2013年7月的一天,北京铁路公安处刑事警察支队侦查三队接到报案,称一列装有铁粉的列车因超重被卸载在北京铁路局怀柔轨道衡,发生了铁粉丢失的情况,公安人员随即对轨道衡的工作人员展开调查。7月12日,宋长功接受警方例行询问,他说对铁粉丢失的事不知情。公安人员按照惯例问他是否还有其他要说的,宋长功吞吞吐吐地说,有个拆迁房子的事我要向你们坦白。由此,一起普通的盗窃案牵出了一桩诈骗几百万元的大案。  相似文献   

19.
回眸1995年春,我担任河南省内乡县法院马山法庭庭长。该镇村民韩冰(化名)诉讼与妻荷花(化名)离婚。韩冰在诉状中写道,他没有生育能力,妻却生了个孩子,由于妻的不忠诚导致夫妻问感情破裂,请求法庭解除其夫妻关系。为证明妻有见不得人的事情,韩冰当场向法庭提交了县、市级医院证明,证明其精子成活率仅10%左右。稍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清楚,精子成活率低于60%根本不可能有孩子。  相似文献   

20.
"换妻"事件层出不穷 兰州出现"换妻部落"据报载,甘肃 兰州一些酒吧、咖啡屋的常客对"换妻" 游戏乐此不疲,已经出现了"换妻部落"! 报道称,"部落里"的人们定期聚会, 聚会的内容是小饮之后直奔主题-- "性",部落成员在游戏后都要经受内心 拷问,久而久之,则是灵魂的麻木,最终 导致家庭破裂。 内蒙古两男子荒唐换妻.换来"妻离 友散"成仇人33岁的曲某和35岁的杜 某从小就是好朋友,成家后又在呼和浩 特市金川开发区同一工厂上班。 一天晚上,曲某与杜某在一小饭馆 对饮聊天。当谈到自己的妻子时,两人不 约而同地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亲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