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卫生法制》2013,(4):22-22
为依法惩治敲诈勒索犯罪,保护公私财产权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4月26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3年4月27日起施行。解释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制定,主要规定了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标准,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特殊认定标准,"多次敲诈勒索"的认定,敲诈勒索"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认定,敲诈勒索罪判处罚金的标准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敲诈勒索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侵犯财产犯罪中,敲诈勒索犯罪是常见性犯罪之一,近年来有所增加。如某基层法院2004年受理敲诈勒索案件就比2003年多了3倍。根据办理敲诈勒索案件的司法实践,笔者认为在敲诈勒索罪的认定与处罚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与探讨,其中有些问题还须由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司法业务文选》2013,(22):47-48
1.2013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2.法释〔2013〕10号3.自2013年4月27日起施行为依法惩治敲诈勒索犯罪,保护公私财产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  相似文献   

4.
敲诈勒索、诈骗等犯罪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犯罪,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历来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它们同盗窃罪一样,都属于侵犯财产罪的范畴。为了体现法冶精神和公平正义原则,对敲诈勒索、诈骗等犯罪,未遂状态构成犯罪的,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关于这个问题,在司法解释中对盗窃罪规定的比较详细具体。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7日施行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而对敲诈勒索、诈骗等其他侵犯财产型犯罪,未遂状态何种情况下构成犯罪。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实际操作中,各地掌握不一。笔者认为,对一般侵犯财产型犯罪,未遂状态构成犯罪的应当参照关于盗窃罪的司法解释执行。理由是: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生活》2013,(10):57-57
近年来,敲诈勒索犯罪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团伙,把敲诈勒索作为称霸一方、欺压群众的经常性手段;有的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社会危害巨大,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为依法惩治敲诈勒索犯罪,2013年4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该《解释》主要  相似文献   

6.
为依法惩治敲诈勒索犯罪.保护公私财产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相似文献   

7.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各种财物。在整个刑事案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社会危害严重。因此是我国刑罚打击的重点。我国刑法对于盗窃罪的刑罚规定(尤其是否适用死刑)自一九七九年颁布第一部刑法典以来,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一九八0年一月一日施行的我国第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04年12月21日公布,并于2004年12月22日起施行。《解释》的颁布实施,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解决各地办理此类案件中反映出来的疑难、复杂法律适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解释》的制定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1997年刑法对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作了较为完备的规定,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1998年,最…  相似文献   

9.
略论抢劫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0条明确地规定了抢劫罪。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最严重最危险的一种犯罪形式。这种犯罪,不仅使公私财产遭受损害,而且往往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它历来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耕对外公布: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自2000年至2004年11月份,共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 539件,批准逮捕2462人。近三年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立场。2004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该《解释》降低了侵犯知识产权量刑标准,从刑法角度加强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在此《解释》颁布之后,有学者认为降低知识产权犯罪的量刑标准,将会使我国以民法为主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对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分别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第二条把“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之一。笔者对侵犯财产型犯罪以所侵犯财产的数额认定无异议,但对把抢夺数额作为惟一的标准,而将“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仅列为从重处罚的情节则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抢夺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年内抢…  相似文献   

12.
侵犯财产型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类型。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财产型犯罪侵犯的客体是所有权,即公私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所有权。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所有权理论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文拟以诈骗罪为例,对财产型犯罪所侵犯的客体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秦岑 《天津律师》2005,(1):38-3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施行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现围绕该司法解释谈谈在律师实务中帮助知识产权权利人实现权利保护的问题。司法解释是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补充性解释.体现了我国政府为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一、刑法颁布后我国立法机关对侵犯财产罪的补充修改.侵犯财产罪在司法实际工作中是多发性犯罪,通过十多年的司法实践,立法机关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司法实际工作提出的问题,对刑法规定作了一定范围的修改、补充及解释.1982年颁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将刑法第152条的盗窃罪的处刑修改为: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  相似文献   

15.
李晓 《人民司法》2005,(1):16-19
2004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1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11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28次会议也通过了该《解释》。《解释》对我国切实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力度,有效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一、《解释》的起草背景2002年下半年,针对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存在的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差、缺乏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6.
盗窃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近几年来不但发案数居高不下,而且盗窃数额越来越大,关系更加复杂,给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了准确有力地打击盗窃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有必要对盗窃案件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探。一、正确理解和认定盗窃案件的“情节特别严重”依照刑法第152条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1条第1项的规定,盗窃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何谓“情节特别严重”?法律未作规定,以致各地在执行中理解不同,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2  相似文献   

17.
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灵魂。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公、私财产的保护并没有体现平等原则,物权法的颁布则充分体现了"公私合法财产一体保护"的原则,从而使公民合法取得的财产应受到与对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平等的保护有了法律依据,并将有效防止某些滥用公权力侵犯人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等严重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灵魂。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公、私财产的保护并没有体现平等原则,物权法的颁布则充分体现了"公私合法财产一体保护"的原则,从而使公民合法取得的财产应受到与对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平等的保护有了法律依据,并将有效防止某些滥用公权力侵犯人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等严重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于敲诈勒索罪,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刑法以数额是否达到较大作为划分敲诈勒索罪罪与非罪的标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不利于打击犯罪,除采用数额标准外,对多次敲诈勒索的亦应规定为犯罪。一、这是由敲诈勒索的客观危害性决定的一方面,尽管敲诈勒索的犯罪嫌疑人的敲诈勒索行为是针对财物进行,但由于敲诈勒索必然使用威胁或要挟,故往往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财产所有人心理上恐惧,和精神上的限…  相似文献   

20.
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270条增设了侵占罪,填补了1979年《刑法》侵犯财产罪的空白,从而对公私财产形成了更为全面的刑法保护体系。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刑法这一规定,尚存在一些值行深入探讨的问题。199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犯罪的决定》,将非国有性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确定此罪罪名为“侵占罪”。1997年10月开始施行的修订后的《刑法》第271条对此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