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当得利和侵权赔偿请求权发生竞合之际,当事人可以提起不当得利之诉,也可以提起侵权行为之诉。法院审理案件,应当着眼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其请求的合法性,对于当事人的选择,法院应予尊重。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法院自去年3月开始,在立案制度上作了改革尝试,将以往由各业务庭、人民法庭分头立案的经济、民事、行政、刑事自诉、执行、申诉复查等案件,改由告诉申诉庭统一立案。经过半年多实践证明,统一立案对于理顺法院内部关系,严格依法办案,搞好廉政建设,提高办案效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效果明显。 从实际出发改革立案制度 该院从前几年工作中深切感到,分头立案弊端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一是牵扯面大。  相似文献   

3.
王梓臣  杨秀梅 《时代法学》2008,6(1):83-86,119
由于法院拒绝立案或倡导公证,导致当事人对申请法院立案的过程进行公证。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而且违背司法权制度的设计理念。人民法院不应该规避矛盾,而应具有承担使命的司法勇气和司法智慧。  相似文献   

4.
法院受理婚姻家庭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等案件前,应在开庭前先采用调解的方式。对于被执行人财产难以发现的案件,法院将联合公安等部门通过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制度,敦促被执行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相似文献   

5.
所谓法院“不作为”行为就是指法院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规避法定职责的行为。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对于防治司法腐败,推行司法公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法院“不作为”行为的表现及其特征法院的“不作为”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表现多样,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过程,法院的“不作为”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立案过程中的“不作为”行为。具体包括:①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不予受理;②不予立案,又不依《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给予书面裁定,使当事人没有上诉依据;③不予立案也不说明理由或向当事人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立案难问题一直为社会所诟病,而立案审查制度正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对法院的案件受理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以立案登记制度代替当前的立案审查制度,对依法应该由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本文在对立案审查制度和立案登记制度进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顺利实施立案登记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何通胜 《人民司法》2012,(17):43-46
起诉受理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热点问题。在对比国外起诉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从不同层面对现行起诉受理制度的正当性提出质疑,或是基于诉讼权保护理论,建议废除立案审查制度,建立立案登记制度;或是基于诉讼要件的审查理论,质疑立案单方行政式审查方式的合理性。笔者从法院立案工作实践出发,就起诉受理制度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提出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实施已逾两年。根据各地法院的立案数量及实践,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在规范立案程序、提高立案率、保护当事人行使行政诉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相关规定不协调,审查范围与强度不明使制度施行缺乏统一标准,管辖不明增加了起诉难度,"案多人少"导致法院不堪重负,配套制度缺失等也制约了其效能的发挥。对此,须从完善立案程序和配套制度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全国法院立案和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于1997年9月16日一19日在上海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立案和审判监督工作的情况和经验,讨论研究进一步推行立审分开、审监分开,完善立案工作程序和制度,全面加强审判监督,促进审判工作更大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祝铭山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在强调实行立审分开、审监分开的重要性时指出:立案和审判监督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法院就有立案和审监工作。设置专门机构来办理立案和审判监督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改革。随着审调工作的不断发展,立案与审判分…  相似文献   

10.
在不当得利和侵权赔偿请求权发生竞合之际,该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法院审理案件,应当着眼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其请求的合法性,对于当事人的选择,法院应予尊重。本文结合一个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主要从一事不再理原则、侵权损害赔偿与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区别以及发生竞合时如何行使权力加以展开,谈谈自己对于该命题的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11.
民事执行几个实践问题研析叶向东一关于立案执行的问题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采取“申请执行人不能提供被执行人基本状况和可供执行的财产状况,则不能立案执行,但认可其保留申请执行的权利”的作法。某些法院甚至要求申请执行人负完全的举证责任,否则不予立案执行。对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法院更多地强调调解结案。而能够兼顾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当庭宣判却未得到应有重视。如何平衡法院调解与当庭宣判的关系已成为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调和这一关系的可行性方法是在保留法院庭审调解制度的同时,强化立案调解,在庭审中更多的注重审判,对于符合当庭宣判条件的案件,当庭宣判,兼顾公正与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28日报道,《民事诉讼法》专家建议稿第四稿已经准备就绪,拟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修改稿的一个重大突破,是用立案登记制度代替现行的立案审查制度,即法院不能拒接老百姓诉状。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奉行当事人主义,民事案件不存在立案审查问题,只要当事人起诉即可以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只办理登记排期手续。依《美国联邦法院民事诉讼规则》的有关规定,诉状交由法院直接由书记官进行格式审查,书记官的职责是找出具体的错误,以使律师纠正。但“书记官不得仅因提交文件的格式不适当而拒绝接受所提交的任何文件。”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4.
不当得利制度的出现是以尽可能的实现公平正义为其主要目的的,之后经过世界各国的不断补充与完善,开始成为债法中的一项关键制度而独立存在.不当得利请求权制度属于不当得利制度中的关键内容,它的制定目的也是对无法律原因的利益变动进行纠正,从而尽可能的实现公平正义.但是因为国内对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制度的相关规定还比较抽象和简单,从而造成了该请求权在实际法律适用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本文在探讨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基本性质的前提下,对该请求权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法律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当得利的案件越来越多.当今,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立法与制度构建上都相对落后,这不利于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不当得利请求权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完善不当得利请求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平安建设     
《法治纵横》2011,(11):76-79
本刊邯善讯通讯员史汗青鄯善县法院进一步完善八大基本功能,规范了首问负责、服务承诺、办事公开、文明接待、岗位责任等工作制度,推行“一站式”服务,落实预约立案、电话立案、上门调解等各项便民利民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浅析民事、经济再审案件中的几个问题张桂花几年来,当事人申请再审改判的案件比例是比较大的。1993年,全国各级法院收到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经济、民事纠纷案件38762件,经法院审查后立案改判的有5970件,占法院立案审查总数的15.4%。上述数字,一方面体...  相似文献   

18.
"立案难"问题是行政诉讼的"老大难",立案权配置和监督也一直是困扰中基层法院立案部门的现实难题。法院内部的行政立案权纵向监督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予以完善,以期能破解"立案难",保护当事人诉权,保障法院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形象。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全国法院立案工作会议于2003年2月在济南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党的十六大和第十八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回顾总结1996年全国法院立案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研究解决当前立案工作与改革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立案工作,动员全国法院立案审判工作人员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规范职能,强化措施,努力开创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新局面。笔者就提交本次会议的调研报告和会议交流中提出的观点、意见进行归纳、介绍。统一思想,找准立案庭的定位,规范立案庭的职能。众所周知,目前各地法院立案庭的工…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主管立案审判工作的全国高级法院副院长和立案庭庭长汇聚古都西安,参加全国法院立案审判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赋予了人民法院立案审判工作新的使命,明确了方向,规划了前景,部署了任务,突出了重点。回顾我国立案审判工作制度的进程,可以说经历了几次变革,走出了几大步,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