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以山西省临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农田基本建设滞后、粗放耕作普遍、产业化水平低等现状对土地流转提出了客观要求.但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又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包括农民对土地流转的一些具体问题知之甚少、农村企业或乡镇企业不多、政府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扶持力度不够等方面.当前,要做好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需要在转变思想观念、制...  相似文献   

2.
陈轶丽 《学习论坛》2004,20(5):32-33
要真正解决现有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地流转必须考虑到社会的稳定 ,应该认识到农地流转并不等于规模经济 ,家庭经营也并不妨碍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 ,农村土地流转应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从农地的集体经营逐步过渡到家庭承包经营,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到农地经营权流转,中国的农地经营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流转过程中仍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流转比例较低、流转合同签订比例不均衡等问题。本文以农民为核心进行研究,对反映农地经营权流转效率的农地流转情况、农业生产效率、农民收入、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分析,构造了农地经营权流转效率评级模型,计算了2006年至2016年农地经营权流转效率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农地经营权流转综合指数逐年上升,农地经营权流转效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4.
农地市场化流转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延廷 《求实》2012,(5):93-96
农地市场化流转有着保护农民的土地利益、提供土地经营的价格激励、带动其他要素投入现代农业等经济绩效。农地市场化流转机制的关键:农地产权关系明晰是其前提条件、农地价格的形成是其核心内容、有效的中介服务是重要保障。我国农地市场化流转应遵从农地市场化流转的机制而避免农地市场化流转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首先要引导和扶助现代农业,为促进农民增收服务,为乡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根据欠发达山区乡镇存在的问题,应把握借鉴和创新原则,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清晰乡镇政府职能,扩大乡镇政府事权,理,惯乡镇政府与村支部、村委会的关系。应把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了很多土地制度改革,众多改革均以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的.建立产权清晰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农用耕地撂荒问题.四川省实际农用耕地撂荒率较高,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出现失衡情形.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供求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从对四川省2002-2011年的数据分析中,本文发现政府支农支出和农业各税、农民人均经营收入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以及GDP增长率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对供求作用力度不一致,导致了流转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的失衡.政府据此出台相关措施使得流转市场供求回到市场预警线内,发挥市场自身配置作用,不断均衡地提高农地使用权流转比例.  相似文献   

7.
村民委员会作为村落场域内的一种制度存在,其职能问题事关村民自治制度本身的价值,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国家减免农业税政策的实施,使村委会的成长进入“后农业税时代”,为村委会职能向“本我”回归提供了体制空间。  相似文献   

8.
杜威漩 《求实》2012,(5):89-92
农地流转是指在不改变农地所有权及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在农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续期内,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偿、依法、自愿地从一方农户转让给另一方农户的行为。非正式制度环境制约着农地流转:农本思想及官本位思想使农民不愿流转自己的土地;小富即安甚至安于现状的风险厌恶心理使农民不敢流转自己的土地;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农村人际关系网络使农地流转失范。实现农地顺畅流转的非正式制度环境重构的路径在于:塑造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以替代农本思想;塑造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以替代农民的农本思想和官本位思想;塑造农民的企业家精神以弱化农民的风险厌恶心理;塑造农民诚信理念以完善农村社会差序格局式的关系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
当前时期,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传统农业地区开始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传统的封闭性原子化村庄已经瓦解,人员流动性加强;农业兼业化、老龄化和妇女化现象普遍存在,土地细碎化、撂荒、闲置导致农业耕种效率低下;传统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诱发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以上问题正在成为制约农村、农业与农民发展的瓶颈。现实困境倒逼体制改革,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在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之上,适时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坚持集体所有权的基础地位,将承包经营权一分为二,引致出新的经营权。农民拥有承包权的前提下,经营权可以进行市场化流转。但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却表现出一些不可回避的风险与问题,特别是传统农业地区,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新一轮的农村土地改革进程。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当前我国传统农业地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实困境,通过困境中的主要风险表现形式,进一步开展成因分析,发现症结所在,并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助力农村地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交易成本和农地使用权流转组织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英良 《理论学刊》2005,(10):51-53
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交易成本,这使得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效率不高。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在农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设立相应的组织形式来完成农地流转交易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在市场组织、政府组织和专门的中介组织这三种组织形式中,介于市场组织和政府组织之间的中介组织是最有效率的,应该设立多种形式的中介组织来实现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农地大规模流转中的利益博弈及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T市M村的经验材料为基础,探讨了农地大规模流转的实践逻辑,通过对该项政策运行中的各个行动主体间利益博弈机制的分析,来解释农地大规模流转政策的内在困境及成因。研究表明,农地大规模流转的困境是各个行动主体之间进行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围绕农地大规模流转的博弈中,资本和权力占据着优势,而部分农民尤其是纯农户的利益一定程度受损,国家的预期目标未得到有效实现。因此,在农地大规模流转中,如何保护广大普通农民的利益,考验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12.
2009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使稳定农地承包关系,发展规模化经营,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从农地承包经营流转权的前提、主体、形式、融资和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进行农地的确权、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创新农地流转形式、完善农村社保机制、盘活农地融资方式等措施,从而促进农地集约化发展,建立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地流转制度体系制约了供求主体能动性的有效发挥,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经常职能错位并损害农户的合法权益。农地流转资本化有效地点击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瓶颈,对遏制城市空心化、促进新"四化"协同发展、根治征地群体事件高发以及加快农民市民化等焦点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不断出现并逐步发展。但由于受到农地产权不清晰、农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农地流转经济基础不牢、农民狭隘保守思想观念等多种障碍性因素影响,山区农地流转量小势弱,仍处于自发、盲目、零星和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农地“弃而不流”、“荒而不让”的情况客观存在。本文对如何有序地推进农地流转作一些思考,以就教于专家学者。一、明晰产权,确立农地流转的前提在推进农地流转的实践中,农地产权是一个核心问题。产权结构合理、主体界定清楚、…  相似文献   

15.
赵萌青 《党史文苑》2008,(11):59-60
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现状、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问题存在的原因、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对策三个方面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地流转价格失灵:解释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的介入在促进农地流转的过程中,改变了农户在自发流转交易中的弱势地位,使农户由分散的个体变成了统一行动的集体,其市场适应和价格谈判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农户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这也使农户对农地的价值评价由农业生产要素的单一维度转向包含了生产功能、就业功能、财产功能、情感因素等多个维度,由此容易形成"价格幻觉"。在政府补贴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形下,农地承租者也对政府补贴产生了严重依赖,形成了将政府补贴视为利润的"利润幻觉"。农户的"价格幻觉"和承租者的"利润幻觉"方向一致的惊人耦合,导致了农地流转交易价格从自发流转时的低位失灵向政府介入时的高位失灵变迁,这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给承租者和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风险,不是理想的农地流转配置方式。因此,政府要摆正自身的角色定位,对此进行适当的纠偏,让市场在促进农户增收和降低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农地流转制度与实践中,农村集体组织与农户间构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农地产权不清晰、农地流转市场不健全、农村集体组织的不完善导致无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使得委托代理关系低效。要建立高效的委托代理制度安排,就必须清晰界定农地产权,建立健全农地市场,改革规范集体组织。  相似文献   

18.
考察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涉及到,为何提供: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为谁提供: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象;提供什么: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谁来提供: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治理结构:怎样提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19.
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财政困难表现在政府债台高筑、经费严重匮乏、拖欠工资严重、灶内财力紧张等诸多方面。乡镇财政脱困之路在于 :当前 ,采取“推行乡财县管 ,强化财政预算”等六项措施 ;长远 ,要着力做好“调整乡镇布局 ,降低公共支出成本”等七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加快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保证。发展民营经济要尽快建立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制度,拓宽融资渠道,而民营企业也应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县乡政府应确立为民营经济服务的理念,在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