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出"东方社会道路"的理论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晚年是否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东方社会道路"理论?这是一个严肃的理论话题,它关系到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从马克思的文本意义、马克思晚年的理论视野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等方面分析,马克思晚年并未形成这一理论;不能把不属于马克思的思想附加给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邓斌 《理论探索》2006,19(4):44-46
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理论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设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肯定了中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跨越”之后的难题,从而把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刘小威 《学理论》2013,(19):31-32
马克思创立的东方社会理论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无数先人积累的思想资料为出发点的。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其晚年研究东方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指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上贫穷落后的国家不仅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大更强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柳潇  刘欣  夏群友 《学理论》2013,(10):33-35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尽管一再强调西方先进文明对东方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他并没有主张用先进西方文明消解或取代传统东方文明,而是进一步指出了东方文明的独特性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东西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其意不在于用西方文明的先进性来消解东方文明的民族性,而是通过东方社会内部机制的彻底更新,既吸取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同时根除东方文明的落后性,使东方文明在具有世界性的同时而不失民族性。当代全球化是马克思所处世界历史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对我们如何正确处理和看待当代全球文明对话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伟 《理论导刊》2024,(3):48-55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如何走向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40至60年代,马克思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生成逻辑和历史进程的客观分析,探讨了西方殖民侵略对东方落后国家的“双重使命”,认为东方社会必然以资本主义方式走向现代化;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则着重分析了东方社会经历特殊途径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非资本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便是对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设想的有效证成,它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建构了“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为超越西方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丽娟 《学理论》2009,(30):11-12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化、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处理好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是否具有当代的方法论意义,这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我们发现,马克思的内在理路是:所"立"——深入社会现实与所"破"——批判性分析近代哲学形而上学建制及其限度的共存。如果不从根本处诠解出马克思批判精神的方法论意义,就不能形成方法论自觉,必然难以深入地切中中国当下的现实,无法构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因此,通过与马克思文本的当代"对话",使其方法论的价值得到呈现和凸显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8.
重读马克思晚年《古代社会史笔记》的问题域可以看到,马克思试图通过研究柯瓦列夫斯基、摩尔根、菲尔、梅恩以及拉伯克等人的相关著作,回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历史性问题与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最终,马克思基于东方社会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具体发展状况得出结论,东方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在于其不全盘照搬西欧式社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东方社会道路理论,深刻揭示了他的“世界历史”观与国家开放论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一切取决于历史环境”的方法论价值,开掘了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间的内在关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兴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包含着深刻理论意蕴与强烈实践指向的发展观念.社会工程是科学发展观由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的中介环节.社会工程哲学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蕾 《学理论》2011,(7):82-83
全球化作为当代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因为这样,有关全球化的看法,对全球化的研究,在国际和国内的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熟悉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人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百多年前所提出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当今的全球化有着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分析和研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理解当代全球化的需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对人的本质作抽象孤立理解的缺陷,充分显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立足于现实的人,以人的感性实践为逻辑起点,使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成为人的本质之形式规定,并强调人的需要是驱使人的本质变化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在历史性的维度上人是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统一,在理想性的维度上人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动态统一,在现实性的维度上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主张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腐朽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理论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着眼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城市中工人势力弱小的具体国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的基础上,独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们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论。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必须坚持人的主体性,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建设全面的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1,(1)
世界市场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在国际与国内发展新形势下,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意义与价值逐渐凸显。结合时代要求对该理论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研究首先应从该理论本身出发,以全面把握其理论内涵,并进一步探讨该理论在当前背景下所具有的时代内涵。这既为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又赋予了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以新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1,(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9世纪,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完整地表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整体性思维的承续、唯心史观的颠覆和"欧洲中心论"的解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现了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物质基础、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动力、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未来趋势的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转变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交往作用的重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彰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乡分离及其阶级对立,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揭示了19世纪资本主义土壤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阐释了共产主义和城乡之间较高层次的综合是恢复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根本选择.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关乎当今农业发展,对我国城乡建设亦具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12)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一切哲学都给予极大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此前哲学成果的基础上,依凭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过萌芽、探索、形成、完善等发展阶段,构造起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以"历史合力论"的理论范式系统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动力因素,实现对以往一切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超越。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中国化阶段及成功实践表明,这一理论是当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赵尚东 《理论导刊》2000,(11):31-33
一、马克思的“跨越”设想与列宁、毛泽东的探索经验与教训   19世纪下半叶,俄国民粹派首先提出了俄国可以由农村公社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实现“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对此持否定态度。后来,马克思在专门研究俄国问题时,于 1881年写给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信中说,俄国农村中长期保存下来的土地公有制的公社组织假如不遭破坏的话,俄国则“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1882年马、恩在为《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写的序言中又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  相似文献   

20.
王珍 《学理论》2011,(18):237-239
在大学生的德育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需要树立一种新的理念:建设大学和谐德育。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论——系统方法论、中和之道方法论、矛盾辩证方法论,对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同样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大学和谐德育应该借鉴这些方法论,突破传统的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实施的手段,协调德育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